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 > 表演艺术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正敏



  李正敏(1915一1973)秦腔演员。字艺华,陕西西安人。正俗社科班出身,以青衣正旦见长,被誉为秦腔四大名旦之一。“歌唱极其动人,余音袅袅,回肠荡气,歌喉宛转,耐人寻味。”民国十五年(1926),十一岁时随父到西安入正俗社。在教练党甘亭和高登岳的教授下,勤学苦练,发奋钻研,成为正俗社的台柱。《五典坡》、《玉堂春》、《白蛇传》脍炙人口,被人们誉为“李氏三部曲”,当时石龙赞其“五、六年来,夜无虚席,每出一新戏,更为轰动西安,蜚声秦陇,此虽比之梅氏(兰芳)亦无逊色。”封至模《陕西四年来之戏剧》说:“盖李之长在唱,彼时正嗓音完整,精神饱满,兼善运用,每唱一曲,虽大段亦一气呵成,耳音为之一快。”民国二十四年应上海百代公司之邀,录制《探窑》、《赶坡》、《二度梅》、《断桥》、《走雪》、《游园》、《黛玉葬花》唱片。从此,“秦腔正宗”李正敏之大名,誉满西北,并在全国享誉。民国二十五年,脱离正俗社,自组正艺社任社长。经常辗转于关中各县。民国三十七年,班社实在难于维持演出,只好含着泪水,把一班学生转交于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西北戏曲研究院,担任秦腔剧团团长和演员训练班主任,为秦腔艺术的改革和三大秦班进北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游西湖》、《赵氏孤儿》等戏的演出以及为秦腔培养接班人等工作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艺四十六年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五典坡》里,塑造的王宝钏这一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他创造的“敏腔”,更为人们所倾倒。他博采前辈艺术家的唱腔,不论生、旦,只要有长处,都经过细心的琢磨、推敲、探索,溶化在自己的唱腔之中,创造出新腔来,在《五典坡》的《探窑》这出戏里,他的声腔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老娘不必泪纷纷”这段唱腔艺术,是一代之绝唱。他唱腔的特色是:情中带悲,悲中有柔,含蓄朴实,情真意切;行腔演唱抑扬顿挫,四声分明,击节有声,刚柔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不论在行腔、吐字、收音、归韵上,都为秦腔唱腔艺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73年12月12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