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挥师南下
王世泰
    为了确保南下,部队作了必要的调整,把一些伤病员和身体较弱的战士留下来,把多余的武器留给地方。全团指战员共有300余人,七八十匹战马,几十匹骡子,枪支弹药比较充足。
  5月29日清晨,我们召开全团大会,杜衡和志丹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饭后,部队由北梁出发,挥师南下。
  下午,部队到达淳化县的桃曲塬。桃曲塬村西有条小河,叫桃曲河,村南有座土寨子,无人居住,团部驻扎在村里。大约下午四点多钟,部队正在开饭,突然枪声大作,敌人偷偷占领村南土寨,向我军猛烈开火。我听见枪声,一个箭步冲出窑洞,命令司号员康健民用号声调各连反击。志丹随后也冲了出来,一边打一边命令一连冲锋。一个急冲锋,把敌人从寨子里压到桃曲河沟,骑兵连又从塬上俯冲下去,截断敌人的退路,共消灭敌人80多,缴获大批枪支。这股敌人是淳化县的保安队,有100人。大概因为他们的“情报”不准,错把我军当成小游击队,企图来个偷袭一网打尽。其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逃窜。天黑时,我们清扫了战场,把枪支弹药交给当地游击队,把俘虏交给地方干部,让他们处理。    
  翌日,红二团由桃曲塬出发,经凤凰山从爷台山和方里镇之间直插下去,行军100多里,到达三原县二台,与黄子祥、张秀山领导的渭北游击队汇合。在这里,二团党委和游击队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杜衡继续奢谈红二团南下渭华的“政治意义和四大有利条件”。渭北游击队的领导,对此表示异议,劝阻不要冒此风险。杜衡一意孤行,拒不接受劝阻,强令红二团尽快南渡渭河。
  第二天,拂晓部队出发,下午到达长坳。在长坳,我们配合渭北游击队打了敌富平张德润民团。这个民团,是当地豪绅从富平请来,专门弹压游击队的。他们来后,无恶不作,抓走我苏维埃主席孙平章等人,群众无不痛恨。长坳,地形险要,寨子两边都是深沟,易守不易攻。战斗打响后,少部分游击队员和步兵一连两个排从正面攻击,吸引敌人;骑兵连绕道敌侧后助战,部分游击队员从后沟压下去营救被捕者。结果,敌人把孙平章等人转移了,没有营救出来,二团又急于执行南下渭华的命令,黄昏时撤出战斗。部队来到寇家庄,没有进村,在庄外场上休息吃饭。饭后,我们准备出发时,杜衡突然提出,他要去西安给省委汇报工作,声称待汇报完工作后,再沿大路追赶部队。志丹和我感到意外:刚刚南下,怎么就要离开部队?但因他是上级,我们不好说什么,只得表示同意。于是,把部队集合起来,由杜衡讲话。杜衡向大家重新说了一遍他要回西安的理由,当场宣布,在他离队期间由汪锋代理红二团政委。杜衡走时,从经理处长刘约三那里,要了一头毛驴和一些钱,只身离队。事后得知,杜衡并没有直接去西安,而是到了三原县境内。
  省委听到红二团南下的消息后,非常着急,认为南下不仅错误,而且会将红二团断送到渭华一带,立刻派省委书记袁岳栋到三原县阻止部队南下。袁到三原正巧碰见杜衡,遂在三原县民众教育馆,与三原中心县委负责人赵伯平、刘映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袁岳栋代表省委对杜衡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其他同志针对杜衡的错误也进行了批评。会议决定,由赵伯平通知高陵县支部,在高陵县境拦截部队。遗憾得很,等命令传到高陵支部时,部队早已渡过渭河。
  部队离开寇家庄,在地下党的向导下,向高陵方向夜行军。高陵县位于渭河北岸,地势平坦,无遮无掩,水渠纵横,行军困难,这里住有国民党的正规军,如果不趁夜间偷越,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天黑极了,战士们拉成一行队列,深一脚浅一脚地穿麦田、绕渠埂行进。绕来绕去,我带的部队和志丹带的人马失去了联络。当东方出现鱼肚色时,我们刚从高陵县南城墙根穿过,抬头望去,城上敌人清楚可见,敌人不知道我们是什么部队,不敢贸然开枪,我们急于行军,也未予理睬。我们行至高陵县城东古塔跟前,方与志丹一路汇合。原来,志丹他们是从城北穿过来的。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