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草创东满铁路局
郭洪涛著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组织部长林枫到梅河口,分配我们这批干部的工作,让我担任东满铁路管理局局长。我对铁路一窍不通,开始有些犹豫,转而又想,党员要服从组织决定,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并决心尽快熟悉铁路业务。从此,我与运输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在交通运输领域工作。
  除了东满铁路局,当时还成立了北满铁路管理局(该局只有局长陈大凡和干部牛渚两人)、西满铁路管理局(局长马钧),分别管理从伪满手中接收的东北铁路。那时的东北铁路是个破烂摊子,运输已经瘫痪。线路约有3700多公里被拆毁,1000多个涵洞被毁坏,通信、给水、站台、机车、车辆等设备严重损坏,恢复铁路运输难度相当大。
  1945年末,东满铁路管理局在梅河口成立。副局长是孙鲁光。不久,何长工同志带领“抗大”学员到来,听说学员中有搞过铁路工作的,我要了几位,陆续配齐十几个人。其中有运输处长耿一凡,工务处长李泮明,工程处长武可久、副处长于磊,经理处长赵品山、副处长石林,电务处长赖萍,秘书长刘英才,秘书科长王维恭,党委组织部长宁友玉、科长范辉,工会主任孙光。成立了护路军,护路司令万毅,我兼任政委,副司令何德全,政治部主任王群。
  东满铁路管理局的管辖范围,包括吉林至三棵树,吉林、梅河口至沈阳,吉林至图们、牡丹江,梅河口至四平、长春,梅河口至通化、辑安、临江。路局机关设在梅河口车站的七八间平房里,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做宿舍。后来,国民党军队进攻沈阳,东北局和人民自治军总后勤部撤到梅河口。总后勤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贺诚、政委杨至诚都住到铁路局,同我们合署办公。因为当时铁路全部是军运,经商定东满铁路局归总后勤部领导。
  为着加强管理,东满铁路局还向通化、敦化、图们派出了办事机构,分别由李泮明、蔡明远、康礼(即金玉成)主持各办事处的工作。
  东满铁路局从成立到1946年4月北撤,时间不长,工作非常紧张。既要支援前线战斗,运送弹药及其它军需物资,又要把沈阳、四平一带几个日本军火、军械仓库的武器弹药往后方紧急疏运,而当时铁路运输瘫痪,恢复运输困难很大:一是线路设备破坏严重,机车没有一台完好的,燃料、配备器材奇缺;二是掌握管理技术工作的日籍人员退出了铁路工作,留下来的我国职工技术水平低,而我们的领导干部又多数是外行;三是群众基础差,东北人民长期受日本和伪满宣传的影响,加上国民党造谣,对我们党很不了解,工作很不容易开展。面对重重困难,我们下定决心,既然接管了铁路,就一定要管好它。
  当时,恢复运输最难的是机车。原有的好机车都在解放之初被苏军当胜利品开走了,剩下全是损坏严重的“死机车”。我们发动机务段的工人群众想办法,提建议,千方百计修复“死机车”。梅河口机务段老工人陈志久奋勇当先,东拼西凑零件,修好了一台。这是东满铁路局组建后的第一台机车,大家非常高兴。以后又陆续修好了几台。我们还先后派张铁峥、于磊两同志同旧吉林铁路局联系,该局局长接受了我们的领导,送给我们几台机车,这样才有了八九台机车。
  针对铁路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我们首先抓领导干部的业务学习,组织能者为师,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主要是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向工人和留用职员学习。尽管没有正规的培训,但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提高还是比较快的。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留用职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业务专长,本着用其所长的原则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团结了一批留用人员。经过教育,他们多数人工作很认真负责。如原伪满梅河口铁路监理所主任韩凤超,在运输最紧张繁忙时一直坚守岗位,坚持现场指挥。我们还通过韩做留用人员的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于铁路接管的时间很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骨干队伍。反动分子利用我军撤出沈阳这件事蛊惑人心,群众对我们有疑虑,抱观望态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抓紧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挨门串户访问,帮助工人群众了解共产党的主张,树立主人翁思想,加上干部的苦干精神和朴实作风,很快就赢得广大职工的支持。经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支工人阶级骨干队伍。如前面提到的机修工人陈志久和司机徐振海等,便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徐也是我们在梅河口发展的第一个党员。工务段的老师傅王焕有,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带领工务队抢修线路,事迹感人。在东满铁路局恢复运输和军运中,工人骨干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6年4月,苏军撤出长春、吉林后,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吉林,东满铁路局奉命接管这一地区的铁路。为了搞好接管和完成运输任务,局机关一分为三:我率领机关部分人员随同总后勤部进驻长春;孙鲁光同志带领部分人员接管吉林伪满铁路,耿一凡同志则留在梅河口搞军运。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