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种简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汉调二黄






1汉调二黄剧照;2汉调二黄剧照;3汉调二黄剧照;4谱例一:见儿一面风波起《红珍珠》岗枫[旦]唱段;5谱例二:秋意正浓风已寒《梅刀春秋》黄婶[老旦]唱段;


  汉调二黄又称陕二黄、山二黄,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新中国成立后,安康、汉中仍称“汉剧”,商洛、关中仍称“二黄”。它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洛、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清末至民国曾流行到陇东、川北、云南、鄂西、豫西等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为与“京二黄”区别,又称“土二黄”。
  汉调二黄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洛、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角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生、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黄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唢呐、笛子、喇叭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锣、铙钹等。汉调二黄的脸谱样式众多,比京剧和秦腔更为考究,目前收集到的有450多个。
  (一)汉调二黄的形成与发展
  汉调二黄最初的发祥地在紫阳蒿坪河一带,安康曾流传“二黄出自蒿坪河”。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黄科班,收徒60余人,为二黄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黄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洛镇四路二黄,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中二黄: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术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黄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还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黄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流,当地俗称“上河”)二黄。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弟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存有张清寿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黄班社。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伟堂、苏峦玉、赵某(山阳县人)、贺保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了天泰科班,共收学徒70余人,为当时汉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后,西乡县的九荣两科班40余人被接纳入天泰科班,人员多达百余人以上,曾开往四川演出。宣统二年(1910)于成都首场演出《满床笏》,轰动一时。至辛亥革命后,李伟堂才率班返回汉中。不久,戏箱交由郑天满领管,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成为汉中二黄的主力。以后30年间,马天庆(领班)与王吉元、王来寿等,跟班带徒培训出福、耀、玉、胜等辈学员,流布汉中各县,并组班演出,遂出现了宁强县的贺斌班、胡家坝的赵开志班、留坝县的唐安荣班、德燕班等几十个戏班,使汉中派二黄开始出现了盛期。抗日战争时期,职业班社仅留有蒲正华所领的兴汉社,二黄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汉中汉调二黄语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调清新、柔婉的特点。主要盛行于汉中、南郑、西乡、城固、镇巴、勉县等地。
  安康二黄:自乾隆(1736—1795)年间蒿坪河二黄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诨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黄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出科的方、盛两科艺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艺人长期驻足于安康地区,使安康汉调二黄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清末民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响的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连年灾荒,兵匪横行,班社纷纷解体。民国八年(1919)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县庙会、商会、乡镇售票演出,二黄再一次兴起。