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彭德怀 > 全文图书 > 彭德怀年谱
|
1939年 41岁 |
王焰 |
|
|
1月4日 由重庆飞抵成都,转乘汽车去西安。 1月12日 由西安到洛阳。数次会见程潜、卫立煌,并会见国民党军军长、师长30余人,交换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意见,反对反共逆流。 1月16日 离洛返晋。 1月17日 抵垣曲,向中共中央报告在洛阳与国民党军军长、师长谈话印象:“一般认为国民党不洗刷腐化分子,共产党不克服幼稚行动,难得长期合作。多数同意国共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确定共同纲领,保持两党的独立性。洛阳顽固分子对我限制甚严,同情的积极分子到处受打击。” △ 建议河北、察哈尔、山东、华中在扩大武装建立政权中,一般要善于掩蔽自己的力量,灵活运用山西经验。 1月19日 从垣曲启程赴八路军总部。 1月21日 朱、彭规定特种兵及骑、炮、工兵各级干部每月津贴:班长一元五角,排长二元五角,连长三元五角,营长四元,政工人员与步兵同,不另增加。 1月25日 在南乐县境与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相晤,研究河北形势。 2月4日 朱、彭将八路军战功特著之军政人员报阎锡山,计有: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师长),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一二〇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三五九旅旅长王震;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三八五旅旅长陈锡联,三八六旅旅长陈赓;东进纵队司令陈再道,晋察冀军区司令聂荣臻,游击第一支队长杨成武,游击第三支队长陈漫远,晋察热辽纵队司令宋时轮;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一二〇师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李井泉,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宋任穷,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华。 △ 朱、彭指示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在国民党反共政策下,华北各地摩擦将长期并加剧,地方抗日部队不挂八路军名义。拟以陈光、罗荣桓率师直六八六团出冀南、鲁西北交界地集结,萧华和李聚奎部、豫北及苏鲁边之六八五团为一集团而统一指挥之。 2月6日 朱、彭、杨尚昆同意晋察冀组织军政委员会,以萧克为书记。萧部4月间深入白河两翼建立根据地,然后向冀东、热南发展。 △ 朱、彭致电周恩来转蒋介石,略谓日军自去年11月底起开始扫荡河北,图巩固占领华北,两月来增来华北之兵力已发现有七、十、十一、十四、二十五、一一〇等师团,冀中吕正操部,冀南刘伯承部无日不在苦战中。已派贺龙率一二〇师一部加强冀中之作战与指挥。鹿钟麟等部现集结于安全地带,请令鹿派部协助抗敌。 2月11日 朱、彭再电蒋介石等,要求友军抗敌,称敌进攻冀中,兵力在3万以上(另伪军6000余),凭平原之便,以战车、汽车、装甲车、飞机配合,构筑据点及后方交通,到处烧杀淫掠。我冀中军民与敌大小战斗150余次,毙伤俘敌4000余人,我亦伤亡4000余人,中毒2000余。敌又进攻冀南,兵力不下2万,我伤亡1000余。现冀中、冀南城镇已多落敌手,我坚决坚持到底。请饬各部配合,消极躲避逃跑只能沦之河北。 2月14日 为节约人力、财力,培养青年干部,朱、彭下达规定:各级首长凡有勤务员者一律取消;逐渐取消连队中的勤务员制度;严禁用17岁以下之青年为勤务员;对抽出人员给以较完善之教育,作儿童工作或培养成卫生员。 △ 与天水行营高级参议刘古风出发赴冀南,商谈解决河北国共摩擦问题。 2月22日 与刘古风晚间通过敌严密封锁线赴冀南,准备与鹿钟麟会谈。鹿因敌扫荡已过路西,乃电约鹿回冀西商谈。 2月23日 陈赓与刘伯承到王陵来接应,当晚与陈晤谈甚久。 2月24日 晚上,再次通过敌封锁线,抵达冀南。