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曲唱词的俗与雅


  凡是好的戏曲唱词,都具有音乐性、舞台性和文学性。它既可唱,又可演,亦可读,还能使人雅俗共赏,是一种很特殊的语言形式。
  戏曲的演唱与观众欣赏是同步进行的,不象人们读书那样,可以随时掩卷思索。所以,它的唱词必须让观众一听就懂,心里明白,如果观众听了不知所云,那舞台上即使奉献的是精品,也会大煞观众的情趣。清代剧作家李渔深谙此道,在所著《闲情偶记》一书中论及曲文词采时,首先强调“贵显浅”。他认为:“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尘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若“字字具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可作传奇观。”关汉卿的《窦娥冤》何以盛演不衰?原因很明显,关氏的创作,话本街谈巷议,事取直说明言,其作品属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曲高和寡不好,一味显浅却只会流于粗俗。过于浅显会流于平淡,大俗伤雅,缺乏文学性。
  由此可见:只有雅俗共赏的唱词才能适应观众的审美要求。这就需要剧作家妙笔生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熟悉的东西显得陌生,让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创作出观众喜欢欣赏的好唱词来。在这方面,当代剧坛名家魏明伦先生的大作堪称范例。请欣赏他在《巴山秀才》中为主人公孟登科写的两段唱词:
  其一:一声春雷报高中,
  两朵金花步蟾宫,
  三杯御酒皇恩宠,
  四川又出状元公,
  五旬老翁摘桂蕊,
  六部领文送归鸿,
  七品县官来伺奉,
  八府巡按有威风,
  九彩凤冠妻受用,
  十全十美满堂红。
  这一段描写老秀才热衷功名,对仕途充满了幻想,下一段抒发了他屡试不第,为民请命而身遭贪官迫害的痛苦心情。
  其二:十年寒窗状元梦,
  九考不第成老翁。
  八股文章未读懂,
  七窍不通告上峰。
  六神无主把壁碰,
  五体投地腿打红。
  四十大板还在痛,
  三年不敢会亲朋。
  两耳不闻窗外事,
  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乃巧用数词,妙趣横生,字字珠玉,落地有声。如若坐在剧场里在丝竹锣鼓声中耳闻目睹,将会给人以更高的艺术享受。因为这样的唱词,既不失生活本色之俗,又不乏诗文词采之雅,二者之协调恰到好处。仿佛氢氧化合,又似水乳相融,形成了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艺术整体。如此这般,可谓雅俗共赏也。
  出处:当代戏剧. 1998-1999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