出现的艺人有青衣泰斗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阎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角徐茂才、黄大架,小生孙玉宝、李玉喜及安康二黄第一代女艺人钟玉凤、郭玉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及秦腔传入安康,安康二黄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现状,在同心社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二黄艺人,使安康二黄再度出现了回升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达300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75名,充实了汉剧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黄戏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黄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
  关中二黄: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黄班社。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黄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200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黄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出科的演员有山鸣歧、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黄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关中二黄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锁阳城》《四平山》等。1925年驻军贾兴运组织的二黄班,演出一时之后解体。1931年,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冯志才、邵志福、董志杰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因难以立足西安而多巡回于外县演出。1949年初,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黄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黄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黄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洛镇二黄: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红桃山》等剧,使用真枪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黄,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二人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50余名,壮大了洛镇二黄的演出队伍。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间,二黄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黄班,共10余个。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五燕(红生、武旦)、张志富(二净)、朱长福(外)、龚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荣山(净)、董兴平(旦)、金双庆(生)、雷鸣震(生)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生)、张长生(丑)、高志海(旦)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受禅台》《天才吃馍》《南北会》《洪羊洞》《白门楼》《清河桥》《大开榜》《元宵谜》《梵王宫》《渔舟配》《滚鼓刘封》《双投唐》《草桥关》《月明楼》《望儿楼》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黄呈现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等还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专业汉剧团,经常于本县及商县、洛南、丹凤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
  由于汉调二黄形成较早,与各地其他皮簧声腔剧种都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它对川剧、徽剧、京剧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近年来,汉调二黄观众锐减,不断走向衰落,专业剧团纷纷解散,目前仅剩下安康汉滨区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
  (二)汉调二黄音乐
  汉调二黄的唱腔秀丽、委婉,曲调简朴幽雅,婉转而激昂,具有山歌水调的山乡风味。其唱腔属于板腔体,有“甜音”“苦音”两种唱法,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二黄称“上把”,曲调平稳、肃穆,多用于正剧、悲剧,适于表现抑郁、怨恨、沉痛、悲愤、惋惜的情绪。其反调称反二黄。其板式讲究“板起板落”,板式有[导板][原板][散板][小导板][碰板][平板][洒头][滚板][快板][飞嘹子][摇板][慢三板]等。西皮称为“下把”,其旋律起伏较大,欢快流畅,适于表达舒畅、爽朗、洒脱、豪迈、愉快、紧张的气氛和情绪,较欢乐。其反调称反西皮。其板式有[导板][一字][二六][三流][散板][快板][洒头][滚板][飞嘹子][摇板]等。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板儿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杂腔杂调。