估计敌人可能在4月进攻长治区,建议总部组织群众提早春耕,动员军队及骡驴参加机关闲杂人员垦荒;要求瓜菜增产150万斤,马料50万斤,准备在十分困难下坚持战局。 2月25日 致电左权、傅钟:①八路军政治部可根据13日政工会方议精神定出具体计划;司令部编定军队制度材料,翻印军事书籍;军事工业在两个月内能出产30支精造步枪、能造轻重机枪;建设防毒面具工厂。 3月7日 由于日军一面集中兵力“扫荡”一面派遣大批特务打入八路军内部,朱、彭、傅钟向全军发出《关于保守军事机密之训令》。 3月10日 致电毛泽东,提出四点建议:一、今年组织50万军队轮训,改善装备。二、积极建设军事工业。晋东南地形复杂,人口多,煤、铁、硫矿极富,机械钢亦不十分困难。所缺者兵工人才,可否派数人来主持。三、加强抗大分校,培养干部。四、为整理冀南财政经济,拟筹设银行。请于李六如、曹菊如二人中抽一人来主办。 3月31日 朱、彭任命曾传六为总部军法处长。 3月 与朱德、杨尚昆、李雪峰、傅钟、左权、陆定一在山西襄垣牛沟开会,着重讨论太行山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决定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弄清太行山具体情况,以便判定具体政策。 △ 朱、彭连续多次致电蒋介石、程潜、阎锡山、卫立煌,抗议鹿钟麟在冀南,孙楚及四十七军在晋,向八路军及牺盟会、决死队进攻,屠杀八路军军政人员,劫夺八路军辎重之严重罪行。 4月1日 朱、彭致电蒋介石,略谓八路军在华北浴血奋战,解放了大片国土及几千万人民,部队扩充,但政府只给极少经费,故官兵皆无薪饷,每人每月只领二至五元,每人每月菜钱五分,生活极端艰苦。应按部队实有人数给以编制补充。 4月2日 朱、彭请示中共中央:我正规军拟按国民革命军编制,干部实行三级九等制。毛泽东复电未同意。 4月13日 陈光、罗荣桓率一一五师初入鲁西。朱、彭指示斗争方针:须在较长时期坚持在斗争中去创立根据地。目前应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敌进攻下,应不束缚于狭小地区内,要寻求有利机会进行有把握之胜利战斗,同时开展统战,争取民众和解决物质供给。 △ 朱、彭、杨尚昆发出指示:厉行节约,建立预、决算制度,发行边币。 4月22日 朱、彭指示六八五团彭明治等,在部队迅速发展中注意加强部队教育整训,并令归还一一五师,直属陈光、罗荣桓指挥。 4月27日 在冀南向八路军总部报告:为配合友军在各线之反击,破坏敌进攻西北之计划。一二〇师贺师长亲率三五八旅主力及吕(正操)纵队,与敌二十七师团之渡德行联队主力2000余人激战两昼夜,歼敌700余,余敌逃回河间,我缴获甚多。此役敌施毒,我官兵中毒者500余人,贺师长中毒尚不能说话,故留冀南代贺指挥,待贺稍愈即返晋。 5月19日 在指挥冀南作战后,返抵山西十八集团军总部。 5月20日 对《新中华报》记者发表长篇谈话《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揭露国民党在河北等地的军队不抗日,专门制造摩擦,杀害八路军及抗日干部、群众。提出统一步调对抗敌人,发扬民主权力,成立地方各级参议会,开放民众运动,实行减租减息等解决河北问题的条件。 5月24日 在八路军总部直属队党的干部会上作报告。一、指出敌占我武汉、广州、南昌等25个以上大城市及一万里铁道线。在华兵力增至42个师团,最低限度,一华里以20人维护交通,3000—5000人守备一大城市。敌兵力不敷,财政困难,战斗力已减弱,气焰远不如前,但进攻未停止;我之力量在逐渐增加,但尚不足以停止敌之进攻,目前尚未进入完全相持阶段。二、分析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及其内部的摩擦问题,揭露顽固分子采取“限共”、“溶共”、“灭共”方针,派“摩擦专家”到敌后限制我发展。我之对策是实行正确的斗争与让步,仁至义尽,不得已而自卫亦适可而止。 5月30日 在晋东南“五卅”纪念大会上演讲,用战争发展的具体事实批判了速胜论与失败主义的观点,指出,汪精卫公开投敌引起国民党内大多数及全国人士反对,我们应坚持统一战线,反对汪逆敌寇走狗,争取抗战胜利。 6月上旬 在辽县下庄八路军驻地与鹿钟麟举行会谈。朱、彭向鹿钟麟提出解决河北问题之八大纲领:坚持河北抗战,发动游击战争;两党派代表,组织共同委员会;武装民众,共赴国难;开放民主,改善民生;查办破坏抗战分子,奖励抗战有功人员;统一行政,发展经济事业;合理统一军事指挥;承认各群众团体。与鹿钟麟谈判后,经南乐城三八六旅陈赓旅部返回太行总部。 