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目 > 剧本 > 传统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营门斩子》


  (三通鼓,四龙套,秦杜二将引樊上场)
  樊梨花:(大怒)好恼!好气!好恼!(上接)(念)
  奉王旨意出帝京,
  芦花河前扎大营,
  一人执掌两口印,
  不能正己焉正人。
  本帅,樊氏梨花,以在唐主驾前为臣,官拜威烈侯,奉王旨意,镇守这芦花河,昨日赐得应龙一支将令,他一夜未归,不知他向哪里去了,秦、杜二将,应龙回营,早禀我知。
  二 将:是。
  应 龙:走!离了白家庄,来此是唐营。
  二 将:小本官回营来了!
  应 龙:回营来了,见过二位叔父。
  二 将:不必见礼!
  应 龙:我母帅呢?
  二 将:正在大怒。
  应 龙:待我转去。
  二 将:慢着,大丈夫只有上前,那有后退之理。
  应 龙:二叔父,报门。
  二 将:报!小本官告进。
  应 龙:参见母帅。
  樊梨花:下跪何人?
  应 龙:儿是应龙。
  樊梨花:为娘赐你一支将令,你往哪里去了?
  应 龙:这……
  樊梨花:讲。
  应 龙:白家庄招亲去了。
  樊梨花:可有唐主旨意。
  应 龙:无有。
  樊梨花:可有为娘将令?
  应 龙:无有。
  樊梨花:大胆!一无唐主旨意,二无为娘将令,竟敢私自招亲,秦、杜二将与我掌起面来!
  (唱西皮导板)
  一见奴才咬牙恨!咬牙恨!
  (转三流)
  骂一声奴才听分明,
  为娘赐你一支令,
  你不该白家庄前私招亲,
  一无唐主王旨意,
  二无为娘将令行,
  我本当不把奴才斩,
  怕的众将道不平,
  罢罢罢我将奴才斩,
  严纪军令谁不遵。
  二贤弟与我上了捆,
  等只等大炮响追儿的魂灵。
  (白)好恼!好气!好恼!
  丁 山:(四龙套领上唱二流若干句省。下面接后两句)
  我的儿身犯何条罪,
  为何捆绑营门问斩刑。
  应 龙:(接唱西皮摇板)
  营门外绑得我昏迷不醒,
  猛抬头又只见父帅回营。
  都只为白家庄将亲招定,
  怒恼了我母帅要问斩刑。
  丁 山:听一言来父不信,
  叫声应龙听端的,
  我的儿既有招亲意,
  回营就该对父提,
  为父备了聘定礼,
  怎能够捆绑营门受勒逼。
  应 龙:爹爹呀!
  丁 山:(接唱)说两句好话息儿气,
  再叫应龙听端的。
  我的儿暂受一时困,
  为父进帐讲人情,
  进帐去只用三言并两语,
  管叫你母赦不及。
  大摇大摆唐营内……
  众 将:啊……喴!
  又只见夫人发雷霆,
  慢讲说应龙儿害怕,
  本帅见了也怯三分,
  怕死岂能高官坐。
  纵死也要讲人情,
  秦、杜二将与我禀,
  你就说二路元帅押粮回营。
  二 将:报!二路元帅押粮回营。
  樊梨花:(西皮导板)
  秦杜二将一声禀,
  (一字)他报到二路元帅押粮回营。
  樊梨花撩莽袍忙离虎位,
  整一整珠冠儿迎接夫君。
  老爷在哪里?
  樊梨花 老爷
  : ,哈、哈、哈!
  薛丁山 夫人
  丁 山:夫人在哪里?
  丁 山:(西皮一字)
  进营来先交催粮令,
  樊梨花:樊梨花收了令一根。
  问老爷一路上你可好,
  丁 山:问夫人在大营你可安宁,
  樊梨花:你问我好来,倒也好,
  丁 山:你问我安宁,倒也安宁。
  樊梨花:昨日里妻赐你一支令,
  丁 山:打听那胡儿贼他不敢兴兵。
  樊梨花:一来是唐主爷洪福盛,
  丁 山:二来是樊夫人你一路的威名。
  樊梨花:老爷的威名!
  丁 山:夫人的威名!
