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新阶段的基本方针任务,统一全党的认识和步调,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城东桥儿沟天主教堂内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12人,中央委员5人,党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领导同志40人。会议进行期间,与会人员就住在教堂西侧的40余孔石窑洞里。
9月29日下午,张闻天宣布大会开幕并致开幕词。大会选举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王稼祥、彭德怀、陈云、项英等12人组成大会主席团。
会议期间,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张闻天作了题为《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大会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中央代表工作的报告;朱德作了关于八路军工作的报告;项英作了关于新四军工作的报告;陈云作了关于青年工作的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党规党法的报告。邓小平、彭真、贺龙、杨尚昆、秦邦宪、关向应、罗荣桓等也先后作了专题发言。11月5、6日上午,毛泽东向大会作了题为《战争和战略问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总结,着重讲述了统一战线问题和战争、战略问题。6日下午,王稼祥致闭幕词,大会圆满结束。
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完全赞同毛泽东对15个月来抗战经验的总结和对当前抗战形势的科学分析,毛泽东指出:目前的抗战正处在由防御转入敌我相持的过渡时期。对我国军民来说,要有计划地部署正面战场的防御抵抗和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抓住敌人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的弱点,给以更多的消耗,促使其更大地分散,使战争转入敌我相持的新阶段,这是全国当前的紧急任务。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同时,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全会强调国共长期合作抗日的重要性,为了真正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批判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的偏向,着重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迁就主义的错误主张。全会重申全党应把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认真地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强调全党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国际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鉴于党处在抗日战争的新的环境以及党内犯有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人违反组织纪律和张国焘由反党反中央的分裂活动发展到叛党投降国民党等情况,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几个组织建设方面的文件,作为党的法规,以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
会议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周恩来为书记)和中原局(刘少奇为书记),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项英仍为书记),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组成北方局常务委员会,杨尚昆任书记。
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六大”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全面地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策,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桥儿沟天主教堂,始建于1930年,1934年竣工。天主教堂高25米,正面阔16米,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1937年至1939年2月曾被辟为中央党校的礼堂。1939年8月至1945年10月,又被作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礼堂。
桥儿沟天主教堂维修加固工程从1988年动工,至1990年8月,已全部竣工,将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