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目 > 剧本 > 传统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叮本》


  人物表
  李艳妃 正旦
  徐彦昭 大净
  杨 波 生角
  李 良 净角
  大太监 杂角
  四内侍
  四宫女
  (牌子“小开门”,四内侍,四宫女,大太监上。李艳妃上)
  李艳妃:(念)珍珠帘金钩高挂,
  黄罗伞罩定哀家。(入内坐)
  (念)老王晏驾龙归西,
  皇儿年幼难登基。
  多亏文武来辅助,
  保定哀家坐社稷。
  哀家,大明皇后李艳妃。不幸隆庆老王晏驾,皇儿年幼难以登基,多亏满朝文武保定哀家执掌朝纲。今乃大贡之年,各国必来我国进贡,哀家定在珍珠帘内答话,诚恐各国蛮王识破我国太子未曾成龙,乃是女王执掌朝政,心中不服秋后兴兵,与皇儿江山有失。因此驾设早朝与群臣商议良策。内臣。
  大太监:奴卑在。
  李艳妃:传哀口诏,满朝文武有本上殿朝奏,无本卷帘退班。
  大太监:奴卑遵旨。国太有旨,满朝文武有本上朝来奏,无本卷帘退班。(锣声音响)何人击点?
  李 良:(内应)太尉李良击点。
  大太监:随点上殿。
  李 良:(内应)领旨。(上,念)
  权凭三寸不烂舌,
  打动女王一片心。
  臣李良参见女千岁。
  李艳妃:太尉平身。
  李 良:谢女王。
  李艳妃:赐坐。
  李 良:为臣谢坐。(入坐)落坐动问,国太凤体驾安。
  李艳妃:为了皇儿十万江山,人安心未安。转言动问太尉身旁可好。
  李 良:为臣有何德能,怎当国太动问。
  李艳妃:我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有一问。这是太尉,上殿有何本奏。
  李 良:启奏女王在上,今本大贡之年,各国前来进贡,诚恐识破我国太子未曾成龙,乃是女王垂帘听政,秋后兴兵与我国抗衡,与幼主江山有失。
  李艳妃:哀家正为此事忧虑,太尉有何良策,当哀奏来。
  李 良:以为臣之见,把这江山托与我朝那家沾亲带故大臣执掌三年五载,等太子成龙帝业归宗,不知国太意下如何。
  李艳妃:太尉讲奏有理。朝中就是你我父女情重,把这十万江山托与太尉执掌,等皇儿成龙,原业归还,太尉可曾情愿?
  李 良:好倒却好,诚恐满朝文武不服。
  李艳妃:太尉暂且下殿,哀家出旨,让文武划押就是。
  李 良:为臣遵旨。(下)
  李艳妃:内臣。
  大太监:奴卑在。
  李艳妃:展开珠红!
  大太监:奴卑遵旨。(呈文房四宝)
  李艳妃:(唱二黄慢三眼)
  李艳妃龙凤阁诏书写就,
  晓谕了大明朝文武公侯。
  隆庆爷晏了驾太子年幼,
  皇儿小难登基哀是女流。
  多亏得众文武忠心辅助,
  扶保哀家坐龙楼。
  大贡年小敬上我自为首,
  又诚恐哀答话礼教不周。
  把江山暂托在李太师之手,
  坐三年并五载太子成龙原业归宗仍是我大明龙楼。
  大太监:太尉上殿。
  (良上,跪介)
  李艳妃:(接唱原板)
  赐你的珠红剑紧握在手,
  让文武划了押,
  哀盼你中秋佳节执朝政,
  忠心耿耿为国分忧。
  李 良:为臣领旨。(唱二黄摇板)
  用手儿接过了大明天下,
  既然是到我手怎能还他。
  撩莽袍端玉带文官阁下,
  尊一声众大人前来划押。
  (截)
  列位大人请了。
  (内白:请了请了,太尉怀抱珠红宝剑,为了何事。)
  李 良:众位大人都曾知道,今乃大贡之年,各国蛮王前来我国进贡,国太珍珠帘内答话,曾恐国识破我国太子还未成龙,乃是女王垂帘听政,秋后兴兵前来,与幼主江山有失。因此女王把这江山托与老夫执掌,等太子成龙原业归宗,请众位大人前来划押。
  (内白)江山只有争斗杀砍,那有推国让位之理,我等不押。
  李 良:押着便罢,倘若不押,按珠红宝剑施行。
  (内白)太尉息怒,我等划押就是。
  杨 波:(内白)慢慢慢着。
  李 良:答话者何人?
