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目 > 剧本 > 传统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白马坡》


  剧 情
  “白马坡”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到二十六回的故事。叙述刘备、关羽、张飞徐州兵败失散之后,关羽困居曹操营中,曹欲收买其心,相待甚厚,经常设宴,并赠以锦袍、纱囊、快马,但关却时刻怀念桃园兄弟。时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军至黎阳,黎阳太守刘延告急许昌,曹亲率人马至白马,被颜斩宋宪,屡战不胜,遂请关公出战,关杀颜良,曹表奏朝廷,封关汉寿亭侯。袁派部将文丑二攻白马,又被关杀之。时刘备在袁处,袁得知杀颜良文丑者乃是桃园之关羽,便要斩刘,刘说要写信劝关归降袁绍,才未被杀。关斩文丑之后,汝南刘辟、龚都又要攻曹,关讨令去打。刘辟、龚都有归降桃园之意,遂派孙乾去关处下密书,关得书后,出兵与刘、龚假战,刘、龚佯败,关羽遂得了汝南。此剧前部一名“斩颜良”“诛文丑”也叫“赐马大宴”“战延津”;后部一名“破汝南”。
  场 次
  第 一 场 请 宴
  第 二 场 赐 袍
  第 三 场 惊 梦
  第 四 场 封 须
  第 五 场 拜 马
  第 六 场 议 事
  第 七 场 发 兵
  第 八 场 会 战
  第 九 场 闻 报
  第 十 场 观 阵
  第 十一 场 请 关
  第 十二 场 辞 嫂
  第 十三 场 斩 良
  第 十四 场 回 朝
  第 十五 场 封 侯
  第 十六 场 得 信
  第 十七 场 诛 丑
  第 十八 场 讨 令
  第 十九 场 绑 刘
  第 二十 场 修 书
  第二十一场 报 信
  第二十二场 闻 信
  第二十三场 得 功
  人 物 表
  关 公 红 生 袁 绍 付 末
  士 卒 杂 颜 良 二 净
  张 辽 武 生 报 子 杂
  荀 彧 老 生 刘 延 付 末
  校 尉 杂 跑马差 杂
  曹 操 大 净 程 昱 须 生
  甘 氏 正 旦 宋 宪 小 丑
  糜 氏 小 旦 徐 晃 武 生
  内 侍 杂 吕 虔 付 净
  汉献帝 须 生 刘 辟 武 生
  刘 备 须 生 龚 都 丑
  田 丰 老 生 孙 乾 须 生
  沮 授 须 生 文 丑 二 净
  第一场 请 宴
  (关公独上)
  关 公:(念点绛唇)
  正气常存,
  披襟见心。
  土山与曹约三事,
  何日兄弟会风云?
  (诗)曾记昔日困土山。
  三事遂心降曹瞒。
  黄昏秉烛常达旦,
  志同日月义同天。
  某,汉室关。只因曹操兵攻徐州,糜竺、简雍弃城而逃,陈登献关迎降,曹操随即兵取下邳,关某一时不慎,误中奸曹伏兵之计,遂被困于土山,回头只见火起,方知下邳失守,关某已成无援之军,只说与贼决死,谁知故人张辽前来劝降,是我曾以三事相约,曹操允某所谋,关某才保定二皇嫂,引军十有余骑,前来投曹。幸喜曹操待某不薄,常以金珠古玩相赐,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虽然如此,难买关某之心也。
  (唱二簧原板)
  汉室关困许昌愁肠展转,
  思想起昔日事春梦一般。
  想当日在下邳一场血战,
  误中曹操巧机关。
  只杀得众儿郎东逃西散,
  关某被困在土山。
  只说是马革裹尸别无主见,
  又谁知张文远来到阵前,
  他劝我降曹莫迟慢,
  岂知我立志如同金石坚。
  某与他约就了大事三件,
  才保二嫂过营盘。
  曹孟德他待我恩深义远,
  上马金下马宴礼士下贤。
  昨日里他同我金阙朝见,
  又蒙得汉天子当殿封官。
  封关某偏将军官高位显,
  富与贵难买我矢志如山。
  每夜晚某也曾秉烛达旦,
  向日里某何曾片刻安闲。
  一部春秋常作伴;
  观今鉴古消磨岁月度日如年。
  但不知何一日弟兄相见?(放腔)
  叙一叙离别语顿足为欢。
  (截)
  士 卒:(上)禀二爷!曹丞相设宴候驾。马已备就,现在门外,就请二爷上马。
  关 公:带路!(同下)
  第二场 赐 袍
  张 辽:(上唱二簧摇板)
  想当日白门楼险些丧命,
  多蒙得关二爷跪地求情。
  在土山约三事明言至论,
  也是我张文远以恩报恩。
  到今日曹丞相设宴相请,
  为兴王图霸业收买人心。
  荀 彧:(上接唱)
  实服了关二爷性情刚硬,
  虽然是在曹营不称降臣;
  曹丞相对待他毕恭毕敬。
  难买他象桃园一点真心。
  (截)
  张将军!
  张 辽:荀大人!
  荀 彧:丞相又设大宴,款待二爷。我们前来侍宴。言还未罢,丞相来也!
  (四校尉引曹操上)
  曹 操:(念点绛唇)
  拥兵百万,
  坐镇中原。
  何日夺得汉家权,
  永息狼烟。
  (坐诗)
  一家父子称三雄,
  文才武艺件件通。
  天下之人皆负我,
  反说老夫心不公。
  老夫姓曹名操,字孟德,官居汉大丞相之职。只因兵攻下邳,将关公围困土山,老夫敬他为人好义,又且武艺超群,因此不愿将他杀害,遂差张辽前去劝他归降,他以三大难事相约,老夫自有主意,也就允其所请,遂将他留于帐下。他虽无有投降之心,老夫岂能无这爱将之意,只得以恩待他,候其自悟,倒要免费许多唇舌。昨日引他朝见献帝,当朝随即封他为偏将之职,下朝之时?我见他身上所着之袍,已经褴褛不堪,老夫度其身材,为他制就锦袍一幅,今日又是设宴之日,等他宴罢,当席赐他。看他受袍之后,又是怎样动静?
  校 尉:(上)禀丞相!众将候令。
  曹 操:命他等进帐!
  校 尉:丞相人令,众将进帐!
  (荀彧、张辽进帐介)
  荀 彧
  :参见丞相!
  张 辽
  曹 操:免参!
  荀 彧
  :谢丞相!
  张 辽
  曹 操:坐了!
  荀 彧
  :谢坐!(坐介)(又一校上)
  张 辽
  校 尉:禀丞相,关公到!
  曹 操:有请!(奏“四台四”下迎关公上)二爷身旁安好否?
  关 公:关某有何德能,敢劳丞相动问?丞相刻下可安?
  曹 操:彼此一样。一同坐下,呵呵,哈哈!(同坐介)
  关 公:关某栖身帐下,蒙丞相大恩相待,关某实感不安,今日丞相又设大宴,教关某异日何以为报?
  曹 操:好说了,特具菲酌,与将军遣闷而已。校尉们!摆宴上来。(奏“四合四”摆宴介)
  校 尉:宴齐。
  曹 操:文远、荀彧左右相陪,老夫前来把盏!
  关 公:不敢,不敢,还是我等自斟自饮!
  曹 操:将军请!
  关 公:丞相请!
  曹 操:一同请!
  (唱二簧倒板)
  宝帐内摆下了金杯玉盏,
  (夹白)将军请勿拘量,
  (转二簧原板)
  尊将军放海量杯杯饮干。
  人生在世如梦幻,
  百年能有几日欢;
  不如意事常八九,
  事与人言无二三。
  遇饮酒时须饮酒,
  得顺风时好行船。
  你兄长无踪无影绝鱼雁?
