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下一记录]

《陕北秧歌实录》 陕北秧歌艺术综述


  陕北秧歌艺术是广泛流传在以绥德为轴心的陕北丘陵山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几乎遍及每个山村角落,每遇农历春节,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溶人秧歌活动,闹它个欢天喜地,故民间又习惯地俗称“闹秧歌”、“闹红火”、“闹社火”。因此,这种陕北秧歌艺术形式也就逐渐深入人心,成为陕北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享受。
  陕北秧歌艺术是集歌、舞、戏、乐、诗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一种以综合舞队的形式出现,以包括乡村春节整个文艺活动的方式组成,以祭天、祭地、祭祖;娱人、娱神、自娱为目的,利用舞蹈为载体把一切艺术形式吸收于舞蹈中,按照春节时令和约定俗成的节日、祭日、庆典等程式,严格的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根据程序进行表演。一般日程为:腊月24日组织开始,传统习俗是组织者均为庙会会首组成,以村为单位,小一点的村子可以几个村为一单元组成,统一在会首的指挥安排下实施。首先会首指派“伞头”,伞头则是整个秧歌舞队的统领,在他的带领下组织角色、排练、演出。秧歌舞队必须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有序地进行,活动方式传统习惯一般为“谒庙秧歌、拜年秧歌、彩门秧歌、踩场秧歌,闹灯秧歌、九曲秧歌”等。活动结束日为正月23日,也可延时至2月2日。当龙抬头时,秧歌活动必须结束。
  陕北秧歌艺术在陕北有两层意思。其一指陕北流传的一切舞蹈形式的总称;其二又指综合舞队一齐在广场表演大场扭秧歌的舞蹈表演。按照国家对一切民间舞蹈的搜集整理编写规范,统称民间舞蹈。这次我们编辑《陕北秧歌实录》,以此命名,意在保持原有民间方式、民间习惯、民间俗称,用传统总称的方式成卷命名,我们觉得更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其个性。给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更有其科学性和历史性。
  榆林是陕北秧歌艺术诞生、繁衍的发祥地中心区,根据我们21年的6次普查、收集、整理、编写过程中发现,这个区域在历史上流传的各种民间舞蹈形式最多,最丰富,最正统。查清在明末清初有舞蹈形式约173种,建国后,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造成,100多种已在民间失传,现只有不到60种还在流传沿革,这次收入卷中的11种形式,都是其精华部分,如“大秧歌”、“踢场子”、“霸王鞭”、“跑毛驴”、“太平车”、“腰鼓”、“三山刀”等。再如“龙”、“狮”、“花灯”及“歌舞戏”,我们将不断整理撰写编辑后再成卷集。
  关于陕北秧歌艺术的历史沿革,根据史料记载和文物出土的实物例证可以说,宋金时期这里已经流传民间秧歌。从舞队的组成方式、表演形式、角色构成、服饰道具等方面看,传统陕北秧歌艺术,保持了宋代社火舞队的形式和特征。历史上陕北秧歌艺术又有三次重大改革和发展期。即:其一是1942年新秧歌运动改造期;其二是建国初期的秧歌改革运动提高期;其三为改革开放以来秧歌艺术的发展期。这三次秧歌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更加促进和提高了陕北秧歌艺术的水平,使它更加成为与广大群众生活、生产必不可分的精神食粮。
  这本《陕北秧歌实录》这次编写收录的部分舞蹈形式均采用以绥德秧歌中舞蹈形式为主,把陕北各地同类形式的精华舞蹈语汇全部纳人进去,这样使其每一种形式更丰富,更完整,更全面,更有史料价值。编写方法均按照国家题例进行。
  有关本书技术部分的说明和艺术特色、风格特点,历史沿革、音乐伴奏、表演程式等,均在每个舞种的编写中可以看到,这里不再详述。
  孟海平:艺名海海,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陕西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群文协会会员;中国民族音乐家学会理事;榆林市艺术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出 处:陕北秧歌实录/海海著.—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2006重印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