6月23日 朱、彭、杨尚昆向中央政治局报告与鹿钟麟谈判结果:晋南八路军归刘伯承指挥,冀中归贺龙、吕正操指挥,鹿可指挥贺龙、吕正操及刘伯承。在政权方面,保持冀中、冀南两主任公署,归属与人选问题未解决。 6月28日 朱、彭就21日夜张荫梧②率部包围八路军驻深县刘家庄部,杀死杀伤抗日军民400余人之事件,致电蒋介石、程潜、卫立煌,要求彻查真情,并制止张之行动。 7月6日 发表《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讲话,略谓敌后战场较其他战场更为紧张剧烈,要长期坚持,非仅凭军事力量所能见效。中心在于巩固各根据地。根据地的具体任务是:巩固统一战线的下层基础,改善下层人民的生活;实现民权主义,改善行政机构;武装民众,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发展生产合作事业;加紧除奸,揭穿敌人形形色色的阴谋;整顿部队纪律,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7月7日 总部由潞城县北村抵襄垣县普头村。朱、彭发表《八路军全体将士为抗战两周年纪念通电》,指出抗战必胜,妥协必亡,要求巩固国内团结,严惩投降派,取缔反共、反八路军活动。 7月11日 八路军总部抵黎城县河南村。 7月15日 日军5万余人于本月初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各线进攻晋东南根据地,总部突破漳河,摆脱日军包围,抵达武乡县砖壁村。 7月17日 朱、彭、傅钟发出训令,就日军对我采取奔袭、急袭、夜袭、汉奸破坏等手段,提出打击办法。 7月24日 朱、彭、左权、罗瑞卿、陆定一共同写给萧华、杨勇并晋西军区军政委员会一封指示信,肯定鲁西根据地开创的成绩,同时提出:一、目前鲁西北军队工作的方向,一般的不是发展而是巩固。巩固军队的第一等重要问题是加强军队中党的建设。要吸收优秀的觉悟分子入党,清洗不良分子;保持党员人数占部队人数的1/3;把支部建立在连上,小组建立在排上,党员分配在班;强调党员的模范作用,确立政治委员制度。二、大胆吸收革命的知识分子,以提高军队的文化政治水平;培养地方干部,使军队更易生根;提高在职干部的文化政治水平,严防在少数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化行为。三、不但要会创造根据地,还要以长期支持战争为着眼点,使根据地成为抗战和抗战以后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将来建立社会主义的永久托足之地。要很好执行中央政策,加强纪律,加强军队与地方党、政、民的团结,建设好军区。信中还就发展游击队,建立民兵制度,收编并改造新部队的问题,提出方针性意见。 8月上旬 邀朱怀冰③到八路军总部谈判,解决摩擦问题。 8月10日 反共分子在续范亭部内部挑拨叛变,朱、彭告赵(尔陆)、彭(明治)等,坚决处置祸首,巩固续部。 8月11日 因阎锡山对共产党的态度逆转,致电刘伯承、蔡树藩、陈赓等:为加强太岳工作,一二九师以特团之一个营调过路(白晋路)西,以松交为中心开展工作;三八六旅以一个团移沁州,向树店、沁州活动,以一个营向沁州、虒亭、夏店开展民运工作。 8月17日 因萧华区日军进攻严重,朱、彭同意宋任穷、王宏坤建议,以一部进至津浦西,配合青年纵队发展鲁西。 8月22日 朱、彭向国民党当局揭露河北民军张荫梧部在冀中、冀南杀害八路军人员,制造摩擦之八大罪行,要求严予制裁,以利抗战。 8月28日 朱、彭命三四四旅主力及一二九师特务团进击长治东北之敌;以赵(承金)、谭(冠三)支队,张(贤约)支队各一部阻击东阳关以东可能来援之敌;一二九师以有力一部监视辽县,破击公路,相机规复辽县;以陈赓旅及总部特务团向白晋路敌作宽正面之进袭,以阻敌南移。 △ 电告程潜、阎锡山、卫立煌:日军视其在梁山、寿张诸役之惨败为“皇军大辱”,以少将秋山率步、炮兵三千余,配合各据点对鲁西“扫荡”。17日,杨勇团于红船口北与敌激战,歼敌过半。敌在“扫荡”中奸虏烧杀,梁山北四十余村全被烧毁,未逃亡之老人被杀死,妇女被奸后刺杀或抢走,惨不忍见。民众直接配合我军作战。 9月1日 收到徐向前报告:博山、太和国民党军秦启荣部,于上月连续袭击我四支队、三支队,使我损失奇重,并虏去我地方同志及游击队人枪,反诬我进攻,请向程潜提出抗议。 9月3日 朱、彭指示刘伯承、蔡树藩等:晋东南、冀中、冀南、五台山区均受天灾,来年春夏粮食成大问题,在不妨碍战斗情况下,应注意开荒种冬麦。建议以人工塞堤,导清漳河水,可垦荒数万田。