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秧歌实录》陕北腰鼓 (一)概述


  陕北“腰鼓”广泛流传于陕北的榆林、延安各县及乡镇村落,是当地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由于它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和欢迎。
  陕北腰鼓明代前俗称“打花鼓”,后来因表演中“鼓子手”的鼓均挂在腰间,故逐渐改称为“腰鼓”。民国三十六年陕北大旱,为祈雨,横山县殿市乡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腰鼓队在“庆丰寺”求神三天,鼓手击鼓狂舞三日,通宵达旦,终于迎来甘露,老百姓取名称这二百名小伙子组成的腰鼓队为“槐远神龙腰鼓队”,久而久之,便有了“陕北腰鼓”之称。
  腰鼓逢年必闹,遇节必舞。它的竞技性很强,每到“开鼓”时节,各乡鼓手们总要精挑细练,认真准备一番,一旦跃上场子,比不出个高低好坏决不下场。在腰鼓盛行的一些乡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只要你是一个男子汉,必须会打腰鼓,若不会打,有好多民俗议事活动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这种规矩一直保持到建国前。
  传统腰鼓的演出一般采用严格的舞队方式出现,角色配备、人数多少、排列次序、动作运用、场图变化、服饰道具均按约定的进行,不能轻易改动。一切表演中的事宜均由伞头掌握。舞队一般为:伞头一名;鼓子手八至十二名;拉花女八至十二名;丑角若干名。表演程式为舞——唱——舞三段。不论谒庙、沿门儿、搭彩门、舞大场均遵循此套路。新腰鼓改变了过去的一些方式,去掉了丑角杂色,在伞头的指挥下,鼓队合着统一的节奏,走着变化有序的阵图,跳着整齐划一的动作,敲响振奋人心的鼓点,以庄重雄浑、刚健、英武的艺术风格感染观众。
  陕北腰鼓分文、武两种。“文腰鼓”俗称“老人腰鼓”,一般均由老年人和小孩子组成,多为三个老人配一个小孩,意思是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在表演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可谓陕北“文腰鼓”一绝。这种形式在动作表演中又称“下三路”,即“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舞动时均须在“同一节奏”中连续完成。整个表演给人一种稳沉平缓,风趣诙谐的美感。“武腰鼓”俗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由于均由小伙子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速多变,舞姿强健有力,不论是转跳跨蹦,还是踢蹲跪翻,总是在“快而不断、狂而不乱”的套路中进行,艺人将腰鼓动作技法归纳为“转身击鼓踢腿打,跑跳腾空接跪打,*(左?右敝的左部)蹦有力跨步打,翻个筋斗蹲步打”。
  陕北腰鼓在传统表演形式上有以下四种:
  1.小场腰鼓。这种形式主要由一名鼓子手和一名拉花女表演,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这种形式很流行,常常表现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节目,如《送郎参军》、《还家门儿》等,后来逐渐失传。
  2.四人腰鼓。这种形式目前在一些边远山区仍然流传。所谓四人腰鼓并非是四个人表演,而是八人表演,每一个鼓手均配一名“拉花女”,属纯情绪的小场子舞蹈。
  3.老腰鼓。常见的传统群舞形式,以舞队的方式进行,包括伞头一名,鼓子手八名,拉花女八名,丑角杂色若干名。表演程式为先表演“路鼓”,其次是伞头唱拜年歌,最后接“跑场鼓”。
  4.新腰鼓。全由鼓子手表演的集体大场腰鼓,这种形式是1942年后才兴起的。参加人数不固定,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一二百人,近年来还组织过千人腰鼓队,规模浩大,尤为壮观。
  关于陕北腰鼓的成因和历史沿革,民间有以下几种传说:
  1.有了长城就有了腰鼓。腰鼓原是秦代驻守边疆的戍边军卒携带的一种报警战鼓。2.原始腰鼓是旧时牧羊人用树根挖成筒状,把死去的羊羔皮绷在木筒两头而成。它既可装干粮,又可做向羊群发号令的工具。3.腰鼓原是祈雨求神活动中使用的鼓子,后演变成娱乐用的腰鼓。4.听老艺人们传说:“腰鼓是古时南蛮人传入此地,先传入横山这一带,后来才逐步扩大的。”
  根据我们在榆林地区十二个县的调查,横山县从地理上看是全区腰鼓舞流传的中心地带而后辐射各县;从技艺上看,陕北腰鼓技艺娴熟,动作套路规范,阵图跑场讲究;从普及面上看,陕北腰鼓基本上遍及榆林市各县每一个自然村,至今还没发现那个村不打腰鼓。陕北腰鼓在建国后,屡在全国和省级的民间文艺汇演中获奖,更使其名声大振,活动也开展得更加红火。
  出 处:陕北秧歌实录/海海著.—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2006重印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