  樊梨花:(接唱)观老爷进营来脸色不正。
  莫非是为应龙要讲人情,
  老爷你一路上鞍马劳顿。
  休要管为妻的前帐事情,
  丁 山:啊!……樊梨花她倒有隔山照镜,
  她就知本帅我要讲人情。
  夫人,有一句话儿不好讲。
  樊梨花:但讲无妨。
  丁 山:(接唱)讲出口怕夫人要发雷霆。
  樊梨花:(接唱)有什么话儿尽管讲,
  讲出口夫妻门再好用兵。
  丁 山:我未曾开口先告罪。
  樊梨花:老爷这是为何?
  丁 山:学一个先君子来后小人。
  应龙儿身犯哪条罪,
  为什么捆绑营门问斩刑。
  樊梨花:你问的是他……(狗血,动作指应龙)
  (起一字)
  昨日里妻赐他一支令,
  丁 山:他怎么样?
  樊梨花:他不该白家庄前私招姻亲,
  因此回营来将他捆。
  问老爷,妻斩子可曾公平。
  丁 山:小奴才犯将令理当斩。
  樊梨花:谢过老爷。
  丁 山:慢着,还念他年纪幼无智少能。
  樊梨花:(唱西皮二六)老爷!
  老爷休道儿年轻,
  有几辈古人对夫明。
  (转三流)
  三国中有个周公瑾,
  七岁学法九岁能,
  十一、十二掌帅印,
  十三、十四破曹兵。
  前朝古并非是神人下界,
  难道说小奴才他不是娘生。
  丁 山:(接唱)本帅进帐讲人情,
  那个与你比古人。
  要比古来我也比,
  比几辈古人夫人听,
  龙琼公主配洪薄。
  邓弹玉曾配土行孙,
  玉皇爷新生七个女。
  也有四个配凡人,
  神仙都有思凡意,
  何况我应龙儿是凡人。
  樊梨花:昨日里斩大将头挂营门,
  怎不见老爷讲人情。
  今日里要把应龙斩,
  偏偏老爷讲人情,
  手摸胸膛想一想。
  难道说旁人该死奴才他该生!
  丁 山:(接唱)昨日里斩大将头挂营门,
  那时间本帅未回营,
  今日里要把应龙斩,
  偏偏老爷回了营,
  大夫人也有薛猛子,
  二夫人也有后代根,
  先前夫人身无孕,
  你把我应龙当亲生,
  如今夫人有了孕,
  你把应龙不当人,
  非是本帅这样讲,
  樊梨花待子是两样心。
  樊梨花:(接唱)奉王旨意出帝京,
  在芦花河前扎大营,
  我一人执掌两口印,
  不能正己焉正人。
  丁 山:说什么一人执掌两口印,
  说什么不能正己焉正人。
  曾不记大战樊江城,
  樊梨花:老爷不讲也罢!
  丁 山:要我不讲,赦却应龙!
  樊梨花:那是万万不能。
  丁 山:两厢散队。
  (接唱)一来一往动刀兵,
  你见本帅生得好。
  要与本帅来成亲,
  那时本帅不应允。
  你将我吊在半天云,
  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无声。
  万般无奈才应允,
  夫妻们配合到如今,
  论王法,先斩你,再斩我,
  然后再斩小娇生。
  非是本帅叫骂你,
  前辈人带坏了后代根。
  樊梨花:(接唱)老爷休提樊江城,
  提起樊江火一盆,
  白虎关箭射你的父,
  天雷打你这不孝之人。
  丁 山:白虎关箭射我的父,
  那时本帅不知情。
  你杀夫从夫该何罪,
  杀夫从夫你罪不轻。
  樊梨花:我杀夫从夫为那个,
  杀夫从夫我又为何人。
  丁 山:杀夫从夫为的我,
  薛丁山不领你空月场情。
  樊梨花:斩子斩的收来子,
  不与薛家那门根。
  丁 山:虽然斩的收来子,
  他把本帅叫父亲。
  樊梨花:从早间斩了应龙子,
  到晚来打开丰都城。
  丁 山:从早间斩了应龙子,
  到晚来杀你个不太平。
  樊梨花:要斩要斩实要斩,
  丁 山:不能不能万不能。
  樊梨花:恨不得传令将你斩,
  丁 山:唐主爷封我不斩臣,
  樊梨花:我为元帅斩得你,
  丁 山:樊梨花错打了定盘星。
  樊梨花:莫把你二路元帅看大了。
  丁 山:威烈侯那在我的心。
  樊梨花:(怒恼)威烈侯本是我的功劳挣。
  丁 山:樊梨花,你以大压小算不了人。
  樊梨花:哎呀!(狗血,强忍怒气)
  (唱撩子)
  老爷一言出了唇,
  他当着众将耍笑人。
  不给压招他不怕,
  给压招失却了夫妻情。
  罢罢罢,
  三尺宝剑营门挂定,(上位)
  营门挂剑!