  杨 波:(内白)兵部杨波不押,有本面奏女王。
  李 良:哼哼,杨波不押,我将你好有一比,大树林中飘去一叶,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了!(唱二黄摇板)
  老杨波不划押老夫不怕,
  登了基我定要杀尔全家。
  撩莽袍端玉带武将台下,
  尊一声众王侯前来划押。
  (截)
  众位大人请了。
  (内白)请了请了,太尉怀抱珠红宝剑,口喊划押是何缘故。
  李 良:众位大人有所不知,今乃大贡之年,各国蛮王前来我国进贡,国太珍珠帘内答话,各国见我国太子未曾成龙,乃是女王执政,秋后兴兵前来与幼主江山有失。国太将这十万江山托与老夫执掌,太子成龙原业归宗。众位大人前来划押。
  (内向)太尉此言差矣。江山只有争斗,那有推国让位之理,我等不押。
  李 良:划押还则罢了,倘若不押,按珠红宝剑施行。
  (内白)太尉息怒,我等划押就是。
  徐彦昭:(内白)慢慢慢着。
  李 良:答话者何人?
  徐彦昭:(内白)定国王徐彦昭不押,有本面奏女王。
  李 良:啊嗨呀!定国公不愿划押,老夫的江山去了一大半了!
  (唱二黄摇板)
  老杨波不划押老夫不怕,
  定国公吼一声我的骨酥肉麻。
  撩莽袍龙凤阁见女王凤驾,
  这江山臣不坐你让与他家。
  (截)
  参见女王。
  李艳妃:划押之事,对哀奏来。
  李 良:满朝文武均划押,唯有二人不押。
  李艳妃:哪二人不押?
  李 良:兵部杨波,定国王徐彦昭不押。
  李艳妃:早知徐杨两家作梗。太尉暂且下殿,有哀作主。
  李 良:谢女王。(下)
  李艳妃:内臣。
  大太监:奴卑在。
  李艳妃:宣徐杨两家上殿。
  大太监:是。女王口诏下,徐杨二家上殿。
  徐彦昭:领旨。(上唱二黄摇板)
  徐彦昭出朝房撩袍抖袖,
  尊一声大明朝文武公侯。
  老王爷晏了驾太子年幼,
  龙国太失智谋推让龙楼。
  有哪家若不服随老朽本奏,
  李娘娘若降罪有我出头。
  李良贼想谋位我心震怒,
  在朝房吼得我气冲斗牛。
  杨 波:(内白)千岁等着。
  徐彦昭:(接唱)答话者是哪家王侯?
  杨 波:(内白)兵部杨波。
  徐彦昭:(接唱)杨大人,你快上龙楼。
  杨 波:(上唱二黄摇板)
  正在朝房把本修,
  忽听国太让龙楼。
  有心上殿把本奏,
  唉!怎乃是官职小难以出头。
  (截)
  学生见过千岁。
  徐彦昭:老朽还礼。哎嘘!
  杨 波:千岁怒而不息,莫非与哪家王侯争斗?
  徐彦昭:老夫怎能与人争斗,哪家王侯又怎敢与我争斗。只因太尉李良怀抱珠红宝剑,划划押押,不知划的何人江山,哪家社稷?
  杨 波:乃是大明的江山,幼主的社稷。
  徐彦昭:你可与他划押?
  杨 波:学生怎敢与贼同谋。
  徐彦昭:杨大人的忠心。
  杨波:千岁可曾与贼划押?
  徐彦昭:大人不与奸贼同谋,老夫岂与那贼同党。
  杨 波:老千岁真正忠宰。
  徐彦昭:杨大人既然未曾与他划押,何不随定老夫上殿,叮奏这个奸贼几本。
  杨 波:学生本当上殿顶奏李良几本,千岁,请你观看!
  徐彦昭:看些什么?
  杨 波:学生的官卑职小,怎敢出头!
  徐彦昭:大人此言差矣。说什么官卑职小位不压人,杨大人,你抬头观看!老夫怀抱何物?
  杨 波:乃是祖先宗红。
  徐彦昭:杨大人详者不差。这祖先铜锤乃是老王所赐,上有三十六眼,下有七十二楞,打死一昏君填去一眼,打死一谗臣锯去一楞,有老夫的祖先宗红,愿保大人满门无伤。
  杨 波:老千岁若保学生满门无伤,就是这腔热血洒落金阶,也要上殿顶奏这个奸贼几本。
  徐彦昭:如此,杨大人请。
  杨 波:老千岁请。
  徐、杨:一同请呐!
