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冲出重围 |
王世泰 |
|
|
6月2日,一场恶战开始了。拂晓,部队一鼓作气登上洪庆梁山。与此同时,敌警备一旅唐嗣桐部和临潼敌保安团,从另一座山上山。我军战士奋不顾身,先敌数分钟抢占高山头,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向秦岭山区进发。敌人拚命进攻,紧紧咬住我们不放。为了迅速摆脱敌人合围,志丹、汪锋带大部队先行撤出阵地向羊毛山前进,我带骑兵连掩护撤退。沿途,部队又碰到几股民团堵截,我指战员精神抖擞,连续冲锋,杀开一条血路,翻越两座大山,日经五战,行军100余里,于下午四时多,到达蓝田县的流峪口。我军原计划由流峪口进山向商洛方向突围,但因山口地势险要,有敌许家庙民团把守,无法进山,后改道抵厚子镇穆家塬宿营。尾追的敌人,当夜也距我军10余里的地方宿营。 穆家塬距厚子镇不远,那里驻守民团大约七八十人。为了防备敌人偷袭,政委汪锋(蓝田县人)利用旧有的关系,派人与民团交涉,达成互不侵犯的协议,为部队争取到稍事休息的时间。 6月3日,我军鉴于翻越秦岭南下受阻,拟东进箭峪口。清晨,部队刚刚行进不到10里,中了当地民团的埋伏。我一连立即反击,打死打伤十几个民团团丁,敌余部逃窜。 部队拉成行军队形,先头部队由随营学校学员和少年先锋队担任,后卫由我带领骑兵连阻击敌人,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大约行至30多里的地方,突然与一股民团遭遇。顿时,枪声四起,弹如飞蝗,部队前进受阻。志丹当即命令先头部队迅速抢占右方一个山头,打通隘口。此时,敌人已由山头的另一侧向上爬去。这里地形于我十分不利,右有悬崖,左为峭壁,前后受敌,处境万分险恶。“狭路相逢勇者胜”,我英雄的红二团战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发扬勇猛顽强的作风,和敌人展开了血战。随营学校的学员,本是一批干部的后备力量,个个都是经过战火锤炼的英雄,在这关键时刻,班长黄罗斌带领全班战士,硬是凭借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对敌的仇恨,抢先占据了制高点,打退扼守隘口的敌人,先头部队趁机冲锋,打得民团仓惶逃窜。我军转锋向东,经周楚庙、桥南至箭峪口宿营。 夜宿箭峪口,并未脱离险境。敌唐部离我们不到20里,另据群众反映,渭南守敌韩石本警备师距我们也只有20多里,华阴、华县、潼关又驻扎着冯钦哉的部队。加之,这一带民团实力较强,敌情仍然十分严重。 6月4日凌晨,我军进入箭峪沟。箭峪沟长达60余里,沟中石头很多,骡马行走困难,所以部队前进速度很慢。中午,敌人追了上来与我后卫部队接火,战斗十分激烈。好在沟里狭窄,敌人无法展开,我军边打边走。下午四点多钟,当我们进入到一段开阔地带,敌人加强了攻势,迫击炮、重机枪弹铺天盖地而来。为了掩护志丹、汪锋带主力继续前进,我带步兵一连阻击敌人。敌人越攻越猛,我阻击部队节节后退,最后被迫退至沟右的一座山头。山大坡陡,战士们几乎是爬着上去的。敌人分两路追击我们,一路追击主力部队,一路向山上进攻,就这样一直战斗到夜幕降临。等我们摆脱敌人追击之后,便与主力失去了联络。三日后,我两股部队才在青岗坪附近汇合。 至此,红二团离开照金已整整一周。一周内,找不上地下党组织,联系不上群众,在敌人连日围追堵截下,孤军作战,全力苦撑。部队虽情绪不衰,但毕竟困难太大了。我们原以为,这里会像照金、心武两区一样,党组织力量强,群众基础好,谁知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连续作战缴获敌人的200多支枪,反成了包袱,无可奈何,只得将多余的枪支,在箭峪口一火焚之。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