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的声腔与板式


  一种是上板形式的,由于起唱特点不同,又分为“垛板”和“顶板”两种。前者每句第一个字起于红板(弱拍),后者起于碰板(强拍)。常用于戏剧矛盾激化,人物双方激烈争辩的场面(如《五典坡》“赶坡”中王宝钏唱的“方才你是吃粮汉,如今又是奴夫还”和《铡美案》中公主、包文正的对唱“当朝驸马你怎敢?龙子龙孙一律刑”就是紧垛板和顶板)。它们的速度极快,几乎每字一拍,有如连珠炮似的一环紧扣一环,表现出更为炽烈的情绪。
  二 导(倒) 板
  二导板属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1/4拍子)。它本身不能自成段落,不能独立使用,因为只有—句,还是上句,第二句随即导入其他板式,因而叫做二导板。共作用有两个:1.在山个完整唱段的开始作为一个引子,引出别的板式; 2、在唱腔中间起着转板的桥梁作用。前半句有板无限,后三个字或四个字通常都是散唱。如《游龟山》田玉川唱的“耳听得樵楼上起了更点”一句欢音二导板,从起字开始的后四个字散唱后,转接欢音慢板。又如《火焰驹》里黄桂英进花园时唱的“清风徐来增凉爽”那句欢音二倒板,在其结尾处托了个彩腔.(一般不带这种彩腔,通常都是散唱)。这两种不同结尾,可根据人物性格、情绪,准确使用。
  二六板是通过二导板转入慢板的,如《走雪山》里的“适才间向过君子口中言,桑林镇辛提儿庆家店,前边不远光呀光华山,狼虫儿虎豹儿有千万”一段,从光呀光华山起,快乐以渐慢的速度和平稳的节奏处理,给自然进入苦音二导板作了有效的准备,最后三个字即非散唱又非彩腔,贴切自如地直接导入了苦音慢板。
  垫 板
  垫板也是从二六板蜕变而来的。它是二六板在结构上的打散(拆散)而形成的一种节奏自由的散唱板类形式。我们从二六板和垫板的上、下句的落音即可看出其来龙去脉。苦音二六板上句落音为1、2、4、5、7;下句落音为5、苦音垫板上句落音为l、2、5;下句落音为5。欢音二六板上句落音为1、2、3、5;下句落音为5。欢音垫板上句落音为2、3、5,下句落音为5。从以上的落音对照来看,它们上句除个别音不同外,其余皆同,下句完全相同。
  垫板(因在唱句间隙处垫有锣鼓而得名)。有一句一垫的,也有两句一垫的。垫板是无板无眼的散板类,节奏较为自由,演员可按一定的情绪自由抒发、处理。唱词句式主要是十字、七字,也有五字句的。垫板也分慢垫板和紧垫板两种,前者适于表现悲壮、豪放的情绪,后者则多以表现惊慌、激怒之类情绪,有时用以一般性的叙事。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需要,垫板可唱一句、三句、或数句均可。如《杨门女将》里佘太君唱的三句慢速苦音垫板。杨门全家正为宗保喜庆五十大寿之际,宗保于边防殉难,噩耗传来,佘太君不胜悲切至极。表现了佘太君极为沉痛的心情。
  快速垫板较慢速垫板要急切些。如《铡美案》“杀庙”中韩琦唱的一段,韩琦正欲斩杀秦氏母子,经香莲诉明原委,他大义凛然,放他们逃命,但又突然想起驸马要刀头验红,急忙唤回香莲以商对策。这段紧垫板表达了韩琦此时内心紧迫、焦虑的思想情绪,符合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
  垫板可自成段落独立使用,也可与其它板式结合,共同构成一段唱腔。
  滚板、滚白
  “滚板”、“滚白”也是无板无眼的散板形式,只有苦音腔里才有。与垫板不同的是,它更近乎朗诵体。滚板与滚白是有区别的。“滚板”是五字句,分上、下句,也押韵。“滚白”则不限字数,不分上、下句,押韵不押韵都行。如《白蛇传》“断桥”里的一段滚板。剧情大意是:白云仙在水漫金山寺败于法海后,来至断桥,旧地重返,百感交集,痛苦万状……这桩桩件件不幸之事,使白云仙在精神和体力上,都遭到莫大的摧残。唱段用了速度较慢的五字句的滚板,唱出了她那如泣如诉的悲情惨状。
  《血泪仇》里的王仁厚老汉,带领全家投奔陕甘宁边区,路上老伴和儿媳被国民党兵痞逼迫身亡,王仁厚孙子狗娃在坟上哭叫不走,王仁厚心如刀绞,悲痛不已,用滚白倾吐了他此时此刻的悲哀和痛苦。
  秦腔《十五贯》“监斩”一场。当况钟奉命处斩的危急时刻,熊友兰、苏戌娟放声痛哭,疾呼求救时所唱的一段紧滚白,情绪更为急迫。
  彩 腔
