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七、组建吉林铁路局全力配合解放全东北 |
郭洪涛著 |
|
|
1947年末以后,形势急转直下。我军三次南下松花江,消灭了敌新一军、新六军部分主力,获得重大胜利。这次冬季攻势,收复了四平、吉林等市,主力部队消灭义县之敌后,就展开辽沈决战,留下少数部队围攻长春。东北局指示铁路总局要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保证东北野战军的集结和军需运输。为此,要抢修松花江以南的各条铁路,修路任务十分繁重,为加强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铁路总局决定撤销牡丹江铁路局,新组建吉林铁路局,派我兼局长,副局长孙鲁光、严子涛。 1948年4、5月间,我到吉林接管铁路,组建新的铁路局。部门负责人有工程处长于磊,财务处长朱成烈,运输处长耿一凡,人事处长蔡明远,总务处长董岐,政治部主任孙光,组织部长吴冶山,工会主任范辉等。 吉林铁路局成立后,首先是集中人力物力抢修线路,保证按时完工。工程处长于磊刚负责修好松花江大桥工程,即调来修吉(林)长(春)线,其中主要工程是一个隧道和饮马河大桥。李泮明、韩凤超负责抢修通化一带铁路。另还派人抢修吉(林)沈(阳)线和其它线路。那时,各项工程的材料供应不上,特别是枕木的缺口更大,有些区段地质不好,线路需要架设在枕木垛上。加上技术力量薄弱,后勤供给特别是粮食保证不了,困难很大。路局领导深入现场指挥,给修路第一线做后勤保障,调运枕木、钢轨,检查落实粮、煤等生活供给,调集全局技术人员到工地解决技术难题,做到要人给人,要物有物,保证了按时完成抢修任务。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主动精神,不怕苦,不怕死,不分昼夜拼命干,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前述的韩凤超同志(留用的伪满铁路职员)就是在抢修通化铁路时积劳成疾,不幸染上风湿性心脏病去世的。铁路按时修通,对前线是有力的支援。吉长线上饮马河桥修复后,列车通过大桥把军需弹药不断地运到围攻长春的前线,没几天就解放了长春,路局随即派耿一凡同志到长春组建长春分局,任分局长兼工委书记。 此后铁路总局为加强线路的抢修,成立了铁道纵队,即铁道工程兵前身。由黄逸峰同志任司令,何伟同志任政委,政治部主任李尔重,第一支队长于磊,第二支队长刘震寰,第三支队长彭敏。 我军攻占义县后,朱瑞同志到吉林时对我说,他要去义县接收缴获敌人的大炮、弹药。当时只有军运列车,吉林没有车开到义县,我找了一辆轨道车专程送他。记得行前我请他吃西餐饯行。朱瑞同志不幸在义县中雷牺牲,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纪念他。 东北铁路所以能把大批部队和大量军火及时、迅速、安全地运到目的地,主要依靠两点:一是组织干部学习中长铁路的苏联管理经验,借鉴他们的规章制度,组织我们的军运和施工,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广大铁路职工的革命精神,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民主改革,打击一小撮反动分子,团结大多数群众,同时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记得吉林铁路局有位司机标兵叫王祥,我们号召全局职工向他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了很好作用。 广大铁路职工支援解放东北的积极性很高,为保证军运畅通无阻,不惜流血牺牲。梅河口至四平段是敌机重点轰炸扫射区,每天骚扰多达70余架次。只要线路被炸,我们铁路职工就不顾敌机的袭击冲到现场,冒着硝烟抬钢轨、扛枕木、挑石子、填弹坑,抢修线路。 东北解放战争中,吉林铁路局运送了我军10多万部队和大批军火及军需物资,有力地支援我军的战斗,为解放东北尽了自己的责任。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我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欣喜。心想,刚解放的北平百废待兴,急需干部,若能到那里去开辟新的工作,该多有意义呀!不久,陈云同志由哈尔滨南下,途经吉林时,我去看望他,顺便向他提出,关内需要铁路干部,希望调我到关内工作。陈云同志表示同意,但说要请示中央决定。几天后,东北局通知我到沈阳,随即介绍我到北平工作,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