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杨明轩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杨明轩与十七路军
孔从洲

  杨明轩同志是陕西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强战士。他的光辉一生,与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将军领导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推动这支部队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坚持革命大方向,最终汇入人民军队大家庭,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北伐战争以前,杨明轩在陕西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执教,并担任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执委,陕北二十三县的党务特派员。那时他就与杨虎城将军领导的队伍多有接触。一九二五年初,杨虎城将军以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名义,率部自榆林南下,参加驱逐军阀刘镇华、吴新田的斗争,途经绥德,四师师生和城内群众曾到绥德东门外热烈欢迎。杨将军就下榻在四师校内,并对学生作过一次生动的讲演,勉励大家参加国民革命。杨将军率部到达耀县后,创办了三民军官学校,四师学生不少人前往参加学习。
  一九二六年四月,杨虎城将军率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进驻西安,会同国民军第二军李虎臣部和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部,在共产党人的支持帮助下,坚守西安,抵御直系军阀刘镇华十万之众对西安的进攻,以策应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同年十一月西安解围后,杨虎城将军所部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十路军,杨明轩担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代行省政府职权)教育厅厅长和国民党西北临时政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党部执委等要职。在此期间,杨明轩与杨部将领之间的交往益加频繁。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在陕西失败后,杨明轩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在陕西户县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动派要他研读《三民主义》,并叫他圈点出要点,他便从开头第一页逐页逐字一直圈点到结尾。在反动派审讯时,他理直气壮地说:“三民主义句句都好,你们就是不实行。”弄得敌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这件事,后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一九三五年冬,杨明轩在上海从事教育工作,适逢赵寿山(时任第十七师五十一旅旅长,以养病为名)去沪、宁等地观察形势。他和赵寿山早就相识,且有同乡之谊(同为陕西户县人),这时更经常晤谈,成为莫逆之交。他向赵寿山介绍进步书刊,阐述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共同分析当时形势,商讨抗日救亡大计,帮助赵寿山最后得出了“非团结不足以言抗日,非抗日不足以言救亡”的结论。使赵寿山摆脱了当时内心的困惑,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一大飞跃。后来,赵寿山回到陕西,就向杨虎城将军密呈了“抗日建议书”,力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救国家,救西北,救十七路军的唯一出路。赵寿山的这一积极态度对于杨虎城将军后来与东北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后赵寿山每向我们谈到杨明轩,总是啧啧称赞扬明轩对他的帮助。
  一九三六年七月,杨明轩根据党的指示,从上海回到西安,同早在十七路军中进行工作的共产党员谢华,徐彬如、李木庵、金闽生等同志一起,开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担任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西救”)交际部部长。从此,他与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以及十七路军中高级干部的联系更加广泛和紧密。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安各界于十二月十六日在革命公园召开有十多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杨明轩担任大会主席,他首先激昂陈词,痛斥蒋介石的内战误国政策,号召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坚决拥护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提出的八项救国主张。一九三七年一月,他还发起组织了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并被推选为主席。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明轩被迫赴欧洲考察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一九三七年底回到西安,随即担任十七师参议(后为三十八军参议),长期住在西安赵寿山的家里,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协助李敷仁等创办进步报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当十七师自华北前线转移到晋西整训时,他专程到绥德同赵寿山会晤,商量坚持抗战问题。他积极支持赵到延安会见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根据中共中央意见,向赵建议对其部队进一步实行政治改造。支持赵在陕西三原创办十七师教导大队(后转至前方改为三十八军教导大队),同时联络更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教导队任教和工作。教导队以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榜样,先后办了五期,培养了一千多名干部,为党对这支部队实行政治改造,同国民党反共顽固派进行斗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准备了大批骨干。
  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曾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十七路军非常嫉恨,对它进行渗透控制、分化瓦解,破坏削弱,无所不用其极。每当部队处境危急之时,杨明轩都亲到前方部队防地,与孙蔚如、赵寿山等共商对策,帮助部队应付环境,度过困难。一九三九年反共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他亲到山西中条山。一九四一年一月,反共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他到河南巩县、广武、荥阳等地,协同三十八军中的民主进步人士,组织新中国大同盟,团结中间分子,巩固第四集团军(抗战期间第十七路军改编为第四集团军),以抵抗国民党的分化与压迫。他住在西安期间,对从前方回到西安的部队干部,也总是热情接待,亲切交谈,按照党的主张,启发诱导他们,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我们这些人都曾身受其教,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感佩不已。
  一九四四年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下决心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先以调虎离山之计,调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至甘肃武威,任胡宗南部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的处境十分困难,危机四伏。杨明轩亲至武威,与赵寿山商议对策,对赵进行帮助。同时,对随赵在武威坚持工作的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团结一致,克服眼前困难。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明轩和杜斌丞先生等一起,坚决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要求和平民主。一九四六年二月,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成立,杜斌丞任主任委员,杨明轩任组织部长,在西北各地积极发展盟员,建立基层组织,受到国民党的严酷镇压。特务把杨明轩列入黑名单,多次给他写恐吓信。在这种险恶情况下,中共中央西北局精密组织,将杨明轩安全护送到延安。从此结束了他在白区长期进行地下斗争的生活。
  杨明轩同志从一九二四年在绥德工作时起,到进入陕甘宁边区以前的二十余年间,一直与十七路军将领和中共在该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保持着联系,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这支部队。他既是十七路军的老朋友,也是十七路军政治上的领导人之一。他对这支部队由抗日爱国武装最后发展为人民革命武装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九日,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见我时,曾对杨明轩同志作了高度的评价。毛主席说:“杨明轩在上海、陕西办教育多年,培养了不少人材。这个人刚直不阿,善于联系群众,善于宣传党的政策,给我党培养了不少干部。”
  杨明轩同志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他对反动派嫉恶如仇,对同志循循善诱。他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经常把老朋友接济他的生活费拿来资助进步青年求学。他光明磊落,铮铮铁骨,堪称一代风范。他在我的心中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象。
  

杨明轩/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