  你为何终日闷闷锁眉尖?
  忠臣无有百岁汉;
  奸雄也活几十年;
  眼前荣华谁不愿,
  岂有人甘受穷困待他年?
  讲高官论厚爵大事一件,
  好一比月中丹桂实难攀!
  步登青云路不远,
  又岂能故意失足出广寒?
  讲忠臣说义士闲文一篇,
  又好比水中明月镜中天。
  望梅止渴将人骗,
  纸上画饼人难餐。
  不信此话开书卷,
  前朝古人讲一番:
  昔日里孔夫子道传一贯,
  谁不夸谁不讲他是一位德配天。
  在陈蔡他绝粮饿过饭,
  可怜他一事无成老死穷途才落一个假圣贤。
  大英雄还须要通权达变,
  知时务为俊杰至理名言。
  豪杰辈定要把乾坤扭转,
  男儿辈又何苦问舍求田。
  来来来我二人推杯换盏,
  (放腔,夹白)看酒来!
  (接唱)
  你与我吃一个日落西山。
  (截)
  呵呵,哈哈!(大笑介)
  关 公:(唱二簧倒板)
  耳听得曹丞相对我讲叹,
  (夹白)丞相,恕末将之狂言了,
  (转二簧原板)
  汉关某低下头自思自参。
  你好比佛祖讲经大雄殿,
  只讲得天坠花雨地涌金莲,
  面前的顽石把头点,
  可算得暮鼓晨钟苦海慈船。
  也只有佛子佛孙听他劝,
  道不同不为谋也是枉然。
  蒙丞相待关某恩深义远,
  恨关某无寸功答报涌泉。
  倘若是有小功军中敬献,
  我再去寻兄长义存桃园。
  想起了我兄长杯酒难咽,
  (放腔夹白)兄长呀!(背身弹泪介)
  (接唱)
  怎知晓你二弟事处两难。
  曹 操:将军,怎么停杯不饮?
  关 公:想我兄长,酒难下咽?
  曹 操:既不能饮,老夫不便强劝。将军身旁锦袍已破,老夫特与将军另装一幅,还望将军笑纳!
  关 公:关某就当面谢赐!(离位打躬介)
  曹 操:校尉们!捧袍上来!
  校 尉:是!(下捧袍上)
  关 公:谢过丞相了!
  (唱二簧摇板)
  施一礼谢过了丞相恩典,
  引起了汉关某愁丝一团。
  用手儿捧锦袍下边更换,
  (打躬下,把新袍穿在身底,把旧袍穿在上面,又上介)
  (接唱)
  见新衣想故人泪洒胸前。
  (曹操上下看关公介)
  曹 操:(接唱)
  见将军穿新衣中心思揣,
  教老夫难解他腑内机关。
  转面来把将军细问一遍,
  问将军你缘何作事倒颠?
  (截)
  将军!老夫现有一事不明,要在将军面前请教!
  关 公:丞相何出此言?
  曹 操:老夫是见将军着袍破烂,这才馈赠一领,虽然纫工不佳,也是老夫的一点敬意。将军为何反把新袍穿在下面?这事倒教老夫不明其意。
  关 公:丞相有所不知,关某旧袍乃是皇叔所赐,丞相今日赐了新袍,关某怎敢得新忘旧,因此把他穿在下面。
  曹 操:将军真义士也。(卒急上)
  士 卒:禀二爷,二位夫人不知因为何事,正在内宅哭泣!
  关 公:丞相在上,关某告辞!
  曹 操:有事请便!
  关 公:顺马!(关下)
  曹 操:文远,你看老夫待他不薄,他屡次有辞别之心;不但蓄意已久,并且露于言谈之间,不知他是何意?
  张 辽:末将也略知其情,只因他是大义之人,不能背刘备而投丞相。现在不去,是他不知刘备的下落,二来是他常常说过,受丞相的厚恩,未立寸功,实属惭愧。他必立功以报丞相,然后再去不迟。
  荀 彧:既然如此,丞相就不用他立功,他就没有可去之机。
  曹 操:荀彧之言有理,老夫当依计而行。就是今天之事,也难免令人不疑,我们正在饱酒之间,他听说这两个妇人一哭,立即作别而去。妇人思夫而哭,乃是常情;他又何必如此在意,诚恐其中有诈。老夫心想以约他上朝见主为名,顺便看他是否得了刘备的信音,不知此计如何?
  荀 彧:丞相,此计甚妙!
  曹 操:开道!(同下)
  第三场 惊 梦
  (甘氏内唱二簧倒板)
  昨夜晚做一梦大失所望,
  (二美女引甘氏、糜氏上同)
  甘 氏:(洒头)刘皇叔……夫君……哎……
  (接唱二簧摇板)
  大料皇叔丧无常。
  糜 氏:(接唱)
  空费了二弟朝夕想,
  甘 氏:(接唱)
  眠甲枕戈在许昌。
  关 公:(上接唱)
  他二人只哭得泪如雨降,
  倒教我汉关某倍加惨伤。
  上前来施一礼再把话讲,
  二贤嫂你缘何珠泪两行。
  (截)
  二位贤嫂在上,为弟这厢问安!
  甘
  氏:二弟少礼,那厢看坐,
  糜
  关 公:为弟这厢谢坐。(坐介)动问二位贤嫂,因为何故,双目含泪,莫非为弟有什么不是之处?
  甘 氏:叔嫂之间,虽嫡亲不过如此。二弟又有什么不是之处?
  (拭泪介)
  关 公:既然为弟无有不是之处?不知何事,引起了二位贤嫂的不悦?
  糜 氏:姐姐你与二弟从实讲吧,免得他心不安。
  甘 氏:叔叔要问,听我道来。
  (唱二黄原板)
  未开言不由人泪如雨降,
  尊二弟侧双耳细听端详:
  都只为在下邳大交一仗,
  思想起倒教人倍加愁肠!
  只杀得众儿郎魂惊魄丧,
  你弟兄失散后天各一方。
  蒙二弟保家眷土山以上,
  莫及坐受含冤朝夕盼望,
  盼只盼桃园弟兄合浦还珠①皓月重光芝兰芳。
  昨夜晚耳听得三更鼓响,
  闷对孤灯辗转愁思只见你兄弟形影傍徨在羹墙②。
  寸心愁思苦万状,
  为觉得昏沉入睡梦高唐。
  关 公:(夹白)嫂嫂梦见何来?(很惊疑问介)
  甘 氏:(接唱)
  梦中只见你兄长,
  他还在与人动刀枪;
  遇见了一员有名将,
  杀得他东躲西藏逃奔忙。
  他只想逃出了天罗地网,
  不料他马失前蹄跌落陷坑被埋藏。
  梦醒时忽听得金鸡乱唱,
  抬头看又只见日照东窗。
  怕得是你兄长已把命丧,
  空劳二弟受风霜。
  如此事我姐妹正在言讲,
  才遇二弟到小房。
  哭皇叔想你兄喉哽难讲,(放腔)
  一霎时风云低草木凄凉。
  关 公:(接唱)
  耳听得贤德嫂细把话讲,
  不由我汉关某裂断肝肠。
  妇人辈他无人宽宏大量,
  我只得眼含珠泪强陪笑脸轻开笑口说端详。
  自古道梦是心头想,
  好一比镜花水月事荒唐。
  我兄长现有信音通来往,
  不过是远隔千里在他乡。
  弟也曾命人去寻访,
  都说他事事如意身体康。
  欢贤嫂你把宽心放,
  不久日我弟兄重逢你夫妻团圆欢聚一堂。
  瞒过了二贤嫂东瞧西望,
  忍不住英雄泪洒湿胸膛。
  这才是自己生痈在背上,
  假与他人治疗疮。
  怎能借故别处稍往。
  免陪她们受凄凉。(截)
  (卒上)
  士 卒:禀二爷,丞相驾到!
