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谢觉哉 > 个人著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谢觉哉
     
  “一年抓四次”,“一月抓一次”,“右手抓工业,左手抓农业”,“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不要抓了芝麻,丢掉西瓜”。——许多文件上讲工作布置和工作方法,都提到“抓”。
  人,称为“万物之灵”,主要是有能抓的灵便的双手。小孩子“抓周”,是脑与手结合运用的开始。脑在选择,手就动作,先抓这,次抓那,他不会一件也不抓,也不会把所有东西一齐抓。
  我们比“抓周”的小孩进步多了,但有时也并不比小孩高明多少,因此还有说一说的必要。
  一、必须抓。有的人什么都不在乎,照例上班下班,照例起草签字,什么都知道一些,又什么都不深入,日计不足,月计岁计仍是不足。这是很不应该的。
  二、要有计划的抓。抓小的不抓大的,抓缓的不抓急的,应先抓的后抓,应后抓的先抓,或几件事同时抓,平均使用力量,处处感到力量不足,这都是不好的。然而有些同志的工作方法,却常常是这样。
  三、要抓得快。现在是“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今天认为先进的,到明天就成为落后的了。这里居于上游的,在那里变为中游了。新的事物不断发生,不赶快抓,那你自以为是新的研究,作出文件,人家却说你是在推算去年的历书。既是旧的历书,那就不理它罢了,但是,新的发展大都是从已有的基础上做出的,已有的不清楚,怎能指导新发展的工作,甚至对于新的工作,将不能了解而成为外行。
  四、要抓紧抓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透,也等于不抓。用的时间多,深入现场多,是紧;分析事物的来因去果,定出指导的方法,并能随着随时发生的新因素而加以修正和补充,是透。抓如不紧,必然抓不起来,“走马看花”,花是看到了,但不知它是桃是杏;抓如不透,等于隔着靴筒抓痒,尽管用力,痒处仍没有感觉。
  抓不是难事:伟大出于平凡,道理人人可懂。
  抓也不是易事:要练习思考能力,要积累一些社会常识和业务经验,要善于分析每一件事的各方面的联系和矛盾,要能正确作出判断而又不拘泥于不甚合理的判断。
  1958年10月22日

谢觉哉杂文选/谢觉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