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在延安组建了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武装部队——中央警备团。它是由中央军委警卫大队和中央教导大队合并组建而成的,担负着中央首长和中央各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
中央军委警卫大队初组建时叫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营,1935年12月在富县张村驿成立,邱创成任营长兼政委,是由红军长征时前总的三个警卫连编成。特务营成立后,由红十五军团调来一个少年先锋连编为第四连。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邱创成率第一连随卫毛泽东、张闻天,二连随卫彭德怀、叶剑英。1936年5月,红军回师陕北后,在延长交口镇特务营与地方独立团合并,扩编为前总特务团,调红一师三团团长曾保堂任特务团团长,邱创成任政委,原特务营四个连编为一营,营长谢国义、政委严雄。原独立团的四个连编为二营。西安事变爆发后,特务团随卫红军前总移驻关中云阳。
1937年3月,特务团奉中央命令调第一营回延安保卫党中央。4月下旬,特务团第一营在谢国义营长、严雄政委的率领下到达延安。4月23日在城内大东门操场上召开了全营军人大会,朱德总司令出席大会并讲了话。那时,延安正在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即延安四月政治局会议),特务团一营立即投入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
劳山事件后,特务团一营改称为中央军委特务营(后又称中央军委警卫营),将军委通讯连和军委警卫团第二连和机枪排调归特务营建制。军委警卫团是长征中随卫朱德总司令到达陕北的。
军委特务营下辖六个连和一个机枪排,共900余人。
一连,担任清凉山、宝塔山、飞机场的警戒和南三十里铺检查站的安全检查工作;
二连,担任城内凤凰山麓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中央首长外围警戒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警戒任务,在凤凰山老爷庙一带设固定哨位10个。
三连,担任延长县凉水崖黄河渡口及兵站、仓库的警卫工作;
四连,负责兰家坪、李家洼各中央机关和电台的警卫工作;
五连,担负延安南门、东门和北门的警卫;
通讯连,负责机要通讯;
机枪排,在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山顶负责延安的防空警戒。1937年12月,延安县保卫营防空队调归特务营建制,与机枪排扩编为机枪连。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延安。当晚,毛泽东由城内凤凰山麓移住杨家岭,张闻天由城内移住兰家坪。此后,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先后迁往城外。军委警卫营(即特务营)二连到杨家岭随卫毛泽东,三连到兰家坪随卫张闻天和中央书记处,四连到王家坪随卫王稼祥和八路军总部机关。其他各连在清凉山、文化沟、小沟坪等地担任中组部、中央党校、抗大、陕公、新华社、解放日报社的警卫工作。那时,以连为单位,分区负责,按班轮流执勤,二小时一换哨。晚上,还划分有巡逻区,以连为单位,分区巡逻,三人为一组。首长外出,有专人护送,并在沿途警戒。1939年10月,警卫营各连进行了一次换防。三连将兰家坪的警戒任务交中央教导大队,调至杨家岭接替二连,二连调至王家坪接替四连,四连调延川县延水关。
1941年11月,军委警卫营改称为军委警卫大队,大队长王金,政治指导员宋家治,下辖6个中队和1个防空队,共499人。在此期间,杨家岭的警戒任务交中央教导大队,军委警卫大队只担任王家坪总部机关和抗大、新华社、解放日报社、安塞军委二局、延安防空等警戒任务。其余连队有的去定边打盐,有的去南泥湾孟家湫开荒生产,有的参加修建军委礼堂和延安机场的劳动。
1938年2月,中央系统也成立了一支警卫部队,即中央教导队。它是从359旅718团、358旅770团、延安各军校等单位抽调了130多人组建成的。队长王金,政治指导员肖前,下设三个区队,直属社会部领导。
中央教导队初成立时,负责兰家坪张闻天、中组部陈云、社会部康生等人的内卫警戒工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时,负责会议的安全保卫。1939年5月,中央教导队扩编为中央教导大队,大队长吴烈,政治指导员肖前,下辖两个中队:原教导队为一中队,中队长刘辉山,指导员莫逸明。二中队由延安县保卫大队调来80余人编成,中队长张吉原,指导员张久候。7月,又从职工学校抽调100余人编为第三中队,中队长张耀词,指导员田学文。10月,又成立了骑兵队,队长古远兴,指导员王忠。至1939年底,全大队共323人。
1939年10月,中央教导大队一中队接替军委警卫营在兰家坪的执勤任务。1941年10月,又到杨家岭接替军委警卫营三连的任务。兰家坪的警戒任务交由中央教导大队二中队负责。
1940年6月,由晋察冀彭真警卫大队调来一个中队,编为中央教导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方仲宝,指导员冉法根。负责侯家沟农村工作委员会的警卫工作。原第三中队改为训练队。1941年4月,又由彭真警卫大队调来一个中队编为第四中队,副中队长马英杰,指导员曾策,负责枣园社会部的警卫工作。
1942年10月,中央社会部和军委总参谋部共同商定,决定对中央系统和军委系统的保卫部队进行合并整编,成立中央警备团(后称中央警卫团),对外称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备团。10月20日,中央警备团在西川侯家沟成立。团长吴烈,副团长王金,政委肖前,参谋长刘辉山,政治处主任张廷祯,总支书记宋家治,供给处主任田学文。全团共811人,下辖五个连和一个骑兵连,一个机枪连。
一连(手枪连)连长莫逸明,指导员温昌连;
二连连长罗志淮,指导员曾策;
三连连长何有与,指导员赵沉幽;
四连连长吕锡彬,指导员杜泽洲;
五连连长方仲宝,指导员杨树先;
骑兵连连长古远兴,指导员姜玉坤;
机枪连连长张海龙,指导员王光。
1943年增编了第六连,人员由359旅、独一旅、警备三团调来,共379人。此后,又设立营的建制。一营营长刘辉山。教导员莫逸明。二营副营长罗志淮,教导员张耀词。
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中央警备团担任大会的警卫工作。党的七大成立有临时警卫处,陈龙任处长。警卫处分内勤、外勤两个小组。内勤组由中央机关警卫处选调干部组成,负责会场内部的招待及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外勤组由中央警备团一营营长刘辉山任组长,负责会场以外的警卫以及防空的组织指挥和检查督导工作。在中央首长和代表通行的路线上,设有固定哨位和巡逻哨。杨家岭共设有17个哨位,在各大门口,负责检查入场证件。周围山头上,由机枪连负责防空。骑兵连担任巡逻,护送首长汽车等。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警备团改称为中央警卫团,领导成员也有变动,团长刘辉山,政委张廷祯,参谋长古远兴。中央撤离延安后,警卫团一部分护送刘少奇、朱德去了河北,留下的四个连和骑兵连随卫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
1949年9月,以中央警卫团为基础,组建为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吴烈任司令员。
延安时期组建的中央警备团,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现为北京武警二支队。
中央警备团团部所在的侯家沟遗址仍保留一排接口土窑洞,由当地群众保护使用。
(延安革命纪念馆 米晓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