  关 公:嫂嫂安心,不久我兄就有佳音到此,弟要出府迎接曹操。
  甘
  氏同:送过叔叔!
  糜
  关 公:告辞!(分场同下)
  第四场 封 须
  (四校尉荀彧、张辽引曹操上)
  曹 操:(念)上朝是假意,
  借故探真机。
  (关公上)
  关 公:丞相到了?
  曹 操:到了。呵呵,哈哈!
  关 公:丞相驾到,关某未曾远迎!多得有罪!
  曹 操:好说了。(仔细看关介)将军缘何双目含泪?
  关 公:丞相有所不知,只因适才关某陪我二嫂闲话,引起思兄之心,故而落泪。不知丞相过府,有何大事见教,
  曹 操:无有别事,约将军朝见天子。将军整装速行,莫叫朝臣久候!
  关 公:末将陪驾,与丞相开道。(同下)
  (汉献帝内唱二簧倒板)
  朝王鼓景阳钟③响声紊乱,
  (内侍引汉献帝上)
  汉献帝:(接唱二簧原板)
  内侍臣引孤穷步上金銮。
  一个个见孤穷斜眉瞪眼,
  嬉笑詈骂理不端。
  这是孤懦弱无能无才干,
  朝仪不振成这般。
  思想起汉家业大事一段,
  不由孤一阵阵泪洒胸前。
  孤登基就遇着董卓之乱,
  只扰得普天下黎民不安;
  欺孤穷压群僚阴毒奸险,
  平贼乱又多亏吕布奉先。
  只说是贼死后河清海晏,
  又谁知又出了曹贼奸谗;
  视孤穷如赤子明瞒暗骗,
  杀伐大权一手专。
  为此事在皇宫愁肠辗转,
  才修下衣带诏惹下祸端;
  事不成好一似画虎类犬,
  反害得许多忠良丧黄泉。
  到今日普天下纷纷大乱,
  穷乡极僻起狼烟。
  孙仲谋独把江东占;
  河北袁绍统兵权。
  东西杀来南北战,
  民困水火系倒悬。
  实可叹先皇爷苦心一片,
  到今朝汉家业付于青烟。
  打三下景阳钟王登宝殿,
  (放腔坐介)
  真天子倒做了尸位素餐④。
  (截)
  孤穷大汉献帝在位!
  (曹操内白)上朝。
  (曹操关公同上)
  曹 操
  :见驾。
  关 公
  汉献帝:平身,赐坐!
  曹 操
  :谢坐!(同坐介)
  关 公
  汉献帝:丞相上朝,有何本奏!
  曹 操:待漏侍朝,乃是人臣之礼,非有事而方见君也。上殿与主问安,别无他事。
  汉献帝:忠哉丞相!偏将军胸前悬袋为着何事?
  关 公:启奏陛下:只因为臣之髯颇长,丞相恐有脱落,故赐纱囊罩之。
  汉献帝:将军可脱囊披拂,令朕一观!
  关 公:遵旨!(离位脱囊亮架子拂须介)
  汉献帝:真美髯公也!
  关 公:谢主龙恩!
  曹 操:将军今日又得天子赐号,真是今古之稀有也。(笑介)呵呵,哈哈!朝事已罢,起驾入宫。(分场同下)
  第五场 拜 马
  (曹操、荀彧、张辽、关公同上)
  关 公:送过丞相!
  曹 操:将军不必回府,老夫特为将军设宴贺喜。
  关 公:关某弟兄不能相会,但不知喜从何来?
  曹 操:今日圣上当殿赐号,这岂不是一大喜吗?不必过谦,就请过府!
  关 公:如此关某又要叨扰了!
  (唱二簧摇板)
  圣天子赐号恩非浅,
  倒教关某喜心间;
  倘若是异日后弟兄相见,
  就凭着美髯公裕后光前。
  曹 操:(接唱)真天子赐号古今鲜,
  也算大喜到身边。
  中府中设一酌贺名酒宴。
  (下场介)
  好把你美髯公扬于世间。
  (同下,过场又同上,校尉跪迎介)
  校 尉:与丞相接马!
  (同下马介,曹见关公马瘦介)
  曹 操:将军之马,为何消瘦不堪?
  关 公:只因体重,马不能载;因此消瘦不堪。
  曹 操:要这劣马何用?左右!
  校 尉:有!
  曹 操:将那一匹好马牵来。
  校 尉:是。(下,牵马上介)
  曹 操:将军!你看此马如何?你识得它是何人的坐骑。
  关 公:丞相!(唱二簧摇板)
  见此马想起了大事一件,
  思想起昔日里白门楼前,
  他本是赤兔马举世稀罕,
  旧主人原来是吕布奉先。
  曹 操:将军的好记性。老夫就将马此奉送,不知将军能笑纳否?
  关 公:谢过丞相了!
  (接唱)听言罢喜得某春风满面,
  好一似得下了珠宝一般。
  走上前施一礼拜谢当面。
  (跪拜,曹扶关起介)
  感丞相赐马恩重如泰山。
  曹 操:呵呵,哈哈,将军真有神鬼不测之机,老夫赠袍之时,不见将军的半个谢字,为这一马倒反躬身下拜,不知将军何重贱而轻贵也?
  关 公:丞相呀!
  (接唱)有此马某就能日行千里,
  早与晚勤打探皇叔消息,
  倘若是能知晓兄长详细,
  乘此马保二嫂不费驰驱。
  曹 操:(接唱)听罢言教老夫心中好悔,
  这才是言出口驷马难追。
  美髯公可算是大仁大义,
  到后堂贺名宴休要辞杯。
  校 尉:(上)禀相爷!后堂宴齐!
  曹 操:请将军赴宴!
  关 公:请!(同下)
  第六场 议 事
  (刘备独上)
  刘 备:(引)浮云秋风当顶过,
  方知愁人事专多。
  (坐诗)徐州一战好伤悲,
  万般无奈投河北;
  明知不是栖身处,
  羽翼未全怎能飞?
  俺姓刘名备字玄德。只因徐州一战,将我桃园弟兄冲散,是我万般无奈,只得栖身于袁绍麾下。只因袁绍生性多疑,非是兴王霸业之辈,是我虽怀去意,只是不知我桃园弟兄的下落,只得寄人篱下,权作埋头之计。今日袁绍升帐议事,不知又是哪一路的征伐?少不得又要前去随将候卯一次。打坐小营,思想昔日之事,好不忧闷人也!
  (唱二簧原板)
  打坐在小营中愁眉不展,
  思想起昔日事好不惨然。
  俺刘备出世来家中贫淡,
  我也曾编织草履度眉燃。
  都只为黄巾贼子造了反,
  我三人乌牛祭地白马祭天结义桃园。
  大破黄巾兵百万,
  骏马驰驱走东南;
  我也曾面把当今见,
  蒙天子亲查汉谱才称皇叔在金銮,
  衣带诏曾讨国贼乱,
  与贼结下山海冤;
  曹贼曾设梅亭宴,
  闻雷失箸把贼瞒;
  在徐州与贼一场战,
  杀得我丧胆亡魂匹马单骑走荒山。
  正在逃走逢李典,
  随从小校被杀完;
  到青州曾把袁谭见,
  他与我情投意合胜过金兰,
  他引我冀州城落荒走险,
  才到这袁绍帐下把身安。
  叹袁绍无有虎豹胆,
  他岂能叱咤风云揭地掀天,
  我有心别拿一主见,
  可叹我鱼沉雁渺不知二弟在哪边?