  1.基本板式
  西皮类:
  [导板] 一般为打断唱腔的起句,只唱一个上句,下句导入其他板式。节拍自由,散起散落,音调高亢,多表现激昂奔放情绪。
  [慢一字] 又称为[慢三眼],一板三眼,4/4节拍,中眼开口板上落,行腔徐缓、委婉,常用于抒情,可独立成段,也可以和其他板式连缀使用。
  [一字] 也就是“原板”,西皮中的主要板式,2/4节拍,一板一眼,中速,旋律比较流畅,经常和[二流]等板式连接使用,也可以独立成段。
  [二流] 分为[慢二流]和[快二流],2/4节拍,一板一眼,眼起板落,经常用于叙事和抒情。即可以独立成段,又可以在[一字]和[三流]之间起承传作用。各个行当都可以使用。
  [三流] 也称为[流水板],1/4节拍,有板无眼,无句间过门,可快可慢,多表现欢快、激越、愤怒的情绪。可独立成段,也可以和其他板式连接使用。
  [浪里钻] 属于紧打慢唱、有板无眼的一种板式。伴奏如浪、行腔如鱼、以鱼戏浪比喻其唱腔特点,常表现抒情,多则六至八句,少则两句。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与其他板式联用。
  [撩子] 是无板无眼的[散板],节奏自由。唱法有两种:一是唱句间用锣鼓或胡琴伴奏;二是每句唱完加奏一声锣。
  [滚白] 是一种有韵不成腔的自由节奏的韵白,主要用于倾诉式的表白,一般是最后一句的末尾两三个字转为[洒头]的下句。
  [洒头] 有称作[哭头][哭洒头],无板无眼的散板,常穿插于其他板式中,用来表现哭泣、悲号。一般只用一个上句或上、下两句。
  二黄类:
  [导板] 是散板的形式,节奏自由。其结构用途与西皮导板一样,多表现悲愤、苍凉的情绪。
  [回龙] 是[导板]后面的下句唱腔,不是独立板式,有板无眼,以叙事见长。
  [慢一字] 也被称作“四柱子”(慢三眼),四句式的慢板唱腔,一板三眼,板起板落,旋律低沉、平缓、委婉,常用于悲凄、苍凉等叙事情景。
  [一字] 也称[原板],二黄的常用板式。一板一眼(2/4节拍),速度快慢自由,多用于抒情或者叙事。
  [扣扣板] 为紧打慢唱的形式,有板无眼,唱腔具有说唱特点,每句唱腔末尾紧扣一锣鼓点,曲调活泼、叙事性强。
  [平板] 为一板一眼的2/4节拍,板起板落,曲调流畅,跳动性强,常用于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
  2.伴奏曲牌
  汉调二黄的曲牌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共400首。节奏有慢、中、快、散四种。曲牌结构形式有整起整落、散起整落、散起散落。有单曲反复和多曲联套等。
  丝弦曲牌多表现平稳徐缓、清雅俏丽的意境,既可揭示人物的内在情绪,又可衔接场次,烘托唱腔中间夹白的气氛。有丝弦曲牌50首左右,舞台上常用的有20多首,如[小桃红][放风筝][哭皇天][银纽丝][小开门][万年欢]等等。
  唢呐曲牌有50多首,保存下来的有20多首,多用于表现宏大的场面,制造热烈的气氛,如帝王登殿、官员朝拜、行军打仗、饮酒行令、神仙道化等。有[金榜头][四合四][朝天子][点绛唇][大开门][三枪][六幺令][东噜罗][哭皮]等。
  (三)唱词结构
  汉调二黄的唱腔词格以七字句、十字句多见。也有五字句、长短句和多字句等,以韵白和陕白为主。韵白即中州韵,字分尖团,四声并用。一末、二净、三生、四旦、多用韵白。陕白通俗生动,常用歇后语、风趣语,极富乡土气息。五丑、六外、七小、八贴行当皆用陕白。二净行的包公、蒯辙和《淮河营》的刘禅(小生),也使用陕白。另外,还有按照角色籍贯说方言白的惯例,如《打龙棚》的郑子明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道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说湖广话,《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毛明、杨春用韵白,顾读道陕白,下书人姚庭春说河南话,老师爷讲黄州话。番邦异族、太监、宫人概用京白,如《法门寺》刘瑾、贾桂,《四郎探母》的番邦公主等,这些惯例沿袭至今。
  (四)角色行当
  汉调二黄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
  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
  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大保国》中徐延昭、《白良关》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
  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
  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
  五丑应工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贫婆、幼稚的娃娃、昏聩的帝王、狡诈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讲究“裆劲”“矮子步”等。
  六外为重做工的生角,戏路较宽,如《群英会》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见长。如《表功》中的秦琼,念白多达百余句,边念边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显其能,均有交代。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戏如《贩马记》中的赵宠、《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错》中的卞生等;武戏的靠把戏有《芦花荡》的周瑜、《黄鹤楼》中的赵云、《白门楼》中的吕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快活林》等。
