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商洛花鼓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商洛花鼓戏究竟源于何时,不曾见于史料记载,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目前,艺人中仅有几种传说;
  商洛花鼓戏艺人刘全兴(1918—),早先曾听其师傅陶桂三(1914—1987、艺名三女子)说过:“商洛花鼓是在清·光绪年间由湖北传入商洛的。当时因湖北遭了水灾,很多人逃入陕西,正值夏忙季节,他们到处赶麦场,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这样,花鼓戏便随着流传到哪里”。刘全兴还说:“花鼓戏在我们家乡已有五辈人的承传历史,有冯善亮、巩振兴、刘世田、陶桂三和我”。
  据花鼓艺人们说,当时陕西有个冯善亮,湖北郧西县有个田和尚,是两省闻名的花鼓艺人,他们虽已过世多年,但只要一提起他们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现今的不少花鼓戏艺人都传诵着他们的演唱技艺。
  (一)早期商洛花鼓戏的演出形式及班社艺人
  花鼓戏流入商洛后,受当地语音、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很快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并成为自己的剧种。这时的商洛花鼓戏多为“对对戏”(即二人演唱),行当上一般为一丑、一旦,表演上多为生活化模拟动作,如耍扇子、耍手帕、矮子步以及划船等。歌舞性强、曲调活泼、内容通俗易懂,人们也习惯称为“两小戏”。以这种形式演出的剧目有《夫妻观灯》、《回河南》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剧目又增加了生角,成为具有丑、旦、生三个行当的“三小戏”,演出形式由载歌载舞发展为对人物、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增强,有白、有唱、有表、有情,使商洛花鼓戏进一步戏曲化,同时也不断吸收运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使商洛花鼓戏的地方性以及乡土气息更为浓郁。
  商洛花鼓戏在对对戏时期均由民间班社的艺人上演,名气最大的要数丹凤县的竹林关班社,号称商洛花鼓正宗,有不少名艺人由此社脱颖而出。在这之后,商洛花鼓戏便在商洛地区各县很快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大批艺人,如丹凤县的刘世田、巩振兴、陶桂三、刘全兴;商县(今商州市)的赖步正、段兴发;商南县的大老朱(朱在成)、李黑娃;洛南县的刘玉民;柞水县的邓岐山等。这时,商洛花鼓戏的演出活动也伸延到渭南、华阴、华县等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班社演出相当频繁,同时出现了一批女演员,如商县的雷玉芹,镇安县的储茂贞、王桂香等。她们的出现,丰富了商洛花鼓戏的表演以及演唱色彩。
  (二)商洛花鼓戏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商洛花鼓戏由民间的地棚走向专业团体的大戏舞台。为全面继承花鼓戏传统艺术,商洛地区剧团曾设有花鼓、道情队,聘请花鼓戏艺人刘全兴、毕占成为教师。1956年由商洛地区剧团加工、整理的阴八岔《夫妻观灯》、筒子戏《桑园配》(原名《四姐配夫》)、小调戏《回河南》以及阳八岔《西楼会》四个传统剧目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分别荣获了剧本、演出、表演一、二、三等奖。其中《夫妻观灯》一剧在同年8月代表陕西省代表团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在这以后,又有不少新剧目参加了陕西省及西北五省区戏曲调演、其中获奖的剧目有《种核桃》、《拆墙》、《对鞋》、《龙凤山》等。这一时期商洛花鼓戏的重大发展是利用戏曲打击乐和民族乐队的伴奏来烘托、丰富自己,演唱上男、女分腔,并开始讲究演唱技巧,在感情处理、润腔运用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为商洛花鼓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商洛花鼓戏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屠夫状元》、《牧童与小姐》、《六斤县长》等剧的上演,使商洛花鼓戏誉满三秦,家喻户晓,在全国亦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商洛花鼓戏其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行都有强手。除此之外,主要从音乐创作、演唱、表演等方面来展示自己。音乐创作上手法多样,运用了领唱、伴唱、合唱、重唱等技法,并新创作出了一些板式,如倒板、哭腔等。乐队的建制和伴奏方面,在以民族戏曲乐队为基础的前提下,加进了小提琴、中提琴、木管、铜管等西洋乐器,成为中西混合乐队,在个别戏的伴奏上,为了同时代相合拍,还加进了电声乐器。演唱上,在保持传统演唱技巧的同时,又结合运用科学发声方法。表演上,在不失花鼓戏基本表演形式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其它兄弟剧种(尤其是秦腔)的表演程式,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自己。使商洛花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