早麦必在寒露前下种,否则不发芽。 9月7日 朱、彭命赵承金、谭冠三支队以林县、辉县、邯郸、磁县、安阳、汤阴等为长久活动区,创建根据地。背靠太行,巩固地向东发展,与杨得志部联成一片。 9月13日 朱、彭命杨得志、崔田民部向长垣、滑县相对发展,与赵、谭支队联系。补助杨部冬衣费两万元。 9月20日 在晋东南区委会上做报告,指出,抗战仍有复兴与亡国两个前途,动员一切力量准备反攻。提议晋东南区到明年9月扩大武装1万人,搞2000条枪,每天把1500份《新华日报》送入敌人之点、线;要求实行五一减租,对政权实行和平改造,在党员中消灭文盲,1/3的党员加入军队。 9月19—20日 与朱德应邀参加武乡县政府举行之士绅名流座谈会。20日上午在会上发表讲演,要士绅们看到全国进步,不要只看到晋东的紧张。指出由于敌寇逞凶,到处饿死人,倡请主持公道,加以救济,实行减租、减息。 9月21日 朱、彭命徐州至开封陇海南段、徐州至蚌阜之津浦以西各部均归彭雪枫统一指挥,并负责整理训练。 10月3日 在十八集团军干部会议上发表《国际新形势与中国抗战》的演讲。指出,在抗战基本上进入相持阶段的今日,“政局中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投降妥协。” 10月11日 八路军总部由砖壁进驻武乡县之王家峪村。 10月19日 朱、彭向各兵团首长发布关于藏存物资之训令:物资困难将日愈增加,不仅要注意使用之节约,且必须注意搜集与保存。要吸取以往敌人掠夺我辎重,焚毁我棉衣、粮食等的教训。应依靠地方党之掩护与帮助,藏存地区应有深入之民运工作。分散保存,避开大路,力求秘密。 △ 启程赴延安。 10月25日 路过晋东南沁源县,在山西三区牺盟会、决死队干部会上,作《克服目前政局主要危险,坚持华北抗战》的演讲。要点包括:一、目前政局中主要危机是投降妥协倾向,反共活动是投降妥协的准备步骤。二、中国抗战在国际新形势下,在中国决不妥协和日寇更加困难的条件下,基本上进入了相持阶段。三、目前全国人民的总任务应该是克服投降妥协的危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准备反攻。最后分析了进入新阶段的华北战争的特点以及坚持敌后抗战的策略、方针、战术等。会上和决死一纵队政委薄一波长谈如何应付阎锡山反共的问题。 11月6日 抵垣曲。向八路军总部报告在三区、五区党内外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揭露投降危险,谈如何防止和打退国民党反共活动等问题。分析说,阎军倒退活动相当严重,五区将成为摩擦点;决死队共有36个团,约四万余人,一纵队五个团基本可掌握,三纵队在万一情况下只能掌握少数,山西党应用最大力量注意决死队工作。 11月12日 抵晋城之温村,向总部建议:一二九师在四个月内在冀南扩兵6000。晋冀豫地区在六个月内扩兵1万,15个党员以上的支部,要求有1—2人去当八路,并吸引群众参加。为保证冀南银行货币在太行山区流通,总部及一二九师应即计划由路东运存粮、盐100万斤,棉花50万斤,陆续出口。织布、纺纱、肥皂、牙膏等厂应克服一切困难开工。 11月15日 向八路军总部报告:10月26日垣曲县游击队被高桂滋骑兵连俘去一些人员,夺去长短枪,请唐天际抗议,必须发还人枪。 11月18日 抵达洛阳见卫立煌。就国民党军袭击八路军驻河南确山县竹沟办事处事件,与卫商谈解决办法如下:下令停止进攻;惩办祸首和撤销确山县长;抚恤死难,恢复竹沟办事处,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11月23日 朱、彭电慰白求恩大夫家属,略谓白求恩同志在八路军中服务两年,“功绩卓著,深得全军爱慕”,他的逝世“是我国抗战之一大损失,亦世界人类解放事业之大损失也”。 11月26日 朱、彭通令各师加强情报工作,高级司令部应注意战略的侦察,各战斗部队应注意敌情上的侦察,并指出侦察之内容与手段。 11月30日 致电朱德、杨尚昆:从洛阳往陕西返延安,一路“深感物资问题之严重”,我应着重敌后经济建设,尤其军事工业之建设,万不可轻视;建议北方局、集团军政治部出版适合农村经济文化条件、工作环境之大批小丛书。 △ 致电八路军总部,提出我军应在白晋路与东阳关配合庞(炳勋)军作战的意见。 12月初 山西发生“十二月事变”④。 12月5日 在宜川会见阎锡山,向阎痛陈自相残杀对抗战之害。 12月8日 朱、彭致电傅钟、叶剑英转蒋介石:晋察冀军区杨成武支队于上月7日在涞源县上庄击毙日军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歼敌千余人,我伤亡八百。 