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迷胡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迷胡,也称曲子戏,自作为剧种形成后,在20世纪40年代乃到今天,有很大一部分人也曾用“眉户”二字来命名,其主要依据是迷胡主要流行于眉县、户县,故称眉户。称其为“迷胡”,是因唱腔委婉、缠绵迷人而得名。
  迷胡音乐,属于清曲。清曲,又名“时令小曲”、“素歌”等。从〔平调〕,〔越调〕、〔背工〕、〔凄凉调〕词牌以及〔闹五更〕、〔罗江怨〕、〔哭皇天〕、〔银纽丝〕、〔边关调〕等曲牌名称、结构可证,其音乐多属明清时期流行的小曲(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清刘廷玑《在园杂志》等书记载)。另一部分曲调则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
  迷胡,作为一个曲种(说唱艺术)有其相当长的历史,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具体形成于何时,不曾见历史记载。但从它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作为剧种的形式,约在清代中叶前后。
  据部分迷胡老艺人讲,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迷胡由坐摊清唱发展为高台演唱的舞台戏。最初多与秦腔同台演出,名曰:风搅雪”。当时的班社有华阴、华县一带的杨运子班,其艺人有任占魁(花旦)、张屯子(艺名黑牡丹)等。后有党回儿班,艺人有景瑞亭、陈吉元(艺名油糕旦),张捆柱(艺名瞪眼丑),高启善(艺名高桥娃)、李妙义、宁思合等。他们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常到商洛、西安等地演出(见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眉户调查资料》)。
  光绪十二年(1886),渭河以北出现了杨四的迷胡班,巡回于大荔、富平、耀县等地演出,风行一时。最初演出的剧目以两小、三小戏为主,如《张连卖布》、《老少换》、《石榴娃烧火》等,后来逐步发展演出《蝴蝶杯》、《八件衣》等大型剧目。伴奏乐器也由琵琶改为三弦和板胡,并增加了梆子击节。
  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1821—1921),为迷胡发展的鼎盛时期,仅凤翔出现的曲子班就有二十二个,有沙凹班、西白村班、白家凹班,陈村班、柳林班、董家河班、老女沟班、城内的北街班、仓巷班等。其中柳林班人数最多,达三十余人。这时东府迷胡班也有二十多家,有华阴县的邢建堂班、竹峪口班、土落房班、西阳村班、东棚班、赵平村班、华县的老观台班、北沙村班、南沙村班、田家班及韩城的刘清心班等。艺人有凤翔县的黄北梅、郑筱斋、郑子良、郑文显、芦炳彦、雷锋、雷勇、杜贵、刘作栋,富平县的印福,山阳县的杨老四,华阴县的宁宁娃(旦)、赵长河(生)、杨保(青衣)、川喜、双喜(生)、小德娃、先生旦(小生兼青衣)、卜山、丑娃(花旦)、平安、科举(老旦),华县的杨杰、李应斌(旦)、张志忠、吴思谦(生)、安世杰(须生)、文琪、振国等。他们之中不少人对迷胡的唱腔作出过创造性的发展。黄北梅新创了〔山歌调〕、〔南老婆调〕、〔大实话〕等曲,邢建堂新创了〔倒口板〕、〔过街哨〕、〔葬花调〕、〔螃蟹调〕等曲,一时形成了以时曲新调为主结合旧调的迷胡唱腔体系,号称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光绪年间,富平王敬一收编的《羽衣新谱》共录单曲词和联曲词240余首。这一时期演出的迷胡剧目六百余个,主要有《定边娶妻》、《争夫》、《张妈解劝》、《冯尚娶小》、《刺目劝学》、《李翠莲上吊》、《四岔捎书》、《火焰驹》、《白玉兔》、《劈山救母》等。
  清末以来,随着迷胡流行地域的不断扩大,陕西境内出现了五路曲子(迷胡),即东路(府)曲子(以华阴、华县为主体,昌盛于潼关、朝邑、大荔、澄城、合阳、韩城、蒲城、富平等地);西路(府)曲子(以凤翔、宝鸡为中心,昌盛于凤县、岐山、武功、麟游、陇县、眉县、礼泉、乾县、永寿、千阳、彬县等地);南路曲子(昌盛于安康、汉中两地及商洛地区的部分县、市);北路曲子(昌盛于延安、榆林两地及宜君等地);中路曲子(以户县、周至为中心,昌盛于泾阳、三原、铜川、耀县、高陵、兰田、长安、西安、咸阳等地)。五路曲子风格独特,其中东路曲子腔调古朴而深沉;西路曲子节速徐缓、旋律婉转;南路曲子旋律流畅,多少带有陕南民歌的痕迹;北路曲子旋律悠扬、高昂、带有陕北民歌韵味;中路曲子旋律质朴、坚毅、过门短促。
  延安时期,以马健翎为首的一批剧作家、音乐家,大胆创新,以迷胡戏形式上演了一批现代戏,如《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两家亲》、《桃花村》等,不仅使迷胡有了新的现代戏,音乐上有了较大发展,更重要的是迷胡这一剧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使迷胡这一剧种有新的更大的发展,请老艺人李卜传艺带徒,培养出了一批迷胡新人。另外、“鲁艺”的音乐工作者,还记录整理了大量曲谱,编成《眉户音乐》专集,发行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专设了迷胡剧团,如1953年陕西省文艺工作团改为陕西省眉户团,后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设眉户团。县级专业剧团有华阴县迷胡剧团。为了使迷胡得一新的发展,在省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将黄忠信、崔念昔、崔春华、张志忠、张万等著名迷胡老艺人请进剧团任教,为迷胡培养出了一批新人。
  20世纪60年代,挖掘抄录传统剧目五百二十余本,并整理出版了《眉户音乐》、《眉户清曲选》、《眉户曲牌音乐》等。先后改编演出了《曲江歌女》、《刘全进瓜》、《梅降雪》、《打樱桃》等传统剧;创编上演了《梁秋燕》、《粮食》、《两颗铃》、《鹰山春雷》、《雷锋》、《春暖花开》、《一颗红心》、《春雨之前》、《苦水甘泉》等。70年代中期后,创编、移植、上演的《杏花村》、《屠夫状元》等剧,使迷胡的发展上升到了一定的境界。
  迷胡音乐的创新、发展,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新音乐工作者的介入,壮大了创作队伍,在老一辈音乐家的指导下,首先了解、熟悉、掌握传统曲牌,在创作方面既遵循曲牌套用的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采用新的作曲技法,依照剧情的需要,即时选用合乎情理的曲牌,按照情绪变化,进行有机的联缀。并依照实情,改变以往那种一本戏或一折戏一调到底的现象。如《梁秋燕》、《曲江歌女》等剧的唱腔,在曲牌的选择、联缀上比较自由、灵活,《杏花村》、《屠夫状元》等剧的唱腔除曲牌选用灵活、自由外,运用新技法根据需要,常常作离调或转调处理。
  另外在唱腔创作方面,运用领唱、伴唱,合唱等多种形式,烘托剧情、渲染人物特定环境气氛。
  迷胡这一剧种自专业剧团搬上大戏舞台后,乐队的发展相当快,在保留传统乐队以三弦、板胡、笛子为主的前提下,增加了二胡、中胡、扬琴、阮、琵琶、大提琴等,武场使用的乐器与秦腔相同,根据剧目的不同,有时也用三十多人的中西混合乐队。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