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陕甘边根据地的失败,引起了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震惊与不安。蒋介石多次电令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限期攻克薛家寨。
1933年8月,第十七路军独立第一旅旅长兼渭北“剿匪”司令刘文伯指挥六个团的兵力攻陷渭北根据地后,又纠集耀县、淳化、旬邑、宜君、同官等县民团千余人,于9月中旬向照金苏区发起进攻。
当时,陕甘边红军主力部队在外线作战,活动于甘肃合水、正宁一带。留在照金苏区的游击队主力在照金老爷岭、绣房沟一带阻击来犯之敌,照金苏区的中心薛家寨仅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保卫队留守,兵力较为薄弱。9月21日拂晓,国民党军向薛家寨发起猛攻。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保卫队奋起还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紧急关头,红军医院、修械所、被服厂的干部、工人纷纷拿起武器,投入战斗。根据地军民凭险坚守,并巧布地雷阵,还用修械所制造的“麻辫手榴弹”投向敌群,给进攻之敌以沉重打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政委张秀山获知敌军猛攻薛家寨的消息后,迅速率部从绣房沟返回薛家寨,与留守军民发起迅猛反击,敌人狼狈溃逃,根据地军民取得了薛家寨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在这次激战中,李妙斋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10月12日,王泰吉、刘志丹、高岗等率领陕甘边区红军主力部队离开照金,前往甘肃合水一带捕捉战机,寻机歼敌。
红军主力部队转至外线后,刘文伯指挥国民党军队和民团数千人,向照金苏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剿”。10月13日,进攻之敌分别进占照金老爷岭、芋园等地。10月15日晚,在叛变投敌的原龙王寨游击队队长陈克敏的带领下,国民党军沿着后山腰畔旁边的一条石缝攀上薛家寨主峰。红军留守部队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此危急时刻,中共陕甘边特委一边组织根据地军民与进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一边迅速做出边区党政机关分路突围、以保存力量的决策。突围人员一路由张秀山、吴岱峰率领,向党家山方向突围;一路由秦武山、惠子俊、刘约三率领,从黑田峪方向撤退。
10月16日,照金苏区中心薛家寨失陷。
国民党军攻占照金苏区后,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王满堂、王万亮和不少革命群众被残酷杀害。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习仲勋在《陕甘高原革命征程》一文中总结说:“照金苏区是西北党和红军第一次在山区建立根据地的尝试,是红二十六军的立脚点和出发点。它发展和保存了红军主力,使西北革命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①习仲勋指出:“但是,照金毕竟还是距离敌人统治中心太近,它的活动回旋余地不够广大,作为长期巩固的支撑革命的后方基地还是有困难的。”②
①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53页。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