  以上介绍了秦腔的六个基本板式,现在再谈谈秦腔的彩腔。彩腔是一种假声唱法,素称“二音子”,它是秦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带有华丽色彩的旋律,根据不同的人物感情,或悠扬婉转,或曲折飘逸,或高亢激越。它贯串在各种板式的唱腔里,大大增强艺术表现力。彩腔是在极度哀愁、万分悲痛、极其愤怒或十分欢乐时,人物内心感情达到饱和,几乎不能自己的情况下,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唱腔表现形式。彩腔可使特定的思想情绪得以充分展示。如秦腔《二度梅》里的一段彩腔“苦中乐”。在慢板唱腔里揉进游丝般的彩腔,形象地表露出陈杏元被奸臣苦害、离乡辞国和番时悲痛欲绝的心情。
  这种彩腔,生、旦、净都用,丑角用得极少。像慢板里的彩腔还各有自己的名称。《二度梅》里的那段叫“苦中乐”,及“麻鞋底”、“十三腔”、“苦腔子”、“三环腔”、“软、硬三滴水”等。其他板式里有“二六板腔”、“带板腔”、“二导板腔”、“垫板腔”、“大起板腔”、“喝场子腔”……。慢板腔里的彩腔,一般都在一个唱段的句首一、二两句里,然后下按慢板,苦腔子亦可接二六板。带板腔、二六板腔、垫板腔这三种彩腔只有一个乐句,旋律亦基本相同,有欢与苦之分。
  板式的组合
  前面介绍秦腔的基本板式,使我们对于这些不同的板式特点及其用途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表达人物更为复杂的情绪的发展过程,更深刻、细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仅靠某一种板式往往就不尽适应了。这时,就要充分调动各种板式的艺术表现功能,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合理而有层次地进行音乐布局,才能更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有力地揭示主题,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这方面,我们历代无数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些艺术规律。即板式组合的具体运用上,根据剧情的需要虽可自由选择、灵活套用,但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些句数较多的大段唱腔里,其连接的顺序,基本上是遵循着“散——慢——中——快——散”的这一速度规律进行连套和音乐布局的(这一规律和我国古代唐宋大曲有传统的继承性)。也就是说,在一段完整的音乐唱腔里,常以散唱或比较徐缓的节奏作为唱腔的开端,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音乐节奏亦相应加快,进而造成高潮,最后又以散板性的落板方式或逐渐缓冲的节奏做为结束。表现在板式上的连接顺序是:垫板(或二导板、滚板)——慢板(或快三眼)——二六板——紧二六(或带板)——留板(或截板等)这种板式的组合方式,大量地存在于戏曲音乐的板腔系统中,并被广泛使用。但根据需要,亦可做必要的调整。如《苏武牧羊》中的西汉使节苏武,奉命赴匈奴讲和,不料被扣留,罚其苦役,牧羊于北海,有段唱腔就是用“散——慢——中——快——散”的转接方式,即以苦音腔的“垫板——慢板——二六板——快二六——留板”。开头的第一句就采用了节奏较自由的“垫板”板式,诉说了苏武身遭苦难所处的困境。当唱到“忍不住伤心泪痛苦伤怀”和“想当年在朝把官拜”这两句时,音乐转入了正规节奏的4/4节拍,即“慢板”板式。这时音乐节奏比较平稳,有抒情有叙事。唱到“朝朝待露五更来“又转入了一板一眼的2/4节拍,即“二六板”板式的大段叙事性乐段,显露山苏武眷念祖国故土的怀乡之情。当唱到今日的种种情景时,随着两种不同景况的对比变化,音乐节奏逐渐加快,然后,异常自如地转入了“快二六”板式,情绪更为激动。最后一句“何一日将眼睁开”以散板性的留板结束整个唱段,描述了苏武被困海外的感伤心情。这些唱腔的板式组合,随着人物内心活动的起伏,跌宕曲折,入情入理,比较准确地表达了人物感情,造成了良好的音乐效果。(续完)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