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弦板腔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弦板腔皮影戏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未见有史料记载,只是听弦板腔老艺人郝镇安(1906—1984)口述:“弦板腔只见过以皮影戏形式演唱,老年人传说叫‘隔帘说书’,起初是用纸剪成人人演唱的”。据不少艺人回忆,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已是弦板腔的兴盛时期。当时已出现了弦板腔的四大名班。即以咸阳北贺村的刘致和班和兴平县换印子(其本名不详)班为代表的东路流派;以礼泉县张冉村的杨五班和乾县薛梅坊的朱九班为代表的西路流派。在艺术特色上,东路流派唱腔豪放,以马线(武戏)见长;西路流派则唱工细腻,情态逼真。
  清光绪年间,弦板腔的班社越来越多,队伍逐渐壮大,无论演唱、演奏都比以前更富有特色和个性,音乐上也更丰富。著名前手有咸阳瓦刘寺的郑疯子(本姓刘),布李村的银和(姓李,名伯坤),兴平县的陈虎(艺名恩头子)等。光绪末年到民国年间的名前手有礼泉县的王天德(王文的曾孙),兴平县北汤台的孟文秀,史明村的陈连桂,程家村的任天锡,马跑泉的刘五,礼泉县张冉村的刘致远,史德乡的刘延礼,乾县马连村的郝镇安、马怀玉等。号称“东西两杆旗”的二弦演奏家,有兴平县(东路旗手)肖七(名应学),礼泉县(西路旗手)李六(名消气儿)。他们对弦板腔音乐的发展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许多班社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相继成立。特别是1958年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委下达了关于抢救古老剧种,挖掘民间戏曲遗产的指示,乾县、兴平县(市)、礼泉县人民剧团分别聘请部分老艺人,为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献计献策。他们边学习、边实践,终于首次将弦板腔《春暖花开》搬上了大戏舞台。从此,以演员演出代替了皮影表演。
  1959年,乾县、兴平县(市)人民剧团分别以弦板腔传统剧目《槐荫媒》参加了陕西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轰动了当时的剧坛。1960年,弦板腔以《九联珠》(乾县剧团演出)、《十三姐妹闯三关》(兴平县剧团演出)、《郁轮袍》(礼泉县剧团演出)三个戏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再一次取得了成功。经上级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命名乾县人民剧团为乾县弦板腔剧团,且将弦板腔认定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五个剧种之一。为了进一步繁荣弦板腔剧种,乾县人民政府还创办了弦板腔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1959—1962年,乾县弦板腔剧团骨干人员曾两次赴西安在业务上进行专门培训,无论在演唱、表演、音乐,还是在编导等方面,都得到了名家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弦板腔剧目相当丰富,据统计,收集到的就有500多本(折),其中连台本戏不少,大多取材于各朝代历史演义、剑侠小说及民间故事,多以伸张正义,鞭笞邪恶为主题,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在众多的剧目中,以列国、三国戏最多。搬上大戏舞台的约50余本(折),有《九联珠》、《紫金簪》、《取桂阳》、《白马血盟》、《逼上梁山》、《武则天》、《铜台破辽》、《谢瑶环》、《十五贯》、《槐荫记》、《拉郎配》等。现代戏有《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杨立贝》等。移植剧有《穷人恨》、《血泪仇》、《智取威虎山》等。演出范围达陕、甘、宁三省的主要城市和农村,并多次进西安演出,受到普遍好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录音播放,陕西电视台多次录像。中国唱片公司还灌制了唱片在全国发行。
  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后,其发展变化很大,首先从音乐上入手,新创作了不少曲牌及板头过门和板头的铜器起法,并将个别板头过门糅进唱腔中,如《安安送米》庞氏的唱段中就糅进了板头过门,拖腔完后又接歇板过门,使庞氏的内在思想感情充分得到表现,这在传统唱腔中是不多见的。另外,适当提高了女声音域,不仅使唱腔旋律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且充分发挥了女声的嗓音优势,如《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的唱段“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乐队编制由原来的5人增到13人,文武场分坐在舞台两侧,增添的乐器有板胡、二胡、笛子、扬琴、琵琶、大提琴等。在演现代戏时,乐队增加到20余人,采用中西混合乐队,增强了乐队的表现力。
  弦板腔使用的乐器除弦子、二弦(也称硬弦)、板子外,其它乐器均和秦腔使用的乐器相同,另外,除艺人们新创的个别弦乐曲牌外,其它曲牌、板头铜器的起法、动作铜器均与秦腔相同,尤其是唢呐曲牌全部由秦腔借用而来。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