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的成立 |
郭洪涛著 |
|
|
1982年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张劲夫同志和袁宝华同志到会讲了话,李清、聂春荣等同志及企业管理、食品工业、包装技术协会和新闻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在会上,我除报告了协会的筹备工作外,还作了题为《我国交通运输现状与近期发展的展望》的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章程》;选举我为协会会长,叶林、赵文普、钱永昌、岳志坚同志为副会长,特聘马洪、梅行两同志为顾问,并选举了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通过的协会章程规定:协会是组织交通运输的理论研究和交流、推广实践经验的群众团体。协会遵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总方针,组织运输行业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有关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和合理利用,提高整个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以适应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求,并为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对协会的主要活动,会员及会员的权利、义务,协会的组织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协会的关系,以及协会的经费等,在章程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我在题为《我国交通运输现状与近期发展的展望》的讲话中,讲述了近几年交通运输部门抓的几项重大工作;水陆综合运输网初步形成的状况;分析了当时交通运输上三个突出薄弱环节(即煤炭运输能力、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客运能力严重不足)及其形成的原因;着重提出了治本、治标的措施。治本的措施有八项:一是加快铁路主要运煤干线的技术改造和新线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远洋、沿海和长江运输;三是开发建设西南交通通道;四是整治京杭大运河;五是铁路运输要向重载方向发展;六是汽车运输要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七是提高洗煤、选矿比例,减少无效运输;八是发挥民航优势,挖掘空运潜力。治标的办法提了六项:一是积极组织货物分流;二是扩大旅客列车编组,挖掘客运潜力;三是积极推广水上过驳作业;四是增加装卸船舶的作业舱口数;五是积极开展铁路、公路、水路和民用航空的联运;六是大力抓好集装化运输与散装化运输。这篇讲话在198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 1982年6月3日,国家经委印发了协会成立大会有关文件,包括协会章程,协会成员名单和我的报告,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交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大力支持协会开展工作。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