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编后

    
    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过十多年的地方,不仅培育形成了延安精神,而且留下了一批闪耀着延安精神光辉的革命遗址。如何将延安革命遗址的历史和现状较为系统地整理出来,既可保存史料,又可教育后人,是延安市政协成立后一直考虑的问题。2002年夏,经充分研究,将编撰《延安革命遗址》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并特邀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刘煜负责该书的编撰工作。经一年的广泛查阅收集资料,曾三易其稿,在迎接2004年到来的时候终于完稿。
    该书编撰工作始终在编委会和政协主要负责同志的关怀指导下进行,确定了指导思想、内容要求、范围规模、编排体列等,并几次审核内容,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为了使读者能够通过遗址的介绍系统地了解延安时代的历史,我们采用了按照历史顺序加专题的编排方式,既照顾到时间的先后,又将一些同类型的遗址集中,避免了零散无序,同时增加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中的部分遗址和党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中的部分遗址。一些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以附录形式列出,作为一种补充。对各遗址的介绍依据资料的多少,有内容的则长,无内容的则短,不求整齐划一。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短短几个月中,要对分布于全市范围内的300多处遗址从历史到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整理,仅靠我们几个人的努力是十分困难的。值得庆幸的是延安革命纪念馆自1950年建馆以来,一直把各革命遗址的调查、访问、征集管理、宣传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改为研究所),曾先后对延安的历史与革命遗址进行过两次普查,后成立的市文物局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长期在文博战线工作的同志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姬乃军,延安革命纪念馆赵海、李秀梅、胡晓梅等同志均做了大量的工作。该辑中的许多内容吸收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书稿由《延安日报》社主任编辑李淑梅校对,她认真负责,倾注了不少心血。这里借付印之际,特向他们并对我们提供过帮助的同志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该书由市政协主席忽培元主编,并且题写了书名,写了序言。王英、刘煜同志除对征集的资料编辑整理外,补充了许多内容。照片与示意图由延安革命纪念馆保管部提供。
    尽管我们用心良苦,但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加之条件限制,不能到涉及的遗址点一一踏勘,书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以后修订时更正。
    编者
    2003年12月30日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