  (对唱二黄原板)
  徐彦昭:(唱)一文一武站朝房,
  杨 波:(唱)叙一叙大明朝锦绣家邦。
  徐彦昭:(唱)天不幸隆庆爷龙归海藏,
  杨 波:(唱)龙国太失国策让位李良。
  徐彦昭:(唱)只要你忠心把国掌,有老夫怀抱着祖先宗红上打昏君下打谗臣,愿保你满门无伤。
  杨 波:(唱)千岁爷保学生满门无伤,
  盼着生舍着死又待何妨。
  徐彦昭:(唱)来在午门用目观望,
  杨 波:(唱)殿足下坐的是奸相李良。
  徐彦昭:(唱)李良贼怀抱着珠红宝剑哪象个帝王形象,
  杨 波:(唱)怎比得老千岁怀抱着祖先铜锤上打昏君下压谗臣,世袭的一代一个定国老王。
  徐彦昭:(唱)铜锤一举奸贼下殿,(良下)
  杨 波:(唱)殿足下又去了太尉李良。
  徐彦昭:(唱)转过了金凤盘龙柱,
  杨 波:(唱)白玉阶前见皇娘。
  徐彦昭:(唱)九龙斗口朝凤驾,
  杨 波:(唱)二十四拜参女王。
  李艳妃:(唱)有哀家在金殿把旨降,
  二皇兄免礼站两厢。
  徐彦昭:(唱)铜锤三点谢凤驾,
  杨 波:(唱)四礼八拜谢皇娘。
  李艳妃:(唱)侍内臣撒开金交椅,
  徐、杨:(唱)大明朝的江山再作商量。
  (截)
  徐彦昭:臣,定国王徐彦昭。
  杨 波:兵部杨波。
  徐彦昭:参见千岁。
  杨 波:千岁。
  李艳妃:二皇兄平身。
  徐、杨:谢女王。
  李艳妃:赐坐。
  徐、杨:老臣谢坐。落坐请问国太凤体驾安。
  李艳妃:为了皇儿江山,人安心未安,转言一句,二皇兄身旁可好。
  徐彦昭:怎敢女王动问,
  杨 波:为臣吃罪不起。
  李艳妃:我朝君君臣臣原有一问。二皇兄上殿有何本奏。
  徐彦昭:老臣一在班部打坐,只见太尉李良怀抱珠红宝剑划划押押,不知是何缘故。
  李艳妃:徐皇兄有所不知,今乃大贡之年,哀家在珍珠帘内答话,各国见我大明乃是女王掌朝,秋后兴兵前来,与皇儿江山有失。故将大明江山托与太尉执掌三年五载,等太子成龙基业归宗。皇兄怎不划押。
  徐彦昭:江山只有争斗杀砍,那有推国让位之理。国太可知老王骈马闯业之难。
  李艳妃:哀家不知,何人知晓?
  徐彦昭:兵部杨波知晓。
  李艳妃:老皇兄落坐。杨爱卿。
  杨 波:臣。
  李艳妃:可知老王创业之事。
  杨 波:为臣略知一二。
  李艳妃:当殿奏来。
  杨 波:容奏。(念)
  一字元成十万里,
  世间多少古今奇;
  山崩地裂尸骨现,
  日月无光星斗移。
  苍天不灭元朝后,
  先王登基统华衣。
  (唱二黄原板)
  有杨波龙凤阁一本奏启,
  尊国太展凤耳细听端的。
  先王爷起义在茂陵地,
  东西杀南北战闯荡社稷。
  张仕成在河东大肆举义,
  陈友亮兴兵自江西;
  各聚人马争霸位,
  江南又反左君弼。
  只杀得天地生暗气,
  只杀得日月少光辉;
  只杀得尸骨堆山血流遍地。
  只杀得神号与鬼啼。
  只杀得一片凄凉荒野地,
  只杀得买卖路途人烟稀。
  先王爷应天顺人子孙相继,
  灭元朝扫群寇统一社稷。
  老王爷坐江山并非容易,
  龙国太让江山三思而为。
  (截)
  李艳妃:然何停本不奏?
  杨 波:为臣只记上册,不知下论。
  李艳妃:何人记得?
