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救国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组建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西北青年救国会既是西北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又是全国青年救亡团体的最高机关。
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会议选举了冯文彬等55人为执行委员,冯文彬任主任。青救会机关设在延安城内。年底,青救会移驻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创办了著名的安吴青年训练班。1939年初,青救会迁回延安,驻城北文化沟口北侧半山腰。
1939年3月18日,西北青救会举行执委会议,通过决议,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4月16日,西北青年救国会主办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延安创刊。5月4日,延安各界青年隆重集会,庆祝“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著名讲演。6月6日,西北青年救国会在延安举行了模范青年表彰授奖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为模范青年授奖。
1940年2月19日,西北青救会发起成立了延安青年宪政促进会,选举冯文彬、胡乔木等27人为主席团成员。
1941年9月7日,西北青救会和边区青救会、延安青年联合会在文化沟八路军大礼堂举行集会,纪念国际青年节。
1942年1月5日,中共中央青年运动委员会和西北青救会在延安举行中国青年反法西斯大会。
1945年5月3日,西北青救会在延安新市场边区银行大楼召开了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选举冯文彬等24人组成筹委会,并推选了常委会,冯文彬为主任,蒋南翔为秘书长。7月13日,冯文彬等5人作为青联会代表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会议,西北青年救国会工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结束。其工作职能由中央青委和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会办理。
1946年9月,中央青委派马仪和吴光明,到延安县丰富区二乡冯庄村(今属延安市冯庄乡)开始建团试点工作。11月下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基层支部——冯庄团支部正式成立。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正式诞生。
西北青救会旧址现仅保存部分土窑洞,由群众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