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秦腔四大名旦”柳萍表演赏析


  投身秦腔,挚爱执著;扮相俊美,演技娴熟刻画生动,表演传神年轻有为,硕果不断……这许许多多的褒奖之辞,便是广大喜爱秦腔的观众朋友及同行们对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折桂中国秦腔“四大名旦”的宁夏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柳萍同志的普遍赞誉,并非是人们善用誉美之辞,柳萍本人也并非是天才的演员与幸运的骄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柳萍的成功来自于她近三十年在舞台上的摔打磨炼,来自她对秦腔与观众的一腔挚爱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赏析柳萍的表演我们不难发现:在她身上较为全面地体现出一个优秀演员应该具备的综合艺术素养。这些素养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心有灵犀一点通
  柳萍主工小旦、武旦,她大多演的是年轻貌美的窈窕淑女或伶俐泼辣的女性。受剧情决定,她饰演的许多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境遇也大不相同,但却都能用心去感悟人物的深层内心世界,用内心深处悟得的真情实感去生动再现人物,去深深打动观众,这些都是柳萍完成表演、展开创作的一大优势。柳萍在《狸猫换太子》中所塑造的刘妃这一人物形象,便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觉到她在感情与再现人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长处。受特殊地位及特定环境所决定,刘妃这一人物呈现出傲慢霸道、阴险毒辣、色厉内荏、诡计多端的心理特征与百般争宠、趋炎附势、高高在上、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根据剧情发展,刘妃经历了由青年到中年两个较大跨度的年龄段,并密谋策划了数起骇人听闻的阴谋。为谋正宫之位,她亲手掐死了刚刚分娩的女儿、逼陈琳打死了宫女冠珠。为掩盖罪行她机关算尽,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对于刘妃的人物塑造,导演提示演员既要展现出她雍容华贵的外在气质,又要表现出她阴险狠毒的内心。    
  在导演的帮助下,柳萍对人物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并将自己的体会融入到具体表演中,如在全剧开场中,当得知李妃与自己同时怀孕后,刘妃表面上对盼子心切的皇上承诺“我二人无论何人先生均应相互照料,以防不测”。而在背后她却与郭槐密谋以狸猫换太子的毒计陷害无辜的李妃,并道出了“成事还需手段狠,看我绵里藏毒针”的阴险心声。这两段柳萍以前者甜美柔情、轻脆有力,后者笑里藏刀、狠毒有余的语气语调进行处理,活脱脱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巨大反差。在“凤换龙”一段戏中,刘妃看着自己刚刚产下的女婴感慨万千地道出:“女儿呀,女儿,你为何此时来到人间?你怎么不是一个太子?”当一想到若留下这个女婴定会干扰自己日后获取皇后宝座的大计时,她决意要亲手掐死这个可怜的孩子,并近乎呐喊般地说出“非是为娘心肠恨,娘我要做人上人啊!”的丧失人性的话语。这一段道白柳萍采用以心说话的方式去完成,并以声泪俱下与歇斯底里的语气来交替并用。这一点既表现出刘妃为谋权位不惜牺牲亲生骨肉的狠毒心肠,也表现出她虽施恶行,但也不乏对亲生骨肉难舍的母爱情结。在掐死婴儿的动作上柳萍以闭目、回首、转身用狠力去掐的连贯手法来加以处理,使人物动作更加符合剧情发展所表现出的人性变化。在“抱妆盒”“闯冷宫”“拷寇”三个场次里,柳萍为了突出表现刘妃复杂多变的心理,从形体动作及唱腔道白上均采用了“白描”式的表现手法。即让形体动作在人物心理矛盾激变的状态下做出敏感、多疑、反复无常的”触电式”弹性变化反应,并从举手投足、快速挥臂移步等动作,让人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刘妃特有的心理性格及矛盾发展。
