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演员的嗓子


  演员唱戏,全凭嗓子。所以,过去的演员,视嗓子为“本钱”。有句俗话:“子弟无音客无本”。就是说,演员如果没有一条好嗓子,就好似手中没有资本的客商一样,很难有什么发展前途。 
  所以,过去的戏曲艺人,对于自己的嗓子,都特别重视。一年四季,无论严冬炎夏,都要坚持喊嗓、吊嗓与护嗓。
  喊嗓,便是每天清晨,到那些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的地方,用“噫”、“啊”两个字,练习闭口音与张嘴音,由低而高,反复练习。然后,再提起嗓子,念段道白,唱些唱段。如果自己觉得哪种音不够圆满,就要认真加工练习。长期坚持,即使朔风怒号、酷暑难抗,也不能间断。内行常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是要养成耐寒抗暑的习惯。前辈名净郝寿臣,青年时代在东北演出,他每天总是顶着星星就起床,走到松花江边去喊嗓子。尽管寒风凛冽,江水结成几尺厚的冰,他也不怕冷。有时,索性站在冰上,迎着寒风喊嗓。终于使他练出了长年不衰的“钢嗓铁喉”,有了充足的“本钱”。俗话:“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所以,无论多红的名角,清早到野外喊嗓,是必须做的日常功课。“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即使享有盛名以后,对于喊嗓,亦不敢稍有懈怠。他一直坚持在天未明时,就提着灯笼出门,在北京城脚下或天坛公园的树林子里,苦练一番。同行相遇时,心照不宣,点头一笑。正因为他们坚持喊嗓,基础深
  厚,才能耐久经用。    
  除了喊嗓,还要吊嗓。平时,也要坚持试试嗓音,唱上几段,演员吊嗓,各有习惯不同,一般都是循序渐进。但也有喜欢将一出戏的唱段,从头到尾,都吊上一遍,这大概也是温习戏文、熟能生巧的一种举措吧?对于吊嗓,过去的演员都很认真,就如正式上台唱戏一般。前辈名伶汪桂芬,每天清早吊嗓,喜欢唱(文昭关)的唱段,引来众多戏迷,经常躲在门外偷偷欣赏,击节赞赏,大过戏瘾。  
  自然,有了好嗓子,还要注意保护。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能感冒。平时少吃油腻及有刺激性的东西。烟、酒最好能够戒绝。进了后台,不要再多说话。这样,才能保持嗓音的正常状态。梅兰芳先生对于保护嗓子,曾经总结了这么几句话:“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都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
  正因为前辈艺人积累“本钱”,练出好嗓。所以,即使在野外演出,也照样能压住台下烦杂的声音。即使到了老年,还能保持清亮、高昂的嗓音。这都得益于他们成年累月坚持不懈的结果。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青年演员,开始做起了“没本钱的生意”。自从有了“微型话筒”以后,大家都争相配用,有恃无恐。即使是哑嗓子、破嗓子、没有嗓子,照样可以上台演主角。什么演唱技巧,什么苦练基本功,什么每天坚持锻炼喊嗓,全部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戏曲艺术,已经贬值。至少,“唱念做打”中的最主要的“唱功”,已经无功可言。观众再也欣赏不到演员本身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功力,只能皱着眉头,忍受那尖利刺耳的电声噪音。将优美的艺术享受,降低为仅仅是扩大音量的吼叫水平,难怪老戏迷们要摇头侧目,不敢领教了。
  欣喜的是,现在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赵燕侠,始终拒用“微型话筒”,坚持“真声”演唱。面对着这位风采依旧的艺术家,不知戏曲界人士作何感想?
  出处:当代戏剧. 2000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