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白如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他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忆白明善
白如冰

  我党的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和陕北党组织领导人之一白明善同志,英勇就义已经五十多年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白明善烈士的英雄形象、高尚品德和简朴作风,至今仍然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白明善同志字乐亭,一八九六年生于清涧县高杰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在家乡念私塾。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不但书读得多,理解得深,而且练就了一手悬笔好字。“五四”运动后,因家贫不能升学,便先后在安定县(今子长县)杨家园子和清涧县折家坪教书,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感人,学生很爱听。
  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天灾人祸往往给人以很大影响。明善的堂弟白明理,“五四”运动后在榆林中学上学,接受新事物快,学习成绩优异,不幸毕业后患了肺病。那时陕北医疗条件很差,他因家境贫寒无钱到外地就医,以致悲惨地死去。这件事对明善同志刺激很大,他决心求学深造,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尽力。一九二三年,明善同志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二年,著名共产党员李子洲、王懋廷等同志相继到该校任校长和教员。在这些同志的影响和指导下,明善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向导》、《中国青年》、《政治生活》、《共进》等刊物。马列主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白明善同志的眼睛,使他提高了政治觉悟,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一九二四年,绥德党团组织建立后,明善同志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进步学生之一。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驱逐军阀吴新田的斗争,在城乡组织拉脚工人工会、农民协会、学生会、妇女协进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当时他是革命热情很高,在斗争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一九二五年,他多次和绥德党团组织负责人李子洲、王懋廷、王复生同志去榆林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在绥师和榆林中学两处学校中开展工作。明善同志因能写文章,字又写得好,在创办《陕北青年》刊物中,他出力甚多,贡献突出。    
  一九二五年,明善同志考入上海大学。在那里他按照组织的决定,在党中央的发行部担负书刊的印刷和发行工作。次年夏末,他被派到广州黄埔军校,在政治部宣传科工作。著名的共产党人吴玉章、罗绮周到黄埔军校作报告时,明善同志担任记录,整理后在《黄埔日刊》等校内刊物上发表。一个北方人初到南方,听四川、广东籍同志的讲话,本来就有不少困难,但明善同志不仅能听懂,而且能及时准确地整理发表,这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
  一九二六年秋,明善同志受党组织派遣回陕西工作。在国民联军驻陕总部政治部协助魏野畴同志(时任中共陕甘区委委员兼驻陕总部政治部副部长)编印《新国民军》报,不久又参加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工作。这一段他工作得很出色。
  我和明善同志按亲属关系论,他是我的六叔。他在上海、广州和西安工作期间,我正在他的村上(高杰村)读高小。当时,我以好奇的心情给他写了几封信,他不但及时回信鼓励我好好学习,参加革命,还寄来《共产主义ABC》、《共产主义浅说》和《向导》、《中国青年》、《黄埔日刊》等革命书刊供我学习。我就是读了他送来的这些书刊,受到了启发、教育和鼓励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几十年来,我一直把明善同志作为老师和革命的引路人。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陕西的革命斗争由高潮转入低潮,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这时白明善、魏野畴和唐澍等同志受陕西省委的委托,到达陕北开展工作。不久魏野畴同志东渡黄河去河南到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明善和唐澍同志留在陕北,在我党掌握的武装——石谦部李象九(中共党员)营里从事秘密的军事活动。是年十月,他和唐澍、李象九,谢子长诸同志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共同发动和组织了震动西北的清涧起义,革命武装迅速扩大到近两千人,沉重地打击了陕北军阀井岳秀。但由于强敌围攻,加之领导缺乏经验,后来起义军被打散。明善同志在起义中热情向官兵宣传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对鼓舞士气,开展武装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在宜川作战中,他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不幸身负重伤,党组织送他回家养伤。由于当时环境恶化,在家中养伤目标太大,不得不转移到绥德义合镇雷家沟霍维德同志家中,后来又转到山西汾阳医院治疗。
  明善同志伤稍愈后,即到陕北,先后去绥德、米脂等县任党的县委书记,不久又调到陕北特委,是负责人之一。在此期间,他为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领导农民开展抗粮、抗租、抗债、抗税,抗捐斗争奔波不息、废寝忘食。为了便于从事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春,明善同志以绥德县东门墕高小教员和县城平民学校(党活动的基地)教员为掩护,领导党的工作。当时我在绥德省立四师一面工作(担任特支书记),一面读书,在明善同志调到特委工作的前夕,他让我代理他在平民学校教员的工作,指示我一定要把教学工作做好,取得学生和教职员的信任,才能站住脚,开展工作。他走后,我在校代课两个月,按他的指示,发展党团组织,团结进步师生,积极开展工作。我自己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一九三○年秋,明善同志去京津地区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三一年春节前夕,他由京津调回陕北工作,路过我的家袁家沟,正是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我父亲非常热情地一再挽留他在我家过春节,但他坚持要走,只在我家吃了一顿饭,便提着灯笼连夜赶回高杰村。他在家住了一天,农历正月初二就离家到了清涧县城。万万没有想到,还未来得及工作,就不幸被敌人逮捕。关押在清涧期间,他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我听到他被捕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当即到绥德向特委负责人之一毕维周同志作了汇报,请求组织设法营救。但因没有找到得力的关系,营救无效。
  敌人捕到明善后,如获至宝,满以为从这个共产党“要人”口中可以得到重要情报,把陕北党组织一网打尽。他们在清涧严刑审讯没有得到一点情报,便将明善同志押解到榆林,交给了陕北土皇帝井岳秀和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特派员、特务头子宋志先。宋多次亲自参加审问,软硬兼施,什么老虎凳、压板子、用火烫、往鼻子里灌辣椒水,十指插竹签,直到上绞架等等酷刑都用尽了。白明善同志被打得遍体鳞伤,几次死去活来,但他宁死不屈,一直严守党的机密,并怒斥国民党反动派和军阀井岳秀。一九三二年一月,白明善同志惨遭敌人的绞刑,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六岁。
  白明善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崇高的政治信仰和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今天,我们缅怀明善同志,要学习他对党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一心一意为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忘我的工作,把一切都贡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英勇奋斗!
  (本文作者白如冰同志曾任山东省省长,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第一政委,现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革命英烈/陕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西安:《革命英烈》编辑部,1984.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