  耳听得梆铃响三军呐喊,
  (回龙下场介)
  我只得到帐下应卯打参。(下)
  (田丰、沮授上)
  田 丰:(念)怀抱荆山无瑕玉,
  足被双刖甚可惜。
  沮 授:(念)空有鳞甲无波浪,
  怎能禹门跃三级。
  田 丰:大人请!
  沮 授:请了!
  田 丰:辕门炮响!你我两厢站队!
  沮 授:请。(同下)
  (四校尉引袁绍上)
  袁 绍:(念点绛唇)
  统率诸侯,
  渤海太守。
  只为讨贼为盟主,
  才霸河北弦貔貅。
  (坐诗)
  暑往寒来春后秋,
  光阴好比水东流;
  十八诸侯讨逆寇,
  转眼白了少年头。
  本爵姓袁名绍字本初。曾为渤海太守之职,只因董卓专权,激起人心之愤。曹操发檄讨贼,各路诸侯俱皆纷纷响应,众家诸侯俱是磨拳擦掌,同于渤海筑坛设座,称本爵为四世三公,理当尊为盟主。本爵推辞不过,也就不再谦逊,遂即登坛高坐,与众诸侯歃血为盟,共尊本爵为盟主,众诸侯各听调遣,本爵就令孙坚为前部先锋。只说平贼定乱,复兴大汉基业,可恨孙坚匿玺背约,到致众家诸侯,互相残杀,倒反与曹操撮成了一件好事。这话且莫说起,只因曹贼屯兵许昌,本爵有心兴兵进攻,不知众将意下如何?校尉们!
  校 尉:有!
  袁 绍:传众将进帐!
  校 尉:令下,传众将进帐!
  田 丰
  :(上)打参,
  沮 授
  袁 绍:免参,赐坐。
  田 丰
  :谢坐。(坐介)
  沮 授
  田 丰:主公唤臣等进帐,有何大事商议?
  袁 绍:本爵有心进攻许昌,将军可有什么良谋?
  田 丰:主公不可!只因曹攻徐州之时,许昌无有一兵一卒,那时兴兵袭击,夺取许昌如同反掌之易。是他赶走使君,取了徐州,今日大兵屯驻许昌,好似铁桶金城一般,不可造次出兵,诚恐行军不利。
  袁 绍:你大胆!本爵兵马未出,你就口出不利之言,莫非你与曹贼同谋不成?
  沮 授:主公息怒,田大人乃是忠义之人,所言皆是至理,主公不听劝阻,此去必然一败涂地,那时悔之晚矣!
  袁 绍:看来你等俱是一党之徒,若不处以极刑,不足以儆人心。来!将田丰推下开刀!
  校 尉:有!(推田丰下介)
  田 丰:嘿嘿,哈哈!主公呀!为臣死不足惜,恐你河北之败,就是在此一举了!
  (唱二簧摇板)
  为臣所言是至理,
  只怪主公性多疑;
  臣把生死何在意,
  眼看你一生事业化灰泥。
  校 尉:押上去!(押下)(刘备急上)
  刘 备:刀下留人!
  校 尉:快奏!
  刘 备:刘备打参!
  袁 绍:使君少礼!看坐。
  刘 备:谢座!(坐介)动问明公,因为何事要将田丰斩首?
  袁 绍:是他常时重文轻武,本爵正要兴兵进攻许昌,与这逆贼相商,是他开口就出不利之言,是我一时上气,故而将他斩首。
  刘 备:明公有所不知,大凡行军之事,权可权操一人,若听群臣嚣嚣,反使自己无主。或行或止,明公自裁可也。田丰虽然犯罪,但是出兵之前,军中不宜杀戮,可该将田丰赦过才是!
  袁 绍:使君言之有理,传唤下去,将田丰解下法标,暂且下在狱中!
  内 :(应声)是。
  袁 绍:虽将田丰赦过,行军夺都,还望使君一言以决。
  刘 备:曹操乃是久叛之臣,正可兴兵征伐,主公倘若养虎贻患,反遭天下诸侯之笑。
  袁 绍:呵呵,哈哈!使君之言,正合我意。本爵有心命颜良去作前部先锋,即日兴兵进攻白马,不知使君之意如何?
  沮 授:主公言话差矣!颜良情急性躁,不可命为大将,军中之事,当遣有能之人,才有必胜之理。
  袁 绍:你大胆!本爵麾下之将,岂是尔等文弱之人所知!若不念你往日有功,定要教你与田丰同罪!
  沮 授:为臣就多口了!
  袁 绍:传颜良进帐!
  校 尉:令下,传颜良进帐!
  颜 良:(上诗)秋风一过遍山黄,
  终日操演在教场。
  常年无有交兵事,
  教人忧闷不安康。
  俺颜良。正在下边操兵演马,主人呼唤,进帐打参。
  (进内介)末将颜良,参见主公!
  袁 绍:免参,命你带兵进攻白马,须要小心!
  颜 良:得令!(下)
  袁 绍:沮授听令!
  沮 授:候令!
  袁 绍:命你随军押运粮草!
  沮 授:得令了!
  (唱二簧摇板)
  听说是命颜良出兵上阵,
  俺好比捧灵披麻送葬人。
  回府去先把我家财散尽,
  落一个临终买好的善士名。
  (下)
  刘 备:(接唱)见明公宝帐传将令,
  果然是韬略胜众人。
  在宝帐施一礼小营走进,
  汉刘备借春风偷渡玉门。
  (上)
  袁 绍:(接唱)颜良本是惯交阵,
  不是残兵败将人,
  此一回攻白马必然得胜。
  灭曹操好保我驾坐龙庭。
  (同下)
  第七场 发 兵
  (卒引颜良、沮授上)
  颜 良:(诗)旗开八面半空扬,
  带领大兵取许昌。
  但愿鞭敲金镫响,
  人唱凯歌转回乡。
  俺颜良。
  沮 授:运粮官沮授。
  颜 良:以在河北奉了主公将令,带兵进攻白马,兵到教场,传!
  士 卒:有!
  颜 良:号炮三声,兵往白马进发!(牌子“回回令”走原场介)为何不行?
  士 卒:已到了黎阳交界。
  颜 良:放炮安营,准备厮杀!(同上)
  第八场 会 战
  报 子:(上念)探马走东西,
  昼夜不停蹄。
  人跑一身汗,
  马跑四腿泥。
  马上长探。以在高岗瞭望,只见河北颜良带兵十万,进攻黎阳,已在交界之处,安营下寨。此事不敢隐瞒,抓动快马,早禀太守得知。嘟嘟哇哇!(打马下)
  (四卒引刘延上)
  刘 延:(诗)带兵守黎阳,
  聚草又囤粮,
  防的河北寇,
  前来犯许昌。
  东郡太守刘延。奉旨镇守黎阳,今当探马报事之期,众将辕门候事,
  (报子上)
  报 子:报,
  刘 延:军报何事,何事?
  (念“可可子”)
  一见探马把帐进,
  跑得通身汗淋淋。
  打探哪方军情事?
  从容一一报分明。
  报 子:请听,请听。
  (念“可可子”)
  探马报,太守听。
  细听探马报分明。
  小人奉了太守令,
  四面八方探军情。
  适才高岗身站定,
  河北袁绍发来兵。
  沮授营中押粮草,
  颜良大将为先行。
  兵行一字长蛇阵,
  将赛金刚未腾云。
  马赛蛟龙才出水,
  张开血口要吃人。
  太守早把主意定,
  如不然杀你一个头发昏,
  头发昏!(截)
  刘 延:再探!
