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 第二章 关中皮影戏的声腔种类与流布 第五节 灯盏头碗碗腔






  一、概述
  灯盏头碗碗腔又名“西府碗碗腔”、“灯盏头腔”、“灯盏子”、“碗碗腔”、“千阳碗”,因用小铁棒敲击灯盏头而得名。由此可知,“灯盏头”原是生活用品而非乐器,是皮影戏演出时借用而来,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该影戏声腔富有特征性的主要乐器;也可推知该声腔最早产生于民间的情形。虽然其名中也有“碗碗腔”字眼,但与东府的碗碗腔有别。
  据现年77岁、兼唱灯盏头碗碗腔的千阳县南寨镇小寨村的老皮影艺人李贵杰介绍:“灯盏头”,原本是关中西府老百姓家中或庙院里用来点油灯的器灯碗,用生铁铸成,敲上去声音(音质)不好,后来成了乐器,制作上就有讲究啦,要在铸造时加入些铜才好,声音(音质)会变得“灵、脆”,同时还要将该灯盏头的底部由日常家用的平底变成突出些的凸凸形,这样放到地面或物体上再敲出的音就不会太闷了,才好听。灯盏头的形状是上大下小的碗碗形,规格尺寸有大有小,无统一标准,但也不能太大了,太大的话敲出来的声音也大,会把演唱念白的声音压住,一般常见的尺寸为上直径8.5厘米,下直径5.5厘米,高3.5厘米。用来敲击灯盏头的小铁棒棒最好也用生铁铸成,但不用加铜,长约11厘米,直径8—10毫米。“灯盏头”敲出来的声音比东府老腔和碗碗腔乐器中的铜碗碗要低些,也容易唱些。
  灯盏头碗碗腔约在二三百年前产生于关中西府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齐家背后村,流布于周边地区的宝鸡、陇县、千阳、凤翔及甘肃省灵台、平凉一带,因风格独特,为群众喜爱而成为当地影戏声腔。灯盏头碗碗腔专演皮影戏,自清末以来逐渐兴盛,它的鼎盛时期大约在1934年前后,当时县内有皮影班社20多个,班社多以箱主姓氏冠名,艺人多为世传。像齐宝魁班、沙奴娃班、姚志一班、张同闪班等。1958年,千阳、陇县合并,陇县人民剧团排演了大戏《金琬钗》,第一次将这一独特剧种搬上舞台,后参加了上级文艺调演。1959年甘肃省灵台县成立了灯盏头碗碗腔剧团,以大戏形式演出,参加了甘肃省文艺调演,坚持数年,“文革”开始后停演。1978年,千阳县文化馆组织了业余灯盏头碗碗腔演出队,并将创编剧目《审坛子》搬上了舞台。1992年,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在宝鸡市举行,选调灯盏头碗碗腔参加大会演出,演出获得了与会代表和观众的好评。2003年,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该影戏声腔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通过走访艺人整理出文字资料一套,举办培训班,成立演出队,排演了本戏《富贵图》、《遇良桥》和几出折子戏,利用农闲季节演出,广受好评。同年9月参加了宝鸡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荣获宝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和演出二等奖。然而,由于资金匮乏,设施简陋,一些特色乐器无法添置,演职人员基础薄弱,难以表达该影戏声腔的艺术精髓,加之排练剧目较少,该声腔的巩固和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二、音乐唱腔
