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严峻的形势
王世泰
    1933年夏秋,陕甘边根据地上空,笼罩着阴霾,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南下受挫,王泰吉起义失败,陕西省委遭到破坏。
  本来,红二团自从1932年12月成立之后,在根据地人民的有力配合下,转战陕甘边区,四处寻找战机,有力地打击敌人,使红军迅速发展,根据地日益开拓,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蓬蓬勃勃。但是,这种大好革命形势,却遭到“左”倾机会主义的推行者杜衡的践踏。杜衡不顾客观实际,无视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强令红二团南下,幻想建立“渭华根据地”,最终使红二团陷入重围,与敌人鏖战终南山,惨遭失败。红二团失败是个很大的损失,对于开辟陕甘边苏区,巩固照金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陕西省委得知红二团南下失败后,当即决定将渭北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团(简称红四团),任命黄子祥为团长,杨森为政委。拟以红四团为主力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根据地。渭北游击队是建立比较早的一支游击队,在黄子祥、黄子文等率领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多次配合陕甘游击队和红二团作战,为创建以三原县心字区、武字区为中心的陕甘第一块苏区——渭北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渭北游击队改编成红四团后,积极配合王泰吉耀县起义,在三原、富平一带进行游击战争,消灭了一些地方反动武装。但是,随着王泰吉起义失败和国民党十七路军优势兵力的进攻,红四团不得不撤进照金根据地。
  1933年7月21日,王泰吉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率西北军骑兵团在陕西耀县起义,解除耀县民团武装,宣布成立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辖六个大队,全军1000多人。王泰吉宣布脱离国民党军,树起抗日义旗,对西北革命形势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由于起义比较仓促,部队中党的基础差,又没有及时对部队进行整编和改造,因此,在起义一个星期后,当王泰吉率部向三原北部地区进军时,遇到强大敌人进攻,激战一天,向北退却,陆续溃散。最后,只剩下王泰吉等百余人,退入照金根据地。
  随着王泰吉起义,中共耀县县委领导成立了耀县革命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耀县游击队第三支队,大力开展宣传,组织群众斗争,捕捉了一批豪绅、地主、恶霸、反革命分子,镇压了反动的朱氏三兄弟和敌南区区长。随后,打开阿古社寨子,镇压了恶霸左国保、左国明、左国福,筹集了一批巨款上交边特委。但是,由于王泰吉起义失败,三支队在耀县站不住脚也被迫退至照金一带。一个星期之后,7月28日,省委书记袁岳栋和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被捕,随即叛变。杜衡带领特务到处捉捕我地下党员。党、团省委遭到完全破坏,西安和关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几乎破坏殆尽,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惨遭杀害。
  西北革命形势处于低潮,陕甘边形势非常严峻。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