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 > 剧作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范紫东


  范紫东(1878一1954)、秦腔剧作家。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县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就遍读家中藏书,学识渊博,思想开阔,不循常规,时有高见,曾有“才子”之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陕西省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学习刻苦,以优等第一名毕业。光绪三十四年后,于西安府中学任教,并任健本学校校长兼教员。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陕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省民政厅秘书、捐税兼理委员会委员等职。民国元年(1912),参与发起创办了陕西易俗社,任编辑主任,评议长等职。立志编演新剧,为改良社会服务。
  民国三年后,范紫东主要致力于为易俗社编写秦腔剧目的工作。其剧作甚富,先后四十年,共编写大小剧本六十八本,为易俗社最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剧目题材广泛,提倡反对封建礼教,倡导婚姻自主,破除封建迷信,抨击歪风陋习的有如《春闺考试》(1915)年、《金莲痛史》(1916)、《软玉屏》(前后本,1917),《三滴血》(1918)、《八字案》(1919)、《战袍缘》(1919)、《大学衍义》(1920)、《翰墨缘》(1935)、《女儿经》(1940)等。表现古代英雄人物,反映爱国思想,提倡民族气节的有《玉镜台》(1915)、《苏武牧羊》(1916)、《三知己》(1931)、《光复汉业》 (1939)、《鸳鸯阵》(1941)、《盗虎符》(1943)、《伉俪会师》(1945)、《秦襄公》(1946)、《晋文公》(1948)、《李广射虎》(1948)等。三十年代,积极宣传抗战救国,编著了一批以近代历史为题材的应时之作,有《宫锦袍》(1930)、《颐和园》(前后本,1931)、《秋风秋雨》(1932)、《关中书院》(前后本,1933)《新华梦))(1947)等,
  他的代表作《三滴血》,写迂腐固执的晋信书,凭滴血判案,造成周仁瑞一家离散的悲剧,批判了办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迷信书本的危害性。他的剧作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富于传奇性。戏剧结构一般都是双线,甚至三线并行,错综复杂,而又宾主分明,最后总是顺理成章地各得其所,如《三滴血》。剧情发展往往奇峰突起,出乎意料,妙趣横生,使观众兴趣大增。许多戏都写有洞房花烛,但情趣各异,迥然不同。如《翰墨缘》中是双洞房,《软玉屏》是假洞房,《萧山秀才》中又是洞房夜逃等。他还长于喜剧手法,《三滴血》中的晋信书,三次出场审案,三次滴血,客观上已是一错再错,而他却振振作词,越来越自信。当最后一次出场受到罢官惩处时,还发出“读书不明难致用,回家去还要对青灯”的长叹,讽刺深刻,发人深省。因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范紫东的剧作对农民起义,多有歪曲描写,如《三知己》中的李自成,《颐和园》中的义和拳等。
  范紫东饱学多才,除通晓戏曲外,还善书画诗赋,知金石音律和历史等。著作有《关西方言钩沉》、《乐学通论》、《关西周秦石刻摹本》、《地球运转之研究》、《乾县县志》、《永寿县志》等。西安解放后,范紫东任西北及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市剧目修审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常不顾七十岁的高龄赴各地考察,1954年3月在临潼考察秦始皇陵后,患病,是年3月31日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