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商洛道情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商洛道情戏实为关中道情戏(长安道情戏最为典型)的分支或支流,应该说和长安道情戏同出一源。只是在流传过程中长期受当地民间音乐、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影响,逐渐独立并站立起来,成为今天的商洛道情戏。
  商洛道情戏与长安道情戏相比,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一)唱腔结构均为板式变化体。(二)唱腔旋律均有欢音,苦音之分(商洛道情戏的〔滚板〕在处),只不过是称谓不同而已,商洛道情戏的欢音唱腔,长安道情戏则称阳波唱腔,苦音唱腔,则称阴波唱腔。(三)主要伴奏乐器以及定弦也都相同,尤其是板胡均为两把,一把为梅调,一把为反(出)调。(四)均带有麻韵,只不过是称谓不同而已。(五)伴奏方式相同。(六)用语上同为关中方言音韵。
  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商洛地区各县尤其是洛南、丹凤、商县等地的道情班社一家赛过一家,班社的演出活动无处不见。清末光绪元年(1875),洛南县城的陈林、邢炳和八里桥窄口的刘朝林曾先后组建了道情班社,红极一时。光绪末年,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仅商县一地从原来大荆乡一个小戏班(周学举班)发展达30多个班社。其中最有影响的、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的要数张福海班社和刘忠喜班社。当地群众对他们频繁的演出用这样的对联称道:“白昼里木头作怪(上联),夜晚间牛皮成精(下联)”,横幅为“打闹城市”。之后,商洛道情戏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名艺人、名琴师不断涌现,为商洛道情戏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县、洛南、山阳、丹凤等县先后组建了专业剧团。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们共同挖掘整理、改革传统剧目和音乐,使商洛道情戏艺术趋于完善成熟,演出剧目不仅丰富、且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1956年,商洛代表团参加了陕西省木偶皮影戏会演,受到观众及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1957年商洛剧团首次以人扮演排演了道情现代戏《墙上记帐》,从此商洛道情戏改变了演出形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戏舞台上、焕发出新的青春。同年,又以传统戏《一文钱》参加了西北五省区的文艺会演,受到五省区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195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一文钱》拍摄成戏曲片,进一步扩大了商洛道情戏的影响。1960年,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大会,商洛剧团演出的《水泼大红袍》获导演奖和音乐奖。1964年,商洛剧团又以《山花姑娘》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此外,由商洛剧团创作演出的《望金花》、《红石匠》、《囊哉》,商县文工团演出的《艺胆大》、《金光银果》以及丹凤剧团创作演出的《钟声响了》和移植剧《红色娘子军》、《山鹰》等,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使商洛道情戏后继有人,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1958年,陕西省戏曲学校举办了第一期道情班,招收学员50多名,聘请一批有成就的道情艺人及新音乐工作者任教。历时两年之久。毕业时排演了《隔门贤》、《枫洛池》、《水泼大红袍》等剧。1961年,商洛剧团主办招收学员40多名,由闵可易等人任教,移植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使商洛道情戏焕发青春,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进一步关注。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