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种特殊的学习用具——桦树皮。它不是纸,可人们都亲切地称它为不花钱的油光纸。
1941年前后,国民党顽固派大肆封锁边区,妄图断绝边区同外界的联系,困死我们,饿死我们。其中纸张供应也十分困难。战士们学习没有纸张,只好以大地为纸,柴棍作笔,或用沙盘练字。一次在南泥湾伐木的战士,突然发现桦树的皮又簿又光,一层层剥下来,凉干可以在上面写字。便高兴得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桦树皮也是有限的,同志们把它集中起来,凉干裁制成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小心翼翼地压在枕头底下。对教员教认的字,总是先在地上练,练熟了,才拿出铅笔头,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桦树皮上,时间长了,再把写满字的桦树皮一页一页钉起来,就是一册珍贵的笔记本了。当时许多同志就是靠这样简陋的学习用具,摘掉了文盲帽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成了文武双全的英勇战士。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