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次成功的探索——眉户现代戏《臂塔圆舞曲》观后有感


  近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团上演的新编现代戏《臂塔圆舞曲》,无论就其编剧的结构、导演,还是演员把握角色内在个性魅力及表现形式,我认为较之以往,都是一个较大的进步。编剧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当代建筑工人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业绩;表现他们在建筑行业激烈竞争情况下,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益求生存的市场意识;表现他们在事业、家庭、爱情婚姻漩涡中的自转和他转;表现当今社会索贿行贿的不正之风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损害,揭示各色人等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对金钱、地位、人格的不同追求。应该说,这是一部表现时代主旋律、揭示昂扬时代精神、表现当代建筑工人高风亮节、展现他们宽广胸怀的时代颂歌。
  编剧没有把视角的焦点放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也没有撇开秦川建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空谈理想和前途,更没有以反不正之风冲淡剧本主题,而是将家庭的甘辛苦乐与主人公在家庭困境与国家利益面前的决然抉择,个人的酸涩与对事业的勇毅,工程的顺利进展与有情人终成连理等构成矛盾冲突,使之环环相扣。扣与扣的扭结,也没有用传统的场次结构和幕间转换递进,而以歌曲衔接,承上启下地展开事件冲突,使人物与事件,结构与矛盾顺畅自然地表现为六个乐章。六个乐章间那段脍炙人口的歌曲,则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上一乐章的思想主题并引出下一乐章的人物情绪和矛盾冲突。这种自然天成的结构方式,打破了传统戏曲的结构模式,也从本质上规定了《臂》剧必须有别于以往的场次调度和表现方式,同时也为现代戏曲的结构和表现形式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编导着意追求的,是舞台表现形式与剧本宗旨的统一。在寻求与现代审美样式极力贴近的同时,强调了舞台时空的自由与写意化表现风格的协调,使《臂》剧从剧本主题到表现方式最大限度地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产生共振。它既不是老瓶装新酒,也不是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在时空自由的舞台化写意原则指导下,充分展示人物广阔的心理空间,表现人物在事件冲突中心理灵魂的震颤,表现人物海阔天高的心灵思绪。写意的抒情风格与写实的叙事笔触,舞台时空的自由切换,把处于矛盾漩涡中的各色人等分割为不同的表现区域,使人物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心灵世界。如“序幕”的主题歌《臂塔颂》,歌与舞的协调,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戏曲化的舞蹈风范,将一代建筑工人的高尚情怀和理想借助抒情化的舞蹈充分展现了出来。臂塔既作为一种具象化的建筑工具,以表现特定的环境来显示和刻画人物的艺术氛围,同时又作为一种寓意象征、拟人化的象征当代建筑工人的高风亮节。“我就是臂塔”,这中间的豪迈气概正是建筑工人的人格写照。事实上,艺术的写意原则与其意象化的表演手法给中国戏曲的表现空间提供了并非再现的表现手段,而现代戏曲对生活的观照正是从高度浓缩的角度来寻求其表现手段,来表现生活底蕴的。一些不成功的戏曲现代戏,主要的原因是未能在写意的戏曲观上准确地找到表现手法,而代之以“话剧加唱”,既没有也不可能使青年观众产生浓厚兴趣,又使中老年观众失去对戏曲艺术表现手法的如痴如醉的观赏习惯,使现代戏曲仅仅成为以唱腔辅助翻演的故事,表达作者的某种政治意图的图式,这就难免会失去观众,失去市场。
  戏曲艺术的概念绝不是扮演故事,也绝不是以故事的曲折离奇和荒诞不经就能出奇制胜地征服观众,而是以艺术的表现方式,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意象程式来显示其文化品格,揭示某种以唱、念意象所传达不出的乐舞情感。这绝非仅靠生活积累和唱腔行韵所就能表现,也不是以传统的表现程式和叙事结构所能奏效。程式既是对生活的提炼又是对生活的艺术感悟,同时它又是艺术家对生活艺术化后的表现语汇。它不可能永远停滞在某一持久水准线上,因此,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艺术,也必须在叙写故事的同时注重对生活的提炼,注重将人的喜怒哀乐以“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合乎戏曲艺术的歌舞手段,显示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思想情感、个性追求。在这些方面,《臂》剧无疑是在试图以全新的手法去表现全新的内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眉户剧的板式唱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关中民间小调的集大成。它行韵流畅优美动情动听,一波三叹,长于抒情表现。但表现彷徨徘徊的调式却并无现成的板式。该剧导演则在启发演员寻找心态感觉的同时,更注重启发演员创造唱腔去表现这种心态。第二场“甜酸苦辣都是歌”中秋剑在苦闷中以酒浇愁,下意识之中的牢骚,则完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宣泄。由演员自创的《城固特曲解忧愁》亦歌亦戏,孤独凄凉。无伴奏独唱之后填入萧瑟苍凉的萨克斯管伴奏,把人物此时的无可依傍、形单影只、内心焦灼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此段唱腔的运用是全剧最为成功的创新,这也表明了只有创造才是艺术的必由之路。
  (原载于《中国文化报》1994年5月8日第3版)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