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关中秧歌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关中秧歌戏形成于何时,历史上并无记载,但从渭南一带的秧歌老艺人口传和一些史料中可知,作为舞台演出的秧歌兴盛于清道光、光绪年间,应该是无疑的。
  韩城刘锦轩(1881—1928)留有《韩城秧歌简史》的遗稿(见韩城市文化体育局编印的《刘锦轩诗文钩沉》,徐谦夫、刘维雅主编),其中记载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韩城知县吉冠英为钦差张启华举办秧歌会演的盛况。时,韩城秧歌“八大名旦”、“名丑十二家”均参加了演出,演了十天十夜,演出节目一百多个。刘自幼学艺,喜爱秧歌,是受其祖父刘百顺、父亲刘成禄的影响。刘百顺道光五年(1825)拜姚庄刘俊山(艺名“盖秦川”)为师习秧歌,演红了八百里秦川。而刘成禄则是“名丑十二家”之首的“红破天”,参加了光绪二十五年的这次会演。
  清道光、光绪年间以后,秧歌在关中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韩城、渭南最为突出,不断涌现出一代一代的秧歌戏艺人。韩城老艺人卫百福在1962年说,据长辈回忆,百余年前薛庄的二旺、西庄的茂娃耍秧歌曾红极一时,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自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韩城秧歌的鼎盛时期。由于秧歌演得很红,群众给老艺人都起了形象生动的艺名。有一首顺口溜说:“‘一盆血’,‘盆半血’,‘人参苗子’‘云遮月’,还有一个‘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出来美死人。……”
  关中秧歌戏,一般都无职业班社。艺人皆为农忙时务农,闲时从艺。每逢新春正月,是唱秧歌的“红季”。有的村与村之间,高筑赛台,以此比高低,有时这种活动竟达月余。
  关中秧歌戏在表演上特色显著,它以唱为主,说、表、舞兼而有之。其角色行当大都为一丑一旦,多人演出时增加老旦、老生、彩旦,有些地区还出现丑婆、须生等。关中秧歌戏中的旦角,除西府由小姑娘扮演外,一直都由男子装扮。化妆、服饰、道具也极为简单、朴素。一般丑角脸部画两个白眼窝或豆腐块(即白鼻梁),身着黑褂或便装,腰系白裙、头戴草帽圈或转转帽①,手持扇子或旱烟袋。旦角包头,身着红袄,腰系彩裙,手持花扇或手帕。西府秧歌戏略有不同的是丑角头勒白毛巾,旦角头戴“额子”。
  在整个表演上,韩城秧歌戏遵循着开场——正剧——退场的程式。开场时,先由丑角上场拜场,唱〔四六曲〕,说表,来一段诙谐幽默的“表段子”(说唱〔四六带把〕,邀包头出场,包头上唱〔开门调〕亮相。此时正剧开始,最后以〔四六曲〕退场。
  谓华秧歌的表演程式首先由秧歌队绕场起舞,当锣停舞止时,秧歌戏才开场。正戏开场,由一人或数人进场唱一段〔四六曲〕(也叫月分曲、开场戏或梢戏),如《五点红》、《十字歌》等。有时〔四六曲〕后还加一段丑角白话(即“数板”)。然后,戏才开始,戏完又以〔四六曲〕作结。西府秧歌也与些类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为继承、发展秧歌戏,50年代始,关中各地发掘整理了秧歌戏传统剧目,同时并创作上演了一批新剧目,如韩城市人民剧团曾先后排演了《水库看女》、《寸草心》、《木匠接亲》等现代戏,尤其注重音乐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改变了传统秧歌戏只用武场伴奏不用文场伴奏的缺限,使秧歌戏以其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今戏剧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更加灿烂的青春。
  ①转转帽:秧歌戏丑角戴的一种帽子,亦称簪簪帽。形如瓜皮帽,有帽圈,无帽顶。戴于额头部位,额前帽部置一盘曲体藤条(或竹皮)圈,摆头可将藤圈甩出一米多长;静立,藤圈即可收回。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