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教育文集
|
1950年 课程标准的重要和课本的活用* |
徐特立 |
|
|
科学分类,是为着专门化,以便于研究,越专门就越细分。至于开始学习的学生就不能孤立的攻击一点,而是从全面的联系去了解一点。但目的不是全面的。全面看问题,只是思想方法。 自然科学过去有作二部分类者,即动植矿合称为自然物一类;理化合称为自然现象一类。在百科全书课中,教植物的形态时,同时教生理及其生活状态,就把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结合起来了。又如教岩石、矿物、土壤等静的性质时,就要讲到它的相互的转化,如岩石风化则成土壤,岩石中较单纯而有经济价值的则为矿物。所以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在小学常以联系教学为宜。 具体的联系及分开的说明,必须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按年月日甚至按时间去分配,于是课程标准就成为极重要的问题。有了课程标准,就可按标准找材料,按标准分科目、分程序。如果用课本的话,就按标准去编;如果不用课本的话,教员可按标准去找材料。因为教学的目的已定,内容已定,程度已定,课本纵令有许多种,其中不合目的、不合内容的,按标准增减修改,师生共同加以讨论,加以批判,就是很坏的教科书也可从批判中得到活的知识,比之国定课本机械地遵守,其收效有质的区别。课程标准是典型的规定,不许降低,上升是自由的,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毕。 国定课本把教材都限死了。如果没有课程标准,而教科书又有伸缩,就成了无规律、无政府的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科目中总的目的和内容,同时又规定一科目的各项目的。目的和内容规定了,实际上,对于课本问题所剩下的,只是材料的搜集工作和写作的技术工作。 我曾在离巴黎二十公里的一个中学学法文,看见他们的小学生上生物课,教师用的课本与学生的课本不同,而每一个学生的课本也不一致,同时每一个学生同时拿两种以上的课本。课本多样,以便比较作参考。教学的课程标准一致,目的一致,殊途仍然得到同归。采用的课本,无论好坏,即令是坏的,也可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加以删削和补充。这样,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较之把课本神圣化,使学生都不用脑,对于学习的成就必然是可惊的。我曾经编一初小一年级读本,其中有一课的课文:“田中有水,有稻。”学生自动的加以补充说:“还有花生,也有豆子,又有鱼。”(南方各地的水田,有养小鲤鱼者。)这是学生凭经验补充的。只要课本不脱离实际生活,学生也可作先生的教师。我们军队中,不独有官教兵,而且有兵教官。我们的主席毛泽东是群众的领导者,同时又是群众的小学生。 无论教中学、小学,对于课本无论好坏,均需要加以讨论;内容要加以增减和修正;材料要加以补充和删削;文章的词句,须变换的就变换;段落的前后,应移动的就移动……这一切,都能增加对课本的了解,同时每一次读书都能与作文结合。 所有以上的灵活使用课本,必须预先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要目,以至教学细目。课程标准之制订,是中央行政机关的责任。要目、细目之制订,是学术机关或学术团体的任务。这一工作是必需的,也是急需的。 首先干一个不成熟的东西,以后就会有好的成熟的来到。如果畏难苟安,或过早求全责备,均是有害的。 我写这一篇文章极不成熟,但把它作抛砖引玉的要求,却有重要的意义。 * 原载1950年1月31日《河北教育》第1卷第3、4期。 |
|
徐特立教育文集(修订版)/徐特立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