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曹力如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载山知重 履海知深
崔焕九

  ——悼力如
  力如同志,他赋性忠诚,秉志坚强。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刻的研究和高度的信仰;他是毛主席的忠实而精敏的干部。他对革命有20年以上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他从1931年8月至1934年冬,在榆林尝了3年多的铁窗风味。他和我过去由师生关系,转到官绅关系,至1931年4月在保安分手。是年6月我由榆林赴省,两次前往兰州,一别9年,直到1940年,我由西安北返始在延安晤面。那时他已任边区政府的秘书长。他那和蔼而诚恳的态度,还同当年一样,久别重逢,格外亲密,在师诸杰店里作长夜谈,并邀集刘景范、王子宜、赵耀先等在大饭厅聚餐。那种热情高谊,着实令人可佩。临行时又给绥德王司令员写了一封介绍信,交我自带。此后他来榆两次,每次虽在特务严密监视下,他为笃念旧事,必须亲到我家,一罄衷曲。他在革命过程中锻炼成钢铁的骨头,而对亲朋故友,又长有菩萨心肠。他在本年5月来榆,他这次负了和平解放榆阳的重大使命。地方情态是那样复杂,工作是那样艰巨,然而他还是照旧陆续来到我家,问长问短,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点骄矜,敬老慈幼,20余年如一日。分歧复杂的榆林局面,他有计划、有步骤,不动声色顺利地完成。4个月的坐镇,把军事政治教育事业,千头万绪,革新多端,他有伦有次的都纳入正轨。结果是军民同感,巷祝街歌。这种实情,是榆林每个人都体验到的。为时那样短,感人那样深,他因劳绩的特殊表现,才有那种异样的收获,不是不虞之誉,也不是沽钓来的,这是尽人皆知的。古人语:“载山知重,履海知深”,那似乎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本月8日中午12点,他给我和贺明堂先生来了一封信,是上月30日发的。信内除畅述最近心情之外,还叮嘱我们“多看革命书籍,勿离群众立场”等语,字字真诚,句句肝胆,披览之际,极为快慰。他有丰富的经验,练达的人情,对革命的贡献,谁都知道,他具有理繁治巨的能力,谁也想不到,在我接信的那一天下午5点,他就溘然长逝了,谁也想不到这一封信,就做了我们最后的永诀书,和此后的纪念品!觅音容兮缥缈,抚遗墨而摧心肝,造物无情,何至此极!最难堪的他有年高的父母,弱龄的儿女,且对革命还有未竟之志,竟惨遭此变,能不令人心碎吗?!
  (原载1949年12月18日《榆林报》)
  

曹力如/熊美杰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