  《狸猫换太子》一剧演出后,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大家一致称赞柳萍将刘妃这个坏女人演活了。
  妙用情意感人心
  演戏带着真情,赋予人物以鲜活性格是柳萍表演中的又一个亮点。她极会适应各种情境的表演需要,也极会在各种情境下流畅自如地抒发真情。在新编秦腔折子戏《月下来迟》中的表演,就突出地表现出这一优点。该剧出自传统剧《碧玉簪》选段,展现了书生潘必正与青年道姑陈妙常之间不同寻常的曲折爱情。柳萍在剧中饰演的陈妙常貌若天仙、多愁善感,且擅长弹琴作画、聪明才智过人。她虽然遁入空门、身处逆境,但追求人间真爱、渴望获得恋情的心理,使她难抑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书生潘必正一见钟情、苦思苦恋,并勇于面对严酷的教规及封建礼仪敢爱真爱。《月下来迟》主要集中展现了陈、潘二人在夜半三更的明月下相约相会、互吐爱情心声的情节。陈妙常苦苦等待,潘必正姗姗来迟;几多思念,几多惆怅,怎一个“情”字了得。相见恨难,相聚苦短。二人只盼月下常相厮守,只求老天爷每日夜晚再多添一更时辰。在这出短剧里,对陈妙常这个人物的塑造主要突出表现“真”与“情”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到心理和形体的细微刻画与深层表现,在看似平静的情节发展中体现出火辣辣的激情变化,再现出一波三折的矛盾发展,在具体表演中演员既要努力表现出陈妙常情真意切、久思苦盼的心理特点及眉目含情、甜纯清丽、全身肌肉都仿佛会说出话般的形体动作,又要表现出人物内心委婉细腻的脉络与富于弹性变化的形体动作。柳萍在表演中动作到位、刻画细腻,生动地体现出陈妙常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真爱的情感和行为,她借助自己表演功力娴熟、感悟能力较强的优点去全方位展开塑造。在剧中,陈妙常时哭时笑、时失望时撒娇、时嗔时怒时大笑,表现起来着实不好把握。但柳萍凭借自己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深入分析,比较全面地把这一人物的内心与外在的东西一层一层的剥开来展现在观众面前,引发出人们对人物的极度同情喜爱与怜香惜玉等多种心理感受,从而由内心深处生发出强烈的艺术共鸣。
  巧循规矩自方圆
  规矩与自然是戏曲演员一定水准高度的客观反映,前者是程式化技能运用的综合体现,后者是演技优劣程度的表象。柳萍在多年来的艺术探索与表演实践中较好地做到了二者的统一。她在秦腔传统折子戏《打神告庙》和新编秦腔折子戏《武松杀嫂》中成功塑造的敫桂英、潘金莲这两个典型人物就较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打神告庙》是传统剧《王魁负义》中最为精妙的部分。柳萍饰演的敫桂英形神兼备、表演刻画细致入微,高难技巧运用娴熟自如。她遵循程式规矩与前人的经验,并大胆出新、勇于突破,有机地吸收了豫剧、川剧等姊妹剧种的优点及一些优秀演员身上的长处。正是这些有益的尝试,使得柳萍所表演的《打神告庙》日臻成熟,并成为她的代表作之一。《武松杀嫂》一剧根据古典文学巨著《水浒传》改编,改编时还参考借鉴了魏明伦先生创作的荒诞川剧作品《潘金莲》中的一些矛盾发展线索。旨在通过这出短剧的情节展现与人物塑造,给予潘金莲、武松以新的诠释,柳萍饰演的潘金莲形象生动、情感逼真,手法新颖、唱做俱佳。由于动作幅度与道白力度较大以及边做边唱等表演需要,演潘金莲体力消耗极大,各方面的要求也极高。这一切对于嗓音条件和体力条件均不是太好的柳萍来讲都是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她还是依靠自身的表演优势与成熟地驾驭人物的能力攻下了这个难关,并在创新、探索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许多同行坦言柳萍近年来虽在演技方面节节进取、步步提高,但尤以对潘金莲这一人物的刻画最具创新特色。
  脱颖而出的柳萍为许多青年演员树立了典范,也为西北的戏曲园地带来了春的气息,我们祝愿柳萍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百折不挠、再创辉煌;我们更祝愿秦腔艺术永葆青春、万代流芳。
  出处:当代戏剧. 200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