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去粗取精 重塑戏魂——改编秦腔古代戏《王宝钏》剧本读后感

    
  世间一切神话和传说中的爱情故事都是有“性别”的。如《白蛇传》是男性类的爱情故事:通过许仙去感受千年蛇精白娘子,这故事很明显是为男人们讲述的。尽管它赚取了女人们的眼泪,但真正深入人心的是男人们的心。哪一个男人不曾幻想和白娘子那样的蛇精发生一段恋情呢?可是许仙却不会进入多少女人的梦里——由于他对真爱的不信任。白娘子却世世代代满足着中国男人的爱情幻想。而传统剧目《五典坡》却恰恰相反,它是为女人们讲述的:相府千金王宝钏飘彩择婿,不顾家庭阻挠,与降马壮士薛平贵成婚,后丈夫征西被误传战死,宝钏为“亡夫”寒窑守节十八年,人老珠黄之时,已登龙位的薛平贵归乡认妻,经过一番周折,王宝钏成为正宫娘娘,苦尽甘来。长期以来,王宝钏的叛逆爱情寄托着“贞女”们对婚姻自主的渴望,而她“寒窑守节”终于功德圆满也慰藉着“烈妇”们孤苦的心灵。加之许多名家演绎,尤其是“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杰出的表演,使秦腔《五典坡》广为流传,其中一些场次和唱段已堪称经典。但由于这部戏在思想上、艺术上均存在明显缺憾,改革开放后鲜有剧团全本照搬。我院副院长、著名编剧陈正庆和编剧田井制迎难而上,历时十几载,几易其稿,为《五典坡》动了“去粗取精”的大手术,奉献出了一部全新的《王宝钏》。
  旧本《五典坡》分上、下两本,前半部的王宝钏充满了抗争精神,对爱情一诺千金。为坚持自己的选择,她不惜与嫌贫爱富、攀附权贵的父亲决裂,背弃相府,嫁入寒门。而下半部,人物的反叛个性却未得到延续,人格链条出现了断裂。在确信薛平贵已死的情况下,王宝钏对命运逆来顺受,用孤苦伶仃、苦守寒窑十八年给封建专制的“贞节观”作了注脚,将人物规整为男权统治社会“恪守妇道”的典型。这不仅对女性十分苛刻和残忍,也违背了剧情发展的逻辑,使剧作的思想价值大打折扣。改编者保留了“飘彩”“三击掌”等内容,对后半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首先,他们浓墨重彩地渲染宝钏、平贵新婚的幸福和如胶似漆的爱恋,转而描写边关吃紧,宝钏强忍心痛,劝夫征西及至因误传薛平贵死讯,震惊之余,宝钏坚定地唱出:“是凶是吉妻等你,生见活人死收尸!”乍看起来,似乎故事脉络依旧,仔细品味,却发生了质的变化。编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研究人物,找到了现代人与剧本的精神契合点,驰骋艺术想象力,用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主动抉择取代了被动的“从一而终”,表现了宝钏炽热的情怀和朴素的爱国精神及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身份特征。
  在原作中,与王宝钏悲剧命运形成对比的,是薛平贵被代战公主招婿。这种对男性理直气壮的放纵,不仅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本质,也使宝钏的“守节”显得毫无意义。改编者摒弃了对薛平贵“西凉招赘”“衣锦荣归”的描写,删除了低俗轻佻的台词,以“异国摧难十八年”“九死一生返长安”等叙述重塑了薛平贵,赋予他鄙视功利、重情重义的品质。为展示薛王二人魂牵梦绕的思念之情,编剧还特意设计了“相思”一场,通过悲壮的伴唱、缠绵的舞蹈表达两人血肉相连、心心相印的相互期盼,将王宝钏愚昧麻木的“守节”置换成两人不约而同的爱情誓言。虽然是简短的过场戏,但却是对全剧思想内核进行改造的重要一笔,使王宝钏的形象脱胎换骨,彻底摆脱了灵魂无处安置的“守寡情结”,将十八年的等待建立在坚定的爱情信念之上,人物的心理流程显得合理而必然。
  最后一场“回窑”中,编剧匠心独运地设计了十八个彩球,堪称神来之笔。它不仅使情节首尾呼应,还蕴涵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由原作中一年一度的披麻戴孝,变成逐年递增的鲜艳的彩球,寓示着主人公的思恋永不褪色,情爱随着岁月流逝愈发鲜美。王宝钏再也不是悲悲切切凭吊亡灵的“怨妇”,而是一个自尊自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新人。她的坚韧性格得到张扬,情感世界更加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编剧为《王宝钏》赋予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生命,剧情凝练,结构紧凑,唱词清丽,人物个性鲜明,提升了原作的思想性、文学性,对今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及人生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目前,《王宝钏》已在青年团投排。为了推出新人,展示实力,由号称“五朵金花”的李梅、李娟、张蓓、任小蕾、李君梅等五位优秀青年演员分别担纲剧中可独立成章的五场戏。这是青年团的一次新尝试,也给戏曲走向市场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思路,为《王宝钏》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增添了观赏的亮点。
  在陕西戏曲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剧目待发掘、整理,使之剔除糟粕,重新焕发出光彩,以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去适应广大群众对丰富多彩的剧目的需求。相信更多的有识之士像《王宝钏》的编剧那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去寻觅戏曲艺术宝库中闪光的珍珠,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作出自己的努力。
  (原载于《戏曲艺术》2002年第9期)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