  报 子:得令!(下)
  刘 延:哎咳呀!袁绍不守其分,竟敢发兵来袭黎阳。当用何计,才能退贼安民?这,……有了,不免我一面与丞相修书告急,一面与他决一死战,以求守住黎阳,免得贼兵进攻白马,便是这个主意。抓笔在手,字拜曹大丞相科!(牌子修书介)告急文文书修就。人来!
  士 卒:有。
  刘 延:唤马上跑差!
  士 卒:传马上跑差!(跑马差上)
  跑马差:伺候!
  刘 延:这封书信下奔京都!面呈曹大丞相。速去!
  跑马差:得令!(下)(卒上)
  士 卒:禀太守!颜良关前叫骂,指名要太守出马。
  刘 延:解带脱袍!(下换盔甲上)顺马伺候!
  (同下)
  (刘延与颜良对面上架刀介)
  颜 良:阵前来的敢是刘延老匹夫?
  刘 延:然也。
  颜 良:你家将军大兵到处,草木披靡,老匹夫若知时务,好好献关投降,饶你不死,如其不然,我将你剁为肉泥,那时你悔之晚矣,
  刘 延:娃娃竟敢出口狂言!放马过来!(大战,刘延败下,颜良追下,刘延又上介)败了,哎咳败了!颜良杀法骁勇,眼看黎阳难保,倘若死守,必有全军复灭之忧,不免带了残兵败将,退在白马坡,与贼决战,便是这个主意。传!
  士 卒:有!
  刘 延:兵败白马坡!(同下)
  颜 良:(上)可喜可贺!幸喜一战成功,夺了黎阳一关。令下!
  士 卒:有!
  颜 良:大兵入城,出榜安民,歇军三日,再攻白马!(同下)
  第九场 闻 报
  (四校尉引关公、程昱、荀彧、张辽、宋宪、曹操同上)
  曹 操:(唱西皮摇板)
  为将军在许昌八天两宴,
  贺的是美髯公万古流传。
  说什么刘使君情长意远,
  汉天子不如他理上不端。
  关 公:(接唱)蒙丞相赐赤兔五内铭感,
  恨关某无寸功把恩报还;
  怎能得效犬勇立功助战,
  乘龙驹寻兄长万水千山。
  (截)
  张 辽:美髯公真是拘泥之人也!使君待君之厚,未必就如天日,你常怀去意,不知是何故耳?
  关 公:丞相待某虽厚,不过是朋友之谊;皇叔与某,乃是先朋友而后弟兄,由弟兄而致于君臣,所以关某生死不能忘也。
  曹 操:美髯公真天下之义人也;(卒上)
  士 卒:禀丞相,黎阳太守差人下书!
  曹 操:来人免见,呈书上来!
  士 卒:是。(呈书介)
  曹 操:待我一观!(观书介)我当为着何事,原来袁绍兴兵进攻许都,东郡太守刘延,下书告急;斟其情由必要打下败仗,定将黎阳失守,倘若退守白马,定是十分紧急!
  张 辽:丞相何不发兵,与他决一死战,以保许都无失。
  曹 操:文远之言,正合我意!
  关 公:如果丞相出兵,关某情愿执鞭随镫。
  曹 操:小事不敢劳驾,如有必请之事,自然要与贤公相商,就请贤公回府!
  关 公:既然无有用命之处!关某就要告辞!
  曹 操:奉送!
  关 公:告辞。(关下)
  曹 操:令下!点精兵十五万,即日就往白马进发!
  (同下)
  第十场 观 阵
  (四卒引刘延上)
  刘 延:(唱西皮摇板)
  恨颜良带大兵十分狂妄,
  他竟敢犯白马先取黎阳。
  将身儿打坐在中军宝帐,(坐介)
  等只等探马报端详。(截)
  (卒上)
  士 卒:禀太宗,曹丞相亲带救兵到!
  刘 延:闪门有请。
  (奏“四合四”下迎曹操,张辽、程昱、荀彧、宋宪、徐晃同上,刘延拜介)
  卑职参见丞相!
  曹 操:太守少礼,站过一旁!
  刘 延:谢丞相。丞相亲驱戎马,到此解危,卑职未曾出帐迎接,万望丞相怒罪!
  曹 操:好说了。连日军情胜败如何!
  刘 延:贼兵十分猖獗,颜良乃是勇将,卑职一战失利,以致黎阳失守,只得兵退白马,以待救应。贼兵屯扎黎阳,未见前来讨战。
  (卒上)
  士 卒:禀丞相,颜良山下骂阵!
  曹 操:再探!
  士 卒:是。(下)
  曹 操:老夫扎营未定,颜良就来讨战,可算是勇将之一,令人不得不防。宋宪听令!
  (宋宪上前介)
  宋 宪:候令!
  曹 操:大令一支!命你前去攻开头阵!须要小心!
  宋 宪:得令。马来!(下)
  曹 操:老夫初到白马,未明天时地理!众将。同我登高一观了!
  (唱西皮摇板)
  恨袁绍他还是野心未退,
  他竟敢发大兵作歹为非。
  登高山越峻岭功不枉费,
  (下场介)
  观天事察地理军中常规。
  (同下)
  (宋宪、颜良对面上)
  颜 良:来将通名再战,
  宋 宪:娃娃!你要问爷爷的金名玉讳,你先抱好马鞍,休要将你吓倒在地。爷爷当日曾在吕布麾下为将,哪个不知,哪个不晓,爷爷的大名,就是宋宪呀!
  颜 良:你那是名叫宋宪,你明明就是送死鬼呀!呵呵,哈哈,爷爷无暇与你开心,放马过来!
  (大战,颜良假败,宋宪直追,颜良回头一刀,砍宋宪死介)
  颜 良:哈哈,嗨嗨,*(左口右尾)呀,可喜可贺,初次上阵,就斩了他一员上将,待我割了首级,号令辕门才是!(正执宝剑砍头,徐晃急上介)
  徐 晃:看刀。(大战,徐晃战败下)
  颜 良:遭他娘的瘟,是我正要枭这宋宪之首,被这娃娃前来打搅,待我勒马回转本营,看守营门要紧。(下)
  第十一场 请 关
  (四校尉引张辽、荀彧、程昱、徐晃、曹操同上)
  曹 操:(唱紧二六)
  催马来在高山上!
  细看两家动刀枪;
  河北颜良天神样,
  刀劈宋宪马下亡;
  二一次徐晃去交仗,
  只杀得连人带马逃奔忙。
  低下头来细参想,(徐晃上)
  徐 晃:(接唱)见了丞相报端详。(截)
  交令!
  曹 操:收令。命你前去救应,怎么失误军机,以致宋宪落马,
  徐 晃:哎呀丞相!颜良勇力过人,又且骏马捷驰,宋宪不知是计,见他拨马便走,随后追赶,谁知颜良马快如飞,迅速勒转马头,宋宪不及招架,被他一刀劈于马下。末将急去救应,已来不及,万望丞相恕罪!
  程 昱:胜败乃是军中之常,还望丞相免追此事就是。颜良之勇,除过一人,其余众将,俱不是他敌手。
  曹 操:不知是我营中的哪员勇将?
  程 昱:此人就是天子赐号的美髯公呀!
  曹 操:他曾有言在先,立功之后,他就要告辞而去,老夫怎能用他?
  程 昱:丞相不用此人,白马之危无人可解。何不用他一次,下次绝口不提,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 操:此计甚妙。人来!(卒上)
  士 卒:伺候。
  曹 操:看过老夫的名刺一札,急速回转许都,去请美髯公!
  士 卒:得令。(下)
  曹 操:谨守营寨,任贼叫骂,不可出阵!
  (同下)
  第十二场 辞 嫂
  (四卒引关公上)
  关 公:(诗)披甲枕戈倚几眠,
  一部春秋反复观,
  黄昏黄卷回黄幔,
  青灯青史对青天。
  某汉室关。(卒上)
  士 卒:见过贤公!