  杨 波:定国王徐老千岁知晓。
  李艳妃:杨爱卿落坐。这是徐皇兄,可将先王创业之故,当哀奏来。
  徐彦昭:容奏!老王出世身有四王气象。
  李艳妃:那四王气象?
  徐彦昭:尧眉、舜目、禹背、汤肩。
  李艳妃:尧王?
  徐彦昭:眉分八彩。
  李艳妃:舜王?
  徐彦昭:目生重瞳。
  李艳妃:禹王?
  徐彦昭:身背八卦。
  李艳妃:汤王?
  徐彦昭:肩挑二龙。(念)
  七九六十三,洪武追大元;
  追在红罗山,偶遇路断先;
  海涌金桥现,七人渡北番。
  元朝不绝后,国太,大明坐江山!
  (唱二黄原板)
  徐彦昭在金殿一本奏定,
  尊国太展凤耳细听分明。
  太祖爷首起义本在茂陵,
  元鞑子怎抵挡红巾义军。
  武凭着祖徐达身挂帅印,
  文凭着神机妙算的刘伯温。
  康茂才来赵德胜,
  李文忠他本是御外甥;
  华彦铃来华彦庆,
  还有白袍将郭英;
  能征惯战的胡大海,
  勇猛无比的常遇春。
  只杀得元鞑儿弃城逃命,
  只杀得元鞑子丧胆惊魂。
  杀杀杀战战战北海境,
  北海上现金桥渡过七人。
  先王爷为社稷心血用尽,
  (转)龙国太让江山要三思而行。
  李艳妃:不准!
  徐彦昭:啊?!(唱二黄摇板)
  龙凤阁上巧奏本,
  国太失机他不听。
  下殿来忙把杨大人请,(夹白)
  大人啦!(唱摇板)
  (唱)将你的头本奏当今。
  杨 波:千岁请坐。
  (唱)昔日里有一个王莽奸佞,
  与苏献结死党共谋龙庭。
  闰腊月设下了宴会计,
  用药酒毒死了平帝汉君。
  亲国丈久起篡位之意,(夹白)
  国太呀!(唱)
  李太师与王莽有何区分。
  李艳妃:太尉顶本。
  李 良:(唱)那王莽篡江山权凭苏献,
  臣府下并无有辅助之人。
  杨 波:慢着。你说无有辅助之人?穿宫太监田子春一在你府常来常往,难道不是辅助之人吗?
  李 良:哎,杨大人,田子春他是穿宫太监,只是奉旨过府与老夫问安而已,走得算不得。
  杨 波:他走得算得。
  李艳妃:走得算不得。
  徐彦昭:走得算得。
  杨 波:啊!(唱二黄摇板)
  往日里奏本,本本准,
  今日里为何全不听?
  下殿来忙把千岁爷请,(夹白)
  老千岁呀!(唱)
  快把你的二本救大明。
  徐彦昭:国太呀!(唱)
  唐朝中有一个梁王朱温,
  他膝下有一子慕容洪墩。
  带御医进宫去与父探病,
  刺银针入病腔下了绝情。
  亲父子为江山灭伦绝义,
  又何况李良他久谋龙庭。
  李艳妃:(唱)我朝中君臣父子为人直正,
  怎能比他朝中猪狗为君?!
  徐彦昭:(唱)国太道我朝中君君臣臣,
  李良贼谋龙位久居二心。(夹白)
  准不准?
  李艳妃:不准。
  徐彦昭:啊?!(接唱二黄摇板)
  龙凤阁昏了女王君,
  忠良的本章全不听。
  下殿来忙把杨大人请,(夹白)
  杨大人!(唱)
  快把你的三本奏女君。
  杨 波:容奏!(唱)
  大宋朝有二王光美匡胤,
  他本是两条龙一母所生。
  赵大王下河东身染重病,
  赵二王探病时暗下竹钉。
  亲手足谋江山下此毒手,
  李太师谋龙位岂有好心。
  李艳妃:太尉顶本。
  李 良:(唱)我若是霸江山久占不让,
  用重刑责打我再罚高祥。
  杨 波:哎哎哎,这是什么本?你乃掌朝太尉,哪能打得罚得。
  李 良:慢着慢着,杨大人,自古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打得罚得。
  徐彦昭:打不得罚不得。
  李艳妃:打得罚得。
  徐彦昭:这?……
  李 良:着哇!哈哈哈……
  杨 波:哎呀!(唱)
  水不清才出这鱼虾打混,
  国不正才出这亡国奸佞。
  杨波上殿再顶本,
  李艳妃:下殿去罢!