  若有人来讲,照剑执行。
  丁 山:不好了!听说宝剑挂营门,
  倒叫本帅吃一惊。
  唐主做事不思忖,
  宝剑不该赠夫人。
  讲不下人情我出唐营,
  (洒头)薛应龙……
  应 龙:(洒头)老爹呀!
  丁 山:哎!父的儿……
  应 龙:老爹爹……
  丁 山:接唱!父子们做鬼魅,一路同行。
  (落)
  二 将:报!二路元帅哭出唐营。
  樊梨花:(西皮导板)
  秦杜二将一声禀。
  二 将:二路元帅哭出唐营。
  樊梨花:他报到二路元帅哭出唐营,
  (下位)
  我这里出唐营用目观定。
  丁 山:薛应龙!父的儿。
  应 龙:老爹爹!
  樊梨花:娘的儿啊!
  丁 山:夫人你在哭什么,这里没有你的儿,你往下站(洒头)哎……父的儿啊!
  樊 :(接唱)他父子哭的好惨情,
  我本当传个杀人令。
  丁 山 父的儿
  :哎…… 啊!
  应 龙 爹爹
  (接唱)又恐怕失了夫妻情,
  天大事看在老爷的面。
  丁 山:看在本帅份上怎样将他赦了。
  樊梨花:(领意)我把他斩了。
  丁 山:哎!儿啊!
  樊梨花:老爷呀!(唱)
  看老爷面赦却了小娇生。
  丁 山:此话当真。
  樊梨花:当真。
  丁 山:本帅当面道谢!解下来!解下来呀!
  应 龙:(唱西皮摇板)
  刚才传令将我斩,
  多亏父帅讲人情,
  走上前来忙跪定,
  下次无令儿不敢胡行。
  樊梨花:奴才!(唱三流快板)
  一见奴才咬牙恨,
  开口骂声小畜生。
  自从你把唐营进,
  功劳簿哪有你的名,
  会羞的把儿羞死了,
  你反在唐营称其能,
  恨不得一足踹死你。
  丁 山:夫人我讲了情的呀!
  樊梨花:(接唱)那一旁谢过儿父亲。
  应 龙:(接唱)磕罢头来,谢罢恩,
  再谢父帅讲人情。
  薛应龙低头出唐营,(出门)
  (转三流)
  背转身来自思忖。
  翠屏山为王多尽兴,
  悔不该打号闯唐营。
  自从我把唐营进,
  功劳簿哪有我的名。
  动不动就要推出斩,
  一点不到问罪行。
  等只等今夜三更定,
  私盗将令去出兵。
  芦花河前得了胜,
  母帅帐前显奇能。
  芦花河前不得胜,
  纵死他乡做鬼魂永不回唐营。
  丁 山:(接唱)
  一见应龙出唐营,
  把话说与夫人听。
  芦花河前摆恶除,
  千万莫要儿出兵。
  倘若有个好和歹,
  夫妻们有账算不清。
  辞别了夫妻上鞍蹬,
  我到仙山求师尊大破贼兵。
  樊梨花:送老爷!(送之下场门回头出手亮唱相三流)
  一见老爷上鞍蹬,
  把话教与众将听,
  芦花河前摆恶阵,
  切莫要应龙儿出兵,
  倘若是有个好和歹,
  老爷有账算不清。
  站在营门传将令,……
  叫一声前后营,左右营,
  五营四哨马步兵丁。
  营门以外挖战坑,
  战坑旁边钉竹钉。
  竹钉上面麻绳绊,
  麻绳上边挂铜铃。
  倘若是胡儿贼子来偷营,
  绊动了钉上绳。
  绳上的铃,得儿,啷噹,
  铜铃响,响铜铃,
  那就是贼子来偷营,
  绑的绑,捆的捆,
  捆捆绑绑见夫人。
  夫人请王命,
  贼子问斩刑。
  太平年回朝进,
  老爷拿本奏唐君,
  保尔等头带乌纱帽。
  大红的莽袍穿在身,
  腰系八宝白玉带,
  粉红的朝靴足下蹬。
  来来来与我掩营门,
  候老爷求师尊,
  大破贼兵。
  (剧终)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