12月10日 返回八路军总部,途经泾阳,国民党路警阻拦扣车,彭德怀将该路警押送蒋介石的天水行营,并电天水行营主任程潜、洛阳司令长官卫立煌,要求惩处。从泾阳抵西安,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同见程潜,遇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当面斥责何绍南的反共行为。 12月11日 朱、彭为张荫梧通敌及捏造中国共产党文件事致电程潜,并附证据。 12月12日 在西安对《新华日报》记者就时局问题发表谈话,斥责国民党颁发《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和《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的反动性,以及派兵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行为。声明准备必要时抽足力量,保卫边区,应付可能发生之不幸事变。 12月17—20日 从西安到洛阳,会见卫立煌,商谈解决国共摩擦问题。从垣曲渡黄河后,为防反共派之袭击,带小电台、警卫班及译电人员十余人,另寻小路赴阳城。当晚露宿,发电报调集七个旅之兵力,准备反摩擦。 12月20—22日 秘抵阳城东。为应付严重局势,布置山西军事:加强太南力量,晋东南确实掌握太行山及屯留、临汾之线以北;阳城等地坚持乡村游击,反对阎锡山之孙楚军派来的反动区、乡、村长。 12月25日 朱、彭、贺(龙)、刘(伯承)、林(伯渠)等通电全国,反对国民党枪口对内,进攻陕甘宁边区。 △ 致电八路军总部:在晋豫边组织第二纵队,陈赓为司令员,黄克诚为政委,统一各方指挥。 △ 经沁水故县,值决死三纵队主力三个团被阎锡山方面策动分裂,即令三纵队追回被裹胁之一部。 12月27日 将决死三纵队一部分裂的情况报告中共中央。 12月28日 在一二九师及三四四旅连克黎城、东阳关、涉县,取得邯长战役胜利之后,朱、彭令一二九师以有力的一部转至潞城、襄垣地区,切断白晋路,以配合南面部队聚歼上党之敌。 12月29日 毛泽东、王稼祥来电,同意彭德怀提出的对三种不同区域的工作方针,要彭去力量最薄弱之晋西南直接指挥陈士榘、张文昂部作战。 12月30日 向中共中央提出对时局之估计及对策:根据国内外情况,时局逆转甚速,投降妥协可能成为事实,我仍要坚持抗战。为巩固华北,应彻底消灭晋西反共投降势力,晋东南应消灭孙楚指挥之独八旅干部团及决死三纵队之叛军。一二〇师及一二九师一部准备随时开赴陕北。毛泽东于l940年1月11日复电说,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⑤之时。在全国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还未丧失。目前阎锡山是大资产阶级中最反动的部分,我们要以贺、关力量首先夺取晋西北,要巩固晋东南,打开一条通往洛阳的路,然后向吕梁山攻击。如此时阎锡山愿意讲和,则让他占领吕梁山大部,我只占一小部及一条交通线就此罢手,否则战事难免扩大。 ① 傅钟,时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主任。 ② 张荫梧,时任河北民军总指挥。 ③ 朱怀冰,时任国民党军九十七军军长,驻冀南。 ④ 1939年12月1日,阎锡山以六个纵队进攻决死队第二纵队及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决死二纵队被迫自卫反击,阎锡山当即宣布二纵队为叛军,蒋介石也立即同意阎锡山提出的“分汾东、汾西,借剿叛军名义北上,肃清共党势力”的方案。继之,孙楚部配合国民党中央军向决死一纵队、三纵队进攻,摧毁抗日政权,杀害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是为阎锡山发动的山西十二月反共事变,亦即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开端。 ⑤ 阎锡山曾暗示部下:“天要下雨了,要赶快备雨伞,一落人后,就要吃大亏。”意思是国民党政府快要大举反共和对日妥协了,山西要赶快做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准备。 |
|
彭德怀年谱/王焰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