  杨 波:哎呀!(唱)
  竟将忠良赶下朝庭。
  杨波下殿气昂昂,
  李 良:你大胆!(唱)
  李良谋位有何妨?!
  徐彦昭:你大胆!(唱)
  你坐江山谁保你?
  李艳妃:猛臣!(唱)
  不用你徐杨他自为王。
  徐彦昭:啊?
  杨波:啊嗨呀!(唱)
  龙国太一言出了唇,
  大明江山属他人。
  杨波下殿气凶凶,(思)
  不免挑唆定国公。(夹白)
  老千岁呀!(唱)
  你怀抱铜锤有何用?
  又何不打一打谗臣撒一撒威风?!
  徐彦昭:杨大人此言差亦。女王失德,大明江山去也。老夫年迈,打不了谗臣,撒不了威风!
  杨 波:千岁何出此言?你看李良老贼张牙舞爪,眼看大明江山落在他人之手,千岁你打一打谗臣撒一撒威风,有道是虎老雄心在,年迈刚强多。千岁,你不老。
  徐彦昭:你待怎讲?
  杨 波:虎老雄心在,你不老!
  徐彦昭:不老?
  杨 波:人老志气刚。千岁不老。
  徐彦昭:你站定了!
  (唱二黄摇板)
  蛟龙正在潭内困,
  春雷一响要翻身。
  上前来抓住贼的袍和带,(夹白)
  与我站起来!
  李 良:老千岁这是何故?杨大人你要拉住。
  徐彦昭:(唱)龙凤阁上打奸佞。(打介)
  李 良:(用剑格架)杨大人你要拉住嘛!
  杨波:(佯拉)我拉着的。
  李艳妃:(唱)定国王做事太欺心,
  你竟敢龙凤阁擅打皇亲。
  徐彦昭:(唱)国太道皇亲国戚不敢打,(行弦)
  杨 波:千岁,打的是谋朝篡位臣。
  徐彦昭:着哇!(唱)
  打的是谋朝篡位臣。(打)
  李 良:杨大人,你怎么不拉好还要挨冷捶?!
  杨 波:我拉着的,就是拉不住哇!
  李艳妃:(唱)徐皇兄作事不思忖,
  李太尉是哀的什么人?
  徐彦昭;(唱)李良他不过是娘娘的父,(行弦)
  杨 波:老千岁,你不该起意谋龙庭。
  徐彦昭:是呀!(唱)
  他不该起意谋龙庭。(打)
  李 良:杨大人你拉到!
  杨 波:是在拉到的。
  李艳妃:(唱)这江山本是老王挣,
  论功劳未亏你半毫分。
  徐彦昭:去罢!(唱西皮导板)
  请公爷打开功劳簿,(切)
  杨大人请看,这功劳簿上边尽是徐杨两家的功劳,哪有个奸贼的名讳?
  杨 波:是呀,功劳簿上并无这个奸贼的名讳。
  李 良:你们抬头观看,我的功劳在上面坐着的。
  徐彦昭:你大胆!
  (徐逼良下,杨下。对唱西皮一字)
  功劳簿并无有令尊的名。
  李艳妃:(唱)有他的名来无他的名,
  哀皇儿本是他的御外孙。
  徐彦昭:(唱)御外孙来亲外孙,
  他不该起意谋龙庭。
  李艳妃:(唱)这江山本是老王挣,
  并未曾亏你徐家半毫分。
  徐彦昭:(唱)这江山虽是老王挣,
  也有我徐杨八九分。
  李艳妃:(唱)这江山本是哀家让,
  只由哀家由不了大臣。
  徐彦昭:(唱)这江山虽是国太坐,
  半由君来半由大臣。
  李艳妃:(唱)老王封你的官职大,(放)
  你把我女王天子那在你的心。
  徐彦昭:(唱)官大官小臣的功劳挣,
  并非是沾亲代故恩赐老臣。
  (行弦)
  李艳妃:下面是定国王?
  徐彦昭:上面是龙国太。
  李艳妃:徐皇兄。
  徐彦昭:李皇娘。
  李艳妃:徐彦昭。
  徐彦昭:李艳妃。
  李艳妃:我把你这猛臣!
  徐彦昭:我把你这昏君!
