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习仲勋 > 全文图书 > 烽火塞上--习仲勋在榆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迎接胜利的曙光
姬世存主编

  1947年9月上旬,西北野战军在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后又连克米脂、佳县,到10月中旬,包括绥德、清涧、瓦窑堡在内的整个绥德分区全部收复。习仲勋和贺龙、林伯渠率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从山西离石西渡黄河,移驻在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一带,全力投入领导边区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的工作。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习仲勋把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与边区实际相结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三次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如实报告边区各地土改普遍发生“左”倾偏差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及时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差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和采纳,并被转发全国各解放区,使边区土地改革运动中“左”倾错误得到及时纠正。到1948年4月,已在陕甘宁边区492个乡近60万人口的地区(约占老区半老区总乡数的一半,总人口的一半)调剂土地约90万亩,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他的这种务实精神和所提出的重要建议,不仅对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而且也对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的土改工作都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西北战场局势转折性的变化,习仲勋、贺龙和林伯渠通力合作,动员和领导边区150多万群众配合前方作战,指挥地方部队、民兵开展游击战争,袭扰敌人;还积极动员群众坚壁清野,踊跃参加抬担架、搞运输、供应粮草、挑水送饭、带路送信、救助伤员。据不完全统计,全边区参加抬担架、当向导、后勤运输、看押俘虏、修筑工事的民兵民工218万多人次,做军鞋92万余双,筹送粮食120万余担,柴草1.2亿多斤,动员了4.2万名青年参军,其中绥德分区达2万多名。1948年4月21日,延安收复。不久,习仲勋率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离开了榆林,回到延安,投身到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去,迎接胜利的曙光。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和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环节,除继续坚持减租外,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地主土地大量转移到农民手里,实现耕者有其田。随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迅速展开。在习仲勋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1947年3月,由于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致使一场变革农村土地关系的群众斗争暂时停止下来。10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了传达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精神,部署边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11月初,在习仲勋的主持下,中共中央西北局在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村召开陕甘宁边区干部会议,也称义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西北局和边区政府所属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各地委书记和专员、绥属县委书记和县长及军分区部分干部共922人,这次会议做出了彻底完成边区土地改革和开展整党工作的决议。但由于受康生、陈伯达在晋绥地区土改工作中“左”的做法的影响,边区的土地改革初期出现了“左”的错误,个别地方十分严重,干扰了土改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了人心的稳定。习仲勋在调研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情况,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1947年12月,习仲勋参加了中共中央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扩大会议。史称“十二月会议”或“杨家沟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会议期间,习仲勋应约向毛泽东汇报了陕甘宁边区战争、生产和群众生活情况,并如实地谈了自己对边区土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看法。
  1948年1月5日,习仲勋深入到子洲县检查指导工作,其间向延属地委李景膺、李景林和三边的同志了解土地改革运动进展情况。7日,在子洲县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习仲勋讲了八个问题,核心是纠正和制止土地改革中的“左”的倾向和做法。会后,子洲县发出了紧急通知,将土改中平分土地政策改为“抽补调剂”,并在周家硷进行了土地改革纠偏试点工作。据统计,年底全县在土改中原定地主505户,纠偏后为138户;原定富农602户,纠偏后为213户;原定新富农11户,纠偏后为60户。
  习仲勋在深入基层了解边区土改情况的基础上,于1948年1月4日,致信中共中央西北局并转中共中央,就检查绥属各县土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中央作了汇报;1月19日,就防止和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偏向问题又致电毛泽东;2月8日,再次就分三类地区进行土改的问题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批示:转发晋绥、中工委、邯郸局、华东局、华东工委、东北局。由于习仲勋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其他领导的共同努力,使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取得很大成绩。
  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同时,为了保证西北野战军前线官兵的粮食和各种军需物资的供应,习仲勋和贺龙、林伯渠等领导同志团结合作,深入基层,动员边区群众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以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烽火塞上——习仲勋在榆林/姬世存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