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萧劲光
>
全文图书
>
萧劲光传
第九章 留守延安(上) 一、任务重于生命
《萧劲光传》编写组
洛川会议结束后,即1937年8月底,按照与国民党政府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工农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中旬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但仍沿用第八路军番号),朱德为总指挥(9月改称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改称副总司令)。红军各部队统一改编为第八路军辖属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3个师,并先后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与此同时,各部队留下的部分兵力与陕北地方武装一起,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的名义,驻守陕甘宁边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南京政府发布命令,任命萧劲光为“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萧劲光当即按照洛川会议的决定,着手进行留守部队的整编工作。
难怪一些人对党中央留在延安有顾虑。这时的陕甘宁根据地尽管几年前已建立民主政权,也有一定群众基础,但所处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东面,气焰嚣张的日军隔河相对;南、西、北三面,驻扎着国民党数十万部队,形成环形包围圈;边区内部,许多地方是国共两个政权并存,土匪袭扰、作恶不断。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赴前线后,不足万人的“留守处”成为陕甘宁边区外拒敌人入侵、境内靖匪安民的唯一军事力量。所以,党中央、毛泽东对留守部队建设非常重视。萧劲光担任总留守处主任,是由毛泽东提名,党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的。整编过程中,毛泽东对留守部队组编、兵力部署作了多次具体指示。据此,萧劲光将陕甘宁边区18个县(后来,按照国民党三三三次会议划定,陕甘宁边区为23个县)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区,分别设立留守处。神木、靖边直到洛川等东部各县,划为东地区留守处,陈伯钧为主任,陈先瑞为副主任;定边、环县直到淳化以西诸县,划为西地区留守处,王宏坤为主任,王维舟为副主任。各部队留下的兵力,包括第一一五师的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师三五九旅的七一八团,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部及七七○团等部,连同陕北地方武装共九千余人。统一整编为第一至第八警备团、第七七○团(原属三八五旅)及骑兵营、鄜(鄜县,今富县)甘(泉)独立营。根据任务的需要,各团营分别部署于边区各防地。总留守处机关设在延安,同时,设立延安保安司令部、绥德警备司令部等。
同年10月,留守兵团部队整编工作基本结束,在延安召开了宣布总留守处成立的军政干部大会。毛泽东亲自出席会议,代表中央军委给留守兵团下达指示,明确了留守部队的使命任务。之后,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军队是根据地赖以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有坚强的留守部队,才有巩固的边区。有巩固的边区,才能为前方将士提供有力的支持、支援,才能有前线抗战的胜利。大家要把留守任务看得同前线抗日救国战斗一样重要。讲到最后,他伸手拍着坐在旁边的萧劲光的肩膀说:“同志们,我在延安,就靠这位老兄吃饭,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
毛泽东意味深长的玩笑话,使萧劲光大受震动。“保卫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巩固与扩大留守部队,加强战斗准备,培养和积蓄干部”,任务太重大了!当晚,他回到宿舍里思考再三,亲自书写了“任务重于生命”六个大字,贴在了床头的墙上。第二天,留守部队召开整编教育暨剿匪动员大会。萧劲光又把“任务重于生命”六个字写成大标语,悬挂在会场上。在动员报告中,萧劲光具体阐述了当前的形势、党中央赋予留守部队的使命任务。尔后,他放缓速度一字一顿地说,有的同志不安心在留守部队工作,要求上前线。这种想法总体上讲没有错,是对的。但,大家必须清楚,我们部队的名字叫“后方留守处”不错,但延安、陕甘宁边区可绝不就是后方。大家知道,我们的东边,黄河对岸驻扎着日军重兵。他们不仅虎视眈眈,随时都企图渡河西侵,且不时有飞机过河骚扰轰炸。其他方向,北、西、南三面,驻扎着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国共两党虽说已达成了共同抗日的协议,但蒋介石是否从此就不“剿共”了?至少到现在,挑衅一直未断。就是边区境内,暗藏的奸细敌特不说,单是四处窜扰、烧杀抢劫的土匪已足以使各县不得安宁。所以说,这里同样是前线,而且是更重要的前线。我们不仅要同日军作战,还要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要剿匪,要同明里暗里、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战。大家看到了,会场上我写了六个字:“任务重于生命。”这不是个一般的口号,它应该成为我们留守兵团每一个官兵的座右铭。大家都要理解它,牢牢记住它,随时准备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它。
同年12月中旬,为了加强领导、方便指挥,中央军委决定将“留守处”内部改称“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任命曹里怀为参谋长(此前为参谋处副处长),莫文骅为政治部主任(此前为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对部队编制、体制作了进一步调整,配齐了部队的政治委员。命令公布后,召开了留守兵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军政首长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均出席了会议。大家刚落座,毛泽东就诙谐地对萧劲光说:“蒋介石给你个主任,我给你个司令员,叫起来也好气派些!”随后,毛泽东再次讲话,重申留守部队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强调要把留守任务看得同前线抗日救国一样重要,使留守兵团尽快走上正规化建军的道路。周恩来等也都讲了话,就如何抓好留守兵团部队建设问题谈了意见、要求。总的思想是,要求萧劲光他们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去做,把留守兵团这支来自各方面的、比较松散的队伍,建设成一支打不烂、拖不垮、具有很强战斗力的正规部队。
从整体上看,留守部队官兵的素质是比较好的,共产党员占相当大比例。其中绝大多数同志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残酷斗争环境的锻炼,政治信念坚定,有顽强的战斗精神。但另一方面,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队、各个根据地,机构建制不统一,规章制度不统一,加上长期游击生活,因而组织纪律涣散,存在游击习气,不团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萧劲光遵照毛泽东和军委的指示精神,从“政治、军事、文化、党的工作”四个方面入手,狠抓了留守兵团的教育训练工作。
1942年9月,留守兵团与贺龙率领的晋绥军区的部队合并,组成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萧劲光与徐向前任副司令员。萧劲光分管联防军训练工作。他依然根据留守部队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
系统、严格的教育训练,全面提高了官兵的军政素质,使留守兵团部队逐步走上正轨,成为保卫边区的红色劲旅。他们不仅圆满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根据地的光荣任务,而且向前方部队输送团、营等各级干部两千多名,实现了党中央确定的为前线部队“培养、积蓄干部”的目标。
萧劲光传/《萧劲光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