  (对唱西皮二流)
  李艳妃:(唱)地欺天来不下雨,
  徐彦昭:(唱)天欺地来苗不生。
  李艳妃:(唱)臣欺君来国不正,
  徐彦昭:(唱)君欺臣来别奉君。
  李艳妃:(唱)子欺父母该短命,
  徐彦昭:(唱)父母欺子不孝心。
  李艳妃:(唱)弟欺兄来家不顺,
  徐彦昭:(唱)兄欺弟来把家分。
  李艳妃:(唱)妻欺夫来纲常乱。
  徐彦昭:(唱)大丈夫怕妻算不了人。
  李艳妃:(唱)莫非是徐杨要坐位,
  徐彦昭:(唱)我徐杨不坐你让不了人。
  李艳妃:(唱)要让要让实要让,
  徐彦昭:(唱)不能不能万不能。
  李艳妃:(唱)莫非是徐杨要造反,
  徐彦昭:(唱)我徐杨未点那路兵。
  李艳妃:(唱)你要反来哀就斩,
  徐彦昭:(唱)老王爷封我不斩臣。
  李艳妃:(唱)我为君来斩得你,
  徐彦昭:(唱)龙国太你错打定盘星。
  李艳妃:(唱)内侍臣将他赶下殿,
  徐彦昭:(唱)哪一个狗官敢拢我的身。
  李艳妃:(转唱西皮撩子)
  传国玉玺往下打。
  徐彦昭:(唱)祖先宗红往上伸。
  铜锤去了黄俊军。
  龙凤阁上打昏君。(截)
  (杨波上急阻)
  杨 波:千岁不可。自古以来,为臣忤君,尤如日月倒行,你我为臣的怎能担起弑君之罪。
  徐彦昭:依你之见?
  杨 波:千岁暂去朝房,学生上殿请罪。
  徐彦昭:唉!(下)
  杨 波:臣,杨波参见女王。适才我徐杨一在龙凤前顶本,言语多有冒犯,还望国太赦我二家之罪。
  李艳妃:金殿之上,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有何罪?从今以后朝中大小之事不与你徐杨两个奸党相干,赶下殿去。
  杨 波:谢国太。千岁快来。
  徐彦昭:(上)国太怎样降旨?
  杨 波:国太传旨,从今以后,朝中大小之事,不与你我两个奸党相干,还将学生赶下殿来。
  徐彦昭:杨大人,你我徐杨两家忠心保国,如今反落奸党二字,真正愧煞人也。
  杨 波:老千岁何必如此,你我暂退朝房,看他这个江山是如何的让法,又看这个奸贼是怎样的坐法。
  徐彦昭:杨大人,有老夫在朝,他想让也不了。
  杨波:他想坐也坐不成。
  徐彦昭:哼哼哼……
  杨 波:千岁请!(同下)
  李 良:(暗上)哼哼,两个奸贼才下殿去。请国太降旨。
  李艳妃:咳!(唱二黄原板)
  老王爷做事差又差,
  你不该把祖先宗红恩赐于他。
  上殿来就把哀家打,
  下殿就把群臣欺压。
  李太尉暂执掌大明天下,
  等皇儿成了龙原业归咱。
  你莫学秦赵高指鹿为马,
  你莫学汉萧何私造国法。
  你莫学贼王莽谋王杀驾,
  你莫学贼董卓篡夺汉家。
  传国宝玉玺印太尉收下,
  等八月十五日你驾坐中华。
  李 良:(接印,剑。)起驾。
  (妃下,彩女、内侍、太监下。四卫士上)
  李 良:(唱二黄摇板)
  今日里接过了大明天下,
  这江山到了手岂肯还他。
  (截)
  (白)可恨徐杨无来由,三番两次强出头;八月十五登龙位,开道!
  众:啊!
  (唢呐牌子,杨暗上。)
  李 良:(接念)定取徐杨项上头。
  (唢呐牌子,良下。众下)
  杨 波:老千岁快来。
  徐彦昭:(上)杨大人为何这样慌张?
  杨 波:千岁有所不知,国太让了江山。这个奸贼下殿之时,说的言语好不利害。
  徐彦昭:他讲些什么?
  杨 波:这个奸贼言道:可恨徐杨无来由,三番两次强出头。八月十五登龙位,定取徐杨项上头。
  徐彦昭:大人闪开,待我赶上前去,赏他一锤。
  杨 波:千岁不可。事到如今,只好另行计议。
  徐彦昭:既然如此,你我暂且回府商议长久之计。请!
  杨 波:千岁请!
  (同下。)
  ——剧终——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