  关 公:哪里来的?
  士 卒:这是曹丞相的名刺一札。(呈帖介)以在白马坡前,等候大驾,就请贤公上马。
  关 公:稍候一时,待某辞别二嫂,随时就到。
  士 卒:是。(下)
  关 公:他那是投刺相邀,明明叫关某与他去解白马之围。这也是关某探信之机,待我辞别二嫂,前去见机而行了!
  (唱京调)
  适才间曹操来相请,
  某一见就知他的心。
  河北袁绍不守分,
  差来了颜良夺都城。
  大兵曾把白马困,
  可叹他营中少能人;
  顺便去探兄长信,
  也非是无意去出兵。
  将身儿某把内宅进,
  见了二嫂说分明。(同下)
  (美女引甘氏、糜氏上)
  甘 氏:(接唱)长嫂比母非虚论,
  二弟朝夕问安宁。
  何一日才得皇叔信,(坐介)
  叙一叙夫妻离别情。
  关 公:(上)二位贤嫂在上,为弟候安!
  甘
  氏:二弟少礼,坐下叙话!
  糜
  关 公:为弟这厢谢坐。(坐介)
  甘 氏:动问二弟,来到内宅,有何大事?
  关 公:只因河北袁绍,不守其分,差来颜良,领兵十万,进攻白马,曹操命人相请,为弟有心前去,助他一膀之力!
  糜 氏:二弟前往,叫人怎样放心得下。
  关 公:二位贤嫂,有所不知,只因为弟土山降曹之后,曹操待弟十分义厚,为弟与他有言在先,许以立功之后,方能辞朝而去,现在正是立功之时,二来也可顺便打探我兄长的信息,为弟非是有意轻入戎马也。话讲至此,不知二位贤嫂,可能令弟一去否?
  甘 氏:既然二弟的去心已定,为嫂怎好阻拦。只是此去,须要处处小心为要!
  关 公:弟就告辞了。
  (唱京调)
  我兄长分别无踪影,
  黄鹤一去不复存,
  无有良机探兄信,
  好一比雁杳并鱼沉。
  今日里曹操来相请,
  天假良机值万金,
  刮别了二贤嫂忙上鞍镫,
  白马坡看一看两家交兵。
  (下)
  甘 氏:(接唱)一见二弟上鞍镫,
  倒教姐妹操着心。
  但愿得此去得了信,
  夫妻相会满堂春。(同下)
  第十三场 斩 良
  (四校尉引曹操、张辽、徐晃、荀彧、程昱同上)
  曹 操:(念)兵扎险要地,
  令人操心机。
  (卒上)
  士 卒:禀丞相,美髯公到!
  曹 操:有请!
  士 卒:有请美髯公!
  关 公:(上)见过丞相!
  曹 操:贤公到了!(又一卒急上)
  士 卒:禀丞相,颜良的兵马正在山下,列开旗门,指手画脚,叫骂不堪!
  曹 操:贤公同我出帐一观!
  关 公:关某奉陪。(过场介)
  曹 操:(看介)好险呀!
  (唱京调)
  观山下摇旗擂鼓齐呐喊,
  人声鼎沸震动山;
  见颜良抬头往上看,
  好一比金刚下了凡。(截)
  贤公你看那一位指手画脚的,就是颜良呀,
  关 公:那就是颜良吗?
  曹 操:是的呀!
  关 公:丞相!
  (按唱)他本是插标卖头汉,
  丞相夸他理不端;
  若有丞相一令箭,
  取他的首级有何难!
  张 辽:(接唱)美髯公休把贼轻看,
  自古道军中无戏言。
  吕温侯麾下将宋宪,
  被他斩首丧黄泉。
  曹 操:(接唱)小事相托我不敢,
  这件大事不非凡;
  贤公倘若把他斩,
  奏明了汉天子与你加官。
  关 公:(接唱)赤兔马未把脚程显,
  赐与某头一次斩将夺关。
  施一礼翻身上鞍鞯,(提刀上马介)
  好一比弓开箭离弦,(关急下)
  曹 操:(接唱)一见关公上鞍鞯,
  两旁众将心胆寒,
  好一比流星去把明月赶。
  电掣风驰下了山。
  将身儿我把宝转,
  只等他马到功成转回还。
  (同下)
  (四卒引颜良上)
  颜 良:(接唱)连日曹贼不出战,
  等得某家不耐烦。
  站立营门用目看,(关飞马进前介)
  从山上来了将一员。(截)
  来将通……(话未完,关公手起刀落,砍颜良死介,三军大乱,关公割良头介)
  关 公:可喜!是某飞马进前,颜良未及答话,已被关某手起刀落,将他斩首,三军大乱而逃,待我将这首级悬于马项。回营献功才是。
  (接唱)赤兔马果然是天下稀罕,
  今日里某见他名不虚传;
  初上阵就把颜良斩,
  异日后要靠他斩将夺关。
  (下)
  第十四场 回 朝
  (四校尉引荀彧、张辽、程昱、徐晃、刘延、曹操同上)
  曹 操:(念)放得鹰鹞去,
  必拿燕雀归。
  (关公提头上)
  关 公:献头!(捧头介)
  曹 操:呵呵,哈哈!贤公真神人也!从古至今,未闻两军阵前,取上将首级,有如此之速也!
  关 公:这有何奇?某之本领实不及我三弟之万一,我三弟翼德,万马营中,取上将之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曹 操:来!将人头打下!
  校 尉:是。(接头下)
  曹 操:传令下去,众将各将张翼德之名,记于袍底,今后逢张不战。
  众 同:遵令!
  曹 操:请贤公同我上殿受封!(同下)
  第十五场 封 侯
  (四内侍引汉献帝上)
  汉献帝:(引)乱世君无主,
  空怀常恨忧。
  (坐写)袁绍兴兵犯许昌,
  白马坡前动刀枪。
  朝中无有一能将,
  怎能得胜回朝纲。
  (曹操内白)上朝。(曹操上)
  曹 操:见驾!
  汉献帝:平身,赐坐!
  曹 操:谢坐。(坐介)
  汉献帝:丞相上殿,有何本奏?
  曹 操:臣有短本一章,万岁过目!(呈本介)
  汉献帝:待孤一观。(“三枪”观表介)原是美髯公之义勇,斩了河北颜良,孤心甚喜。殿头官,宣美髯公上殿!
  内 侍:圣旨下宣美髯公上殿。(关公上)
  关 公:见驾。(跪拜介)
  汉献帝:爱卿之神威义勇,今古实属少有,斩了颜良,解去白马之围,孤心甚喜,封卿为汉寿亭侯之爵,即日铸造黄金大印,着卿荣封受职!
  关 公:谢主龙恩。(跪拜起立介)
  汉献帝:光禄寺备宴!
  曹 操:臣!起驾入宫。(同下)
  第十六场 得 信
  (校尉引文丑、袁绍上)
  袁 绍:(诗)十八诸候摆战场,
  只为董卓乱朝纲。
  事业本是大家闯。
  便宜曹操霸许昌。
  本爵姓袁名绍字本初。已命颜良作为前部先行,本爵随后带领大兵,前去进攻许昌。倘若能灭奸曹,乃是本爵之幸也!
  (沮授上)
  沮 授:(念)白马坡前打败仗,
  中途遇主报端详。
  (进帐介)参见主公!(打躬介)
  袁 绍:怎不随军押粮运草,回转河北,为了何事?
  沮 授:先行颜良,已在白马坡前落马!
  袁 绍:啊!(惊介)颜良乃是河北名将之一,不知曹营何人出马?