  灯盏头碗碗腔是民间艺人采当地民歌小调、西府曲子、关中道情、方言小戏之长,与本地皮影乱弹合并而成的独有影戏声腔,因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灯盏头碗碗腔属板腔体音乐,其基本特点是清越幽雅、细婉柔润,花(欢)音轻松欢快、喜悦、流畅,苦音则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其唱腔多用喉及上腭发音,偶以鼻音扬至高八度拖唱尾,使唱腔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叫板及拖腔中多用助词和衬字。如苦音“啊”、“哎”,花(欢)音则用“安”、“咦”较多。
  灯盏头碗碗腔音乐的调式除滚板外。花(欢)音多为1、3、5、6(哆、咪、嗦、啦)几个音组成,苦音则多由1、2、4、5(哆、来、发、嗦)几个音组成,定调bB。
  灯盏头碗碗腔的板式有5类,分别为:慢板、二六板、带板、尖板和滚板。1.慢板:又叫大板,为“一板三眼”的结构,4/4节拍,但唱起来偶有碰板开腔的唱法,唱句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女声有时用彩腔,在演唱中慢板只有一句,二句即转入二六板或其他板式。2.二六板:为“一板一眼”,2/4节拍,连环板和灯盏头由一人掌握,每拍要击一次,因此,演唱时给人以“有板无眼”的感觉,其实眼已在其中,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分上下句,眼起板落即“躲梆子”,有个别唱句亦用“碰板”唱。二六板是唱腔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板式。3.带板:有慢带板、紧带板、飞板之分。慢带板是一种散板形式,唱奏均自由,一般只唱一句即转入其他板式。紧带板为“有板无眼”1/4节拍,有严格的节奏,唱腔平直无拖腔;飞板为1/8节拍,“有板无限”,速度比紧带板快一倍,有严格的节奏。4.尖板:又称“垫板”、“黄板”,是种“无板无眼”的散板形式。唱奏均自由,只唱一句即转入其他板式,只有起板过门,无唱间过门,作唱段引子居多。5.滚板:是一种“有板无眼”的散板形式,唱句字数自由,只有苦音,无欢音,唱起来如泣如诉,常用于极度哀伤悲痛之时,可单独应用,通常滚板唱完后即转入二六板唱腔。
  除上述板式外,常用弦乐曲牌有:开戏前用的开板,剧中对白用的【黑摸】、【黑揣】等,其唢呐曲牌、武场锣鼓点与秦腔基本相同,如【流水空场】、【朝天子】、【柳生芽】、【大登殿】、【十三饺子】等。
  灯盏头碗碗腔的各种板式,除“滚板”无欢音外,其他均有欢、苦音之分,都是以处于核心地位的“5”(嗦)为各调式主音,即“徵调式”,它的三度音义近于“b7”,因而又近似于“燕乐调式”。声腔虽有“徵调式”,但某些齐板过门或欢音唱句却以“1”(哆)为主音,属于“宫调式”,这种宫、徵交替的调式增加了灯盏头碗碗腔的声腔色彩,不至于流于单调。
  灯盏头碗碗腔使用的乐器同其他剧种一样有文武场面之分,文场面乐器包括木板胡、竹笛、月琴、二胡、唢呐、竹笛、马号等,武场面乐器有灯盏头,连环拿手戏(又称“莲花落板板”)、平鼓、铙钹、手锣、勾锣等。灯盏头和连环板掌握节拍,演奏时灯盏头、竹笛的清亮,连环板的清脆,月琴的浑厚,二胡的缠绵,互相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清越优雅、柔润的美感。
  灯盏头皮影戏的特色乐器有:1.灯盏头碗碗:灯盏头,即古时生铁铸成的高脚菜油灯碗。制作时,需经火烧、锻铸后浸入食醋中淬火,敲时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2.连环板:又称“莲花落板板”,作用与形制类似于秦腔打击乐中的“牙子”,比“牙子”短而厚,长10厘米、厚4厘米,用枣木制成并用牛筋连缀。3.月琴:共鸣箱用桐木制成八角形,琴杆用枣木制成,牛筋作弦,无品位,用拨片拨弦演奏。
  灯盏头碗碗腔唱腔谱例①:
  三、常演剧目②
