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西进保安 |
王世泰 |
|
|
三四天之后,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辞别老母,一行四人向保安县走。途中借宿洛川好音村赵耀荣、富县田庄王树山、王树勋(均为党员)家,第三天到甘泉县。 甘泉县是北进延安的大门,县城很小,只有几十个人的民团驻守,盘查亦不甚严格。县内有我延安四中的几位同学,我准备只身进城寻找他们。进城前,和志丹等人约定,如果遇到敌人检查,我就开枪打,听见枪声,他们直奔县城对面岳王庙山上等候汇合。大概因为我穿着王树山送给的老羊皮袄,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进城没有遇到盘查。 进城后,我先找到在县中学任教的李树录<现名李柏林)。我见李时,他正在看报,听叫声抬头看是我,呆呆的好一阵没说出话来。因为他看的报上,就登载着我们被“消灭”的消息,根本没想到我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树录一下把我紧紧地抱住,连说:“太突然,太突然了!真没想到你回来,我以为你早已作古了呢!” “城里还有几个党员?”我急忙问树录。树录说:“有薛泰来、郑维平、张荣增。薛泰来当中学校长,郑维平当团总。” “他们现在表现咋样?” “革命很坚决。” “你快去把他们找来,设法把志丹他们接进城里。” 听说志丹来了,树录立即派人找来薛泰来和郑维平。大家见面,顾不上寒暄,我让薛、李二人到饭馆包顿饭,转身同郑维平出城迎接志丹他们。 几位党员,早先无缘见志丹,今日见面甭提有多高兴、多亲热,大家在一起吃了顿美餐。为了防止意外,当晚我们住在城外杨家砭,维平布置了警戒,保证了安全,几个人畅谈大半夜。在这里,我们介绍了南下受挫的经过,谈了今后的设想。志丹还特别嘱咐他们,要坚定革命信心,利用合法身份,积极发展组织,为党多做工作。 第二天,几位为我们准备了大饼、荞面和炊具。早饭后,我们怀着依恋的心情,挥手而别。本来打算顺洛河川而上,后听说沿川节节有民团,不好通过,改道从洛河西岸上山向西行走。 我们顺山梁走小道,整整两天到达刘家老庄北面的苍沟。在苍沟我们找到哥老会“大爷”马海旺。此人为人耿直,很重义气,在周围二三十里内都有很大影响。他早年与志丹熟识,关系密切,最器重志丹的学识和人品,所以我们住在这里很放心。 “马大爷”确实够朋友,杀猪宰羊,待我们为贵宾。同时,布置警戒,打探消息,为我们忙碌着。在这里,我们是南下以来第一次了解到根据地的情况。这些消息,实在太重要了,大家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根据地去。 离开苍沟向保安县曹家沟走去,一路上有“马大爷”派人护送,非常顺利。到曹家沟(曹士荣家乡),没有进村,住在离村二三里路的一个石崖窑里,由士荣哥哥送吃的。因为距曹家沟10来里地有个旦八寨子,这个寨子就是毛主席在《毛泽东选集》中写到的那个“土围子”,住有敌人正规部队和民团,反动透顶,我们怕走露风声,遭敌人袭击,没有直接进村。 志丹为了了解周围情况,就通过士荣哥哥找来旦八寨子内一位当小学教员的党员。这位党员,见到志丹很兴奋,回去后高兴地告诉其他党员,被敌人的狗腿子听到,险些给我们惹来一场飞祸。那天,天气特别闷热,外边下着瓢泼大雨,我们几个人在石崖窑里,闲聊一阵先后睡着了。“扑通”一声响,把我惊醒,一轱辘爬起来,见一只狗叼着羊腿,从洞口窜出去。一惊一吓,使我忽然想到这里地形不好,一旦被敌人包围,要想逃脱比登天还难,于是连忙叫醒大家起来转移。志丹同意我的看法,我们就迅速离开石崖窑,由后山向合水前进。事后得知,在我们刚刚离开不到一个小时,旦八寨子里的一排正规军和七八十个民团团丁就把石崖窑包围了。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