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庙湾失利 |
王世泰 |
|
|
在根据地逐渐发展的有利形势下,杜衡头脑开始发热,又把他那一套“左”倾盲动理论搬出来,大讲利用大好形势,打大仗,创造红军的战绩,加快建立根据地的步子,提出“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地消灭根据地周围的豪绅地主武装”极力主张红二团攻打庙湾民团。志丹和杨重远等,主张暂不打庙湾,并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庙湾是夏老幺的指挥总部,团丁多是惯匪、地痞出身的亡命之徒,占据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碉堡,目前我们无力吃掉他;二是,夏老幺过去和我们有过来往,与游击队保持着互不侵犯、互报敌情的关系,曾卖给我们物资和弹药。如果硬打,势必破坏这种统战关系,给红军活动带来困难,给根据地老百姓带来危害。 这些,杜衡根本听不进去,凭借军政委的权力,强行下令攻打庙湾。我们虽然反对这次行动,但作为军人又不能不执行命令。为了争取把仗打好,部队少受损失,志丹和我们制定出作战计划:由志丹、杜衡、郑毅带领主力走捷路,拂晓发动突然袭击,我带骑兵连绕道走庙湾下川隐蔽起来,堵截逃跑敌人,在野战中消灭敌人。 1933年1月17日晚,我军分两路向庙湾行动。由于事先对山路距离估计不足,步兵虽先行出发,拂晓前却未能到达庙湾后山,而骑兵已按时进入阵地。时至早八点左右,战斗还未打响,显然偷袭已失掉机会。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可能是敌人走火),划破了清晨的寂静,骑兵连误认为我军已与敌接火,立即发起攻击。 我们的战士,个个都久经战火锤炼,十分勇敢,一个马冲锋便进到庙湾街里。骑兵连长曹胜荣、指导员张秀山,更是身先士卒,直接冲向敌人碉堡。敌人见我们攻势凶猛,立即龟缩进三个碉堡里,居高临下,阻击我军。此时,志丹带领主力从山上压下来,投入激战。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炮,缺乏攻坚能力,虽经多次强攻,终未奏效,部队受到伤亡。骑兵连长曹胜荣英勇牺牲,张秀山身负重伤,还有几个很好的班、排长也牺牲了。 下午,战斗仍在继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本应立即撤出战斗,但郑毅不让撤,又重新组织突击队,反复冲锋四五次,结果每次都被敌人用手榴弹压了下来。下午四时,部队被迫撤出。 庙湾一战,打得不好,不但没有拔掉据点,反而伤亡二三十人。干部战士对杜衡、郑毅意见很大,纷纷要求检讨失利的原因。战斗失利,本出于决策者杜衡“打倒一切”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指导,但他为了平息众怒,硬是把错误责任推在参谋长郑毅身上,将郑撤职。郑毅曾在冯玉祥部当过营长,喜欢打大仗,不懂游击战术,错误地估计我军力量,使部队受到损失,理应负一定的责任。对此,我身为团长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但是,杜衡集错误于一人,采取“丢卒保车”的伎俩,也实在是品质恶劣。 撤了郑毅之后,指战员坚决要求志丹当参谋长。我也公开表示,如果不任命志丹为参谋长,我就辞职。最后,杜衡迫于指战员的压力,不得不任命志丹为参谋长。郑毅随即被任命为第一连连长,后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这是杜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第一次碰壁。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