  沮 授:为臣也曾探得明白,此人赤面长髯,身骑赤兔宝马,纵横万马营中,加入无人之境,名姓虽未探得的实,必是刘备之弟关云长无疑!
  袁 绍:啊!好一刘备,这就不是,你在穷途无路,前来投奔于我,本爵待你又有那些不好,你反使你二弟将我的大将斩首,本爵岂能与你干休?来啊!
  校 尉:有!
  袁 绍:唤刘备!
  校 尉:唤刘备进帐!
  刘 备:(上念)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见过明公!
  袁 绍:推下开刀!
  刘 备:慢着!刘备何罪?问明再斩不迟。
  袁 绍:你二弟斩了我的大将,我今杀你要与颜良报仇!
  刘 备:呵呵,哈哈!明公乃是聪明之人,怎么说起无理之言来了?我弟兄自从徐州失散,我二弟栖身之处,我刘备尚且不知,明公怎能知晓我二弟的所在?再者曹操与我桃园势不两立,我二弟决无投曹之理;况且天下同样之人的甚多,明公不要因此诬妄之言,失了昔日的情面!
  袁 绍:使君之言有理。这就是沮授的不是,你这一句诬妄之言,险些害我斩了好人。若不念你往日有功,这次定按军法。就请使君坐下,我们大家同议军情!
  (沮授叹气介)
  刘 备:明公麾下谢座!(坐介)
  袁 绍:动问使君,现今之汁!怎能与颜良报仇?
  刘 备:哎呀主公,颜良与我情同骨肉,末将情愿兴兵与他复仇。
  袁 绍:颜良之仇,也是非你不能报也!
  刘 备:俺备有心讨令同往,顺便探我二弟的下落,万一是他,俺备就能劝他归顺。
  袁 绍:使君同往,此理也通。
  文 丑:住着!住着!刘备乃是久败之辈,此去必然不利。
  袁 绍:命他随军同行,凡事有你向前,这有何妨?(沮授又叹气介)大令下!
  士 卒:有。
  袁 绍:大兵绕过黎阳,攻过延津,再取白马勿误!
  士 卒:呵呵呵!(吼介)(同下)
  第十七场 诛 丑
  (校尉引张辽、徐晃、吕虔、程昱、荀彧、关公、曹操同上)
  曹 操:(念)探马一声禀,
  贼兵到延津。
  老夫曹操。探马报道,袁绍亲统兵马,绕过黎阳,兵屯延津,意欲二取白马。老夫闻报,遂即亲统雄师,来到延津,众将!
  众 :伺候。
  曹 操:何人前去攻开头阵?
  张 辽
  :末将愿往!
  徐 晃
  曹 操:须要小心!
  张 辽
  :得令!(张辽、徐晃同下)
  徐 晃
  关 公:关某有心前去助阵,不知丞相允否?
  曹 操:贤公愿去,可随众将同往,就是屡次劳驾,令人实感不安。
  关 公:丞相何出此方,如有用命之处,理当效力。某就暂别!(关下)
  曹 操:胜败如何,早禀我知。(同下)
  (张辽、文丑对面上,大战,张辽败,文丑开弓放箭,射中张辽头盔,张辽急下。徐晃上,大战,徐晃败下,关公上,文丑不防,被关公斩于马下介)
  关 公:可喜!幸喜斩了文丑,两次立功,关某已报曹操之恩矣。从今向后,关某如有可去之机,就可从此去矣。待我回营献功才是。
  (关公下)
  第十八场 讨 令
  (四校尉引曹操、荀彧同上)
  曹 操:(念)耳听延津金鼓响,
  只候探马报端详。
  (关公上)
  关 公:见过丞相!
  曹 操:有劳贤公,不知胜败如何?
  关 公:文丑落马,袁绍败退河北,损折兵将不少。
  曹 操:乃是将军之大功,老夫当奏明天子,与贤公另旨加封!
  关 公:区区小事,不劳丞相费心。
  士 卒:(上)禀丞相,汝南刘辟造反,杀官劫库,大兵已往许昌进发。
  曹 操:再探!
  士 卒:是。(下)
  关 公:关某有心去平汝南之乱,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 操:仰仗贤公,就请大驾一劳!
  关 公:得令。(关下)
  荀 彧:云长屡立大功,再去之言,丞相难道就忘记了?
  曹 操:哎咳呀,不是大人提起,老夫险些忘过。这次叫他立功之后,下次就不再令他上阵就是。令下!
  士 卒:有。
  曹 操:班师回朝!(同下)
  第十九场 绑 刘
  (校尉引袁绍上)
  袁 绍:(诗)忆自兴兵到许昌,
  颜良文丑两将亡。
  两次损兵又折将,
  尽是遇着关云长。
  来呀,
  校 尉:有。
  袁 绍:把刘备与我推上来!
  校 尉:是。(下拥刘备上)
  刘 备:明公又将俺备拴绑为何?
  袁 绍:这次你就无话可说了,这次文丑实是你二弟关云长所斩,我要杀你与我两员大将复仇。
  刘 备:明月言话差矣!曹操与我刘备素有不共戴天之仇,又且曹贼的阴险可称盖世无双,想是我弟栖身彼处,不知我刘备的下落,老贼大料早已知晓,故意命我二弟斩了颜良文丑,使明公将我斩首,这是借刀杀人之法,明公休要中贼之计反要惹贼之笑。明公若能将我释放,我与云长修书一封,使他来投明公,不知明公可能开恩否?
  袁 绍:呵呵,哈哈!我河北有一云长,胜过颜良,文丑千千万倍矣!待我与你亲解缚绑!(下位解绑介)就请使君上坐,本爵与你赔礼。
  刘 备:明公不斩俺备,就是莫大之幸,岂敢怪罪明公!
  袁 绍:使君宽宏大量,人所素知,既不见责,本爵实为感戴,就请使君后帐赴宴,本爵也好借此负荆。
  刘 备:深感明公。请!(同下)
  第二十场 修 书
  (刘备掌灯上)
  刘 备:(引)孤灯寒夜摇红影,
  万绪愁丝绕愁心。
  月照长江水。
  刁鸣虎帐中;
  夜深寒鹤唳,
  一声震九重。
  俺刘备。是我陷身河北,每与袁绍不和,虽怀远走之心,只因未知我二弟的下落,只得受其挫辱,忍痛不言。可恨袁绍,竟将我两次问斩,俱被我巧口辩脱。近日探明云长实在曹营安身,是我禀知袁绍,约定今晚与他修书一封,使他早日来归,免得我刘备,朝夕盼望也!(提笔介)噢,纵然将书修就,又命何人送去呢?这……(想介)有了,是我忽然想起他这帐下有一谋士,名叫陈震,此人与我素称莫逆,不免我央他送去,中途方保无失。主意已定,待我提笔修书了。
  (唱二簧原板)
  刘玄德提羊毫泪如雨降,
  修书信多拜上二弟云长:
  想当初我弟兄桃园以上,
  杀白马宰乌牛祝告上苍,
  生同食死同穴话不虚讲,
  我三人好一比共母同娘。
  大破黄巾南北往,
  东征西战动刀枪,
  陶恭祖三把徐州让,
  吕布大战在濮阳,
  得下了徐州一块壤,
  曹孟德迁都到许昌。
  徐州城中交一仗,
  只杀得我弟兄天各一方,
  为兄逃到河北往,
  提起珠泪洒胸膛,
  袁绍无有容人量,
  他把为兄当犬羊;
  他在河北兴兵将,
  白马坡前摆战场,
  大将颜良把命丧,
  参军沮授逃奔忙,
  回转河北路途上,
  袁绍闻报怒满腔,
  他把为兄绑下帐,
  兄才知二弟投曹在军前夺功斩了颜良。
  为兄苦口良言讲,
  才免了一命赴法场。
  袁绍亲自统兵将,
  兵扎沿河两岸旁。
  是你刀劈文丑丧,
  又将为兄绑法桩。
  巧言花语忙奉上,
  好一比虎口逃脱了小羔羊,
  兄非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样,
  为只为不知二弟的什么心肠?