  据艺人讲,灯盏头碗碗腔演出剧目约100多本,常演剧目有《万福莲》、《女巡按》、《双宫四亲》、《剪红灯》、《金琬钗》、《玉山聚义》、《宝莲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月礼吃面》、《哪吒闹海》、《状元祭塔》等,其剧目结构奇巧,情节复杂,故事曲折,唱词富有诗意,雅俗共赏,最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代表剧目介绍:
  《火焰山》:别名《孙猴盗扇》、《三盗芭蕉扇》。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大火挡道。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扇风,铁扇公主与悟空有前仇,不予借。悟空变作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盗来扇子,扑灭火焰山大火,师徒顺利通过。
  《紫霞宫》:李芳桂著,碗碗腔传统剧目,为“李十三”“十大本”之一。明武宗时,山西谷梁栋赴京应试,名列金榜。其继母前房子吕子唤、女儿吕花瓣与谷妻吴晚霞有隙,二人定计勒死晚霞。晚霞蒙土地救活,重返阳间,又遇绿林英雄花文豹解救。安置深山紫霞宫中。后赴山西大同告下御状,冤案始明,与谷梁栋团圆。
  《白兔记》:别名《玉龙祚》、《刘智远拆书》。刘智远未得志时,于药王庙偷鸡,遇李修元,李以女妻之。李夫妇死,三娘兄洪义嫂妒刘,欲害之。刘往邠州投军,兄嫂逼三娘改嫁,三娘不从,嫂夺其子咬脐郎投入河中,为窦老所救,送至邠州。刘以军功升节度使,咬脐郎长大,出猎遇三娘于井台,代母寄书。刘得知为己妻,易服回家相会,擒李洪义夫妇,一家团圆。
  《剪红灯》:唐王命吴文正征西,日久未归,其妻杨玉英剪灯去卖,文正观灯相遇。此剧系皮影戏传统剧目。1960年,陇县人民剧团首次将该剧搬上戏剧舞台,并参加宝鸡市新剧种选调演出。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别名《乱点鸳鸯谱》、《鸳鸯恨》、《乔公断》。刘炳义有妻谭氏,生子刘璞,聘孙氏珠姨为妻,未娶。女儿刘惠娘,受裴家聘,也未过门。孙家女珠姨之弟名玉郎,聘徐家女,也未过门。刘璞婚前有病不起,孙家以子玉郎化妆代顶花烛,夜与刘惠娘盟白头。事被裴家闻知,告于太守乔木。乔太守以孙玉郎刘惠娘盟约,不再判离;孙玉郎既占裴生未婚之妻,即以其未婚妻徐女陪嫁裴生;刘璞与孙珠姨仍就婚配。
  《地风剑》:别名《黑水国》。明世宗时,黑水国王薛丹造反,杨风墀为帅征讨。柏达借机奏本,抄杀杨家满门。凤墀之女玉环逃出,遇吕秀、巧莲相救,至白云庵寄居。樵夫李忠深山打柴,得揭帝神所赠地风剑,与吕秀同至边庭,战胜薛丹。回朝后,杨凤墀奏明原委,世宗大怒,将柏达处斩,吕秀、李忠受封,并与杨玉环、吕巧莲各自婚配。
  《劈桃山》:别名《劈桃山救母》。灌州杨天佑,系碧云宫黄衣金童转生,三仙女思念金童,私下凡与之婚配。妖狐孙七姐争婚不遂,约牛魔王等逼之,被三仙女战败。七姐奏与玉帝,帝大怒,令张四姐下凡,收其法宝,擒拿三仙女压于桃山,并火化杨家庄。杨天佑被火烧坏双目,至白马寺安身。18年后,三仙女之子杨宝林成人,得李老君传授武艺,并赐宝物兵器,刀劈桃山,救出母亲及妹妹,同到白马寺与杨天佑相会,并返天界复位。
  《张连卖布》:张岐山家贫不务正业,其妻耿氏纺线,交张携带出售。张因懒而误赶集,又用钱赌博,输光空手而回。耿氏向其要钱,张撒谎,语言支吾。耿氏怒,罚其下跪顶打。
  [注释] ①鱼讯主编:《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195—196页。
  ②鱼讯主编:《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第129—131页。
  出 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