  八贴是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如《花田错》中的春兰、《乌龙院》中阎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云等。也扮演与四旦同工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
  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十杂为做工花脸,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如张飞、马武、呼延赞等,以做和打见长。
  (五)器乐
  汉调二黄的乐队分文、武场,统称场面。文场居于舞台右侧(下场口),武场居于舞台左侧(上场口)。文场的主要作用是伴奏唱腔、演奏弦乐曲牌;武场主要是为唱腔击节合拍、演奏开场、起板铜器、动作铜器以及效果铜器等。
  1.文场器乐
  汉调二黄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为胡琴、月琴及二胡,合称为包腔三大伴乐器。加上胡胡、唢呐、竹笛、海笛等,文场传统乐队通常为6人左右。建国后,乐队编制有所增加,有扬琴、琵琶、阮、大提琴等,通常为10人左右。上演现代戏时,有严格的配器,又增加了西洋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有时文场乐队还常常超过15人。
  2.武场器乐及锣鼓经
  汉调二黄武场乐器有牙板、暴鼓、尖鼓、堂鼓、战鼓、道锣、铙钹、铰子、小锣、马锣、银锣、水子、木鱼、梆子等。打击乐依照剧情及人物思想情绪变化以及角色行当的不同,分有大铜器和小铜器。其锣鼓经分开场锣鼓、动作锣鼓、板头锣鼓(包括曲牌的起法)和效果锣鼓。
  开场锣鼓:又称闹台锣鼓。作用有三,一是昭示观众即将开台演戏,二是催促戏班演员上台扮戏,三是表现文武场面人手的演奏水平。闹台锣鼓分闹台和花闹台。闹台仅是将锣鼓点连缀一起敲打,如[金钱花][乱石窖][九棰子]等;花闹台则是把唢呐牌子如[将军令][大摆队][泣颜回]等和锣鼓经混合套奏,非常热闹。
  动作锣鼓:主要用以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它是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动作,如角色上场、归位、下场、行进、骑马、扑跌、翻打等,都配以不同的锣鼓点来烘托气氛。如[四击头][豹子头]。
  板头锣鼓:着重用于唱腔起板。如[导板]则演奏[导板]头子。这都得根据剧情的变化引起唱腔板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运用上非常灵活,不同的板式有其不同的起板名称。
  曲牌锣鼓:主要配合唢呐曲牌辅之以锣鼓伴奏。
  效果锣鼓:有[三通鼓][起威][四不粘][阴锣鼓]等,主要配合舞台戏剧效果,如打更、模拟风声、水声等。
  (六)汉调二黄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汉调二黄的传统剧目浩如烟海。素有“演不完的戏,唱不完的词”和“唐三千、宋八百、外传野史数不得”的说法。这虽然是传说,但实际上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统计,仅安康一地剧目数就达到1200多个,其他各地各派加在一起,总数也达1500余本(现已抄录成册的本戏500多个,折子戏400多个)。这些剧目的题材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战蚩尤》《尝百草》《黄天荡》《清风亭》《二度梅》《打龙棚》《梁红玉》等。
  过去汉调二黄班社里都有一个戏目单子,上面标有各类剧目,一是便于让人点戏,二是新组班社以拟定保留的上演剧目。其中有《一捧雪》《二度梅》《三上轿》《四进士》《五福堂》《六月雪》《七入贤》《八义图》《九莲灯》《十道本》这样以数字为序的有趣排列,但多数都是以历史朝代,行当或习惯排列的。从流行演出上古时期的故事剧《补天记》《尝百草》《战蚩尤》到近代的《王三小卖水烟》、《温先生打针》,剧目丰富多彩,各朝代应有尽有。按老艺人们的说法,称作“三本半戏”,即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无朝代的外传戏为半本。大多数剧目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有句口头语:“真三列、假封神、扯淡的聊斋呕死人。”尽管题材广泛,但多以历史剧目为主。风格和形式,既有插科打诨、情趣盎然的喜剧,也有寓意深刻、催人泪下悲剧;有描写政治斗争的文戏,也有表现战争场面的武戏;有宫廷戏、公案戏、历史戏、神话戏,也有反映地方特色和民间生活的家庭戏;有长剧(整本和连台本戏),也有短剧(折子戏或片段),还有像《张古董借妻》这样无一句唱词的古典白话剧。因二黄流行区域,盛行坐唱(闹玩子)形式,观众只注重听戏,故二黄文戏多,唱词多。《上天台》的刘秀,在《绑子上殿》一场的大唱段,多达百句以上。一般唱段也都有四五十句。许多唱段采用“莫非是”“我为你”“欺寡人”“我好比”等套语开头,接连唱出数十句唱词。二黄有许多大本头戏,如《二度梅》《孟丽君》《正德游江南》《芙蓉剑》《一捧雪》《征北海》《借赵云》《昭君和番》《大登殿》《芦花荡》等,都是连台本戏。《二度梅》一剧可演三天四夜,适应了农村观众爱看长戏的习惯。
  汉调二黄有影响的演员中末角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作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黄慢板],把汉调二黄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知名的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朱洪寿等。生角有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旦角有李彩云、刘顺娥、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小生有喻俊卿、黄双喜、董金林,李四立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罗金喜、钟华卿、董瑶阶、小翠喜、万盏灯等。其中以董瑶阶最为有名,被尊为花旦中的魁首。
  出 处: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