  书修罢兄无别言讲,
  求二弟早赐回音纸一张,
  倘若未为曹贼将,
  这是你还念桃园一炉香,
  早辞奸曹河北往,
  搭救为兄出铜墙。
  你再是为贼立功只图富贵别有望,
  有为兄愿献首级到许昌。
  书修罢忽听得五更鼓响,
  说不尽肺腑情纸短话长,
  架上鸡他不住连声高唱,(放腔)
  猛抬头又只见日出扶桑。
  (截)
  书信修罢,待我转过小营,面见陈震。便是这个主意。
  (下)
  第二十一场 报 信
  (四卒引龚都、刘辟同上)
  刘 辟:(念点绛唇)
  豪气横空,
  啸聚群雄,
  旌旗飘摇遍地红,
  刀光剑影直射斗牛宫。
  (坐诗)聚会黄巾在汝南,
  马壮人强据滁(淮)川。
  只为替天来行道,
  才将义纛空中悬。
  大头领刘辟。
  龚 都:二头领龚都。
  刘 辟:我等原是黄巾遗党,只因总头领事败之后,我等各寻安身之处,是我弟兄带领残余兵将,逃到汝南,杀了地方官吏,就在此处容身。只因势孤惧敌,遂与袁绍会师,相约共伐曹操,以图大举。谁知他行军不利,连在白马坡前,打了两次败仗,大将颜良,文丑落马,败回河北。是我乘着曹操无备之时,正想兴兵进攻许昌,有心抢这头功,不知天意如何?
  士 卒:(上)报!
  刘 辟:何事?
  士 卒:小人乘骑快马,四处打探军情。适才高处瞭望,低处打听,看得明白,探的详细,曹操差来桃园关二爷,带兵十万,来取汝南。眼看离城不远,小人不敢隐瞒,禀与大头领早打主意。
  刘 辟:再探!
  士 卒:是。(下)
  刘 辟:哎咳呀!现有关公到来,我等岂是他的敌手。
  龚 都:大头领不用惊慌,我等早已有心投奔皇叔,他今到来,岂不是天假之缘?
  刘 辟:话虽如此说来,初见面时少不得有一场好杀。
  龚 都:这有何妨,我营现有孙乾在此,孙乾是他桃园旧日之将,不免命得孙乾假扮细作,前去面见二爷,与他说明肺腑就能免这一场好杀。
  刘 辟:又命孙乾去与他说些什么才是?
  龚 都:就说我等久有投奔皇叔之心,一向未得其便,今日将军到此,我等就假战几合,让了汝南,事前带领人马先奔河北,叫他随后赶至,曹操把他一去,我等又在河北兴兵,灭这奸曹,岂不是反掌之易吗?
  刘 辟:好计!好计!请孙乾进帐。
  士 卒:有请孙乾进帐。
  (孙乾上)
  孙 乾:(念)徐州失散奔汝南,
  何日云开再见天?
  (进帐介)孙乾打参!
  刘 辟:少礼请坐!
  孙 乾:大头领帐下谢坐。(坐介)火头领唤我进帐,有何吩咐?
  刘 辟:今有一事相托,不知肯效力否?
  孙 乾:我孙乾逃难至此,多蒙大头领收留帐下,有心报恩,只恨未得其便,今日有了用命之处,就是赴汤蹈火,我孙乾也是万不敢辞。
  刘 辟:既是这样,将军请听!(“三枪”牌子叙述介)
  孙 乾:告辞!
  刘 辟:奉送。(孙乾下)
  孙乾回营,早报我知,掩门!(同下)
  第二十二场 闻 信
  (四卒引关公上)
  关 公:(念)好事偏逢春夜短,
  人间独爱夏日长。
  某汉室关。是我身陷曹营,屡欲立功求去,只是未得其便,前在白马坡前,两次大战,与他斩了颜良,文丑,自觉报恩不足,又逢汝南大乱,关某请令到此,这次天若假缘,得知兄长消息,乃关某之愿也!(卒上)
  士 卒:禀贤公,营外拿住一个细作!
  关 公:与某押进营来!
  士 卒:是。(押孙乾上)
  孙 乾:见过二……
  关 公:外班退!
  士 卒:是。(退下介)
  关 公:你是孙乾吗?
  孙 乾:正是。
  关 公:待我与你解了缚绑。(离位解孙绑介)
  那厢坐了再叙。
  孙 乾:二爷帐下谢座。(同坐介)
  关 公:孙乾,你我以在徐州失散,你又逃向那里安身,今日为何又到此处?
  孙 乾:二爷请听?
  (唱二簧原板)
  在徐州与桃园不幸失散,
  我孙乾逃出了虎穴龙潭,
  身无衣口无食沿门讨膳,
  来至在汝南地受尽了饥寒。
  一不知皇叔父何方避难,
  二不知两位夫人身在那边,
  我有心探信息绝了鱼雁,
  好一比云中黄鹤去不还。
  遇刘辟收留我恩高义远,
  我才知大汉皇叔身投河北袁绍帐下把身安。
  关 公:(夹白)啊!(惊喜立起介)我兄长现在河北吗?哎吁!可惜!可惜!
  (以为斩了颜良,文丑,不好面见袁绍的意思介)
  孙 乾:请听。
  (接唱)这刘辟虽把汝南占!
  他本是袁绝麾下的一将官!
  他听说二爷带兵来交战,
  他命我假扮细作到此间,
  这是孙乾的实话淡,
  一来送信二问安。
  关 公:(接唱)听得孙乾讲一遍,
  不由得汉关某忧喜交集心不安,
  喜的是得信音如见兄长面;
  忧的是先斩颜良后诛文丑
  我与袁绍结仇冤。
  我只得放下英雄胆,
  大丈夫自然是揭地掀天。
  (截)
  孙乾,多蒙你送信之恩,关某后必重报,你看目下刘辟之意怎样?
  孙 乾:刘辟之意,他命龚都与你假战几合,他二人遂即败归河北,腾出汝南一地,准让二爷得功,他去暗与皇叔说知,二爷随即打点许昌之事,同投河北,面见皇叔另谋事业。
  关 公:此计甚妙。营中耳目甚众,不便相留,待某送你出营!
  孙 乾:告辞!(同下、关公又上)
  关 公:下边听着!
  士 卒:有。
  关 公:尔等巡更瞭哨,再不要错拿好人,尔等拿住这个良民,已经犯了军法,关某念尔等俱是初犯,免追此事,二次再犯定斩不饶!
  士 卒:不敢,不敢!(同下)
  第二十三场 得 功
  (龚都、关公对面上架刀介)
  关 公:来将通名。
  龚 都:汝南大将龚都!
  关 公:明白!看刀!(假战介,龚都败逃介)
  龚 都:休得追赶,走是走了!(龚都下)
  关 公:可喜,幸喜一战成功,得了汝南之地,传下。
  士 卒:有。
  关 公:进得城去,出榜安民,命人镇守此处,歇军三日。班师回朝!(尾声同下)
  (剧终)
  ①合浦还珠——典出后汉书。喻物之失而复得,此处应释为散而复聚。
  ②羹墙——吃饭和孤坐时都想念的意思。
  ③“景阳钟”传为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年):在景阳楼上所设之钟。此处是汉献帝(公元190-220年)时,所以用词不妥。
  ④“尸位素餐”:空居其位而无能管事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