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历史

陕商历史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10.1上古时期陕西商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第十章 陕西商人与西部开发 第一节 上古时期陕西商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国商业和商人的诞生地。在周秦汉唐的漫长历史岁月中,陕西商人曾是西部开发的主要参加者之一,那条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就是陕西商人参与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
  自从神农氏“致天下之民,日中为市”以来,陕西商人便开始了参与西部开发的历程。周朝尽管是一个重农的王朝,但与西部少数民族如羌、戎发生经济交流,已有陕西商人的身影。《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国有化人来,王敬之若神,事事若君”。秦统一六国,上控上郡,下拓巴蜀,北有马牛筋角旃骨之蓄,南有邛郢铸铁之饶,并通武关,开栈道。秦献公迁都城于栎阳,“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这里奔走于东西南北之间的“大贾”正是陕西商人。
  汉在关中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北击匈奴,通西域,经营河湟,开通了连接大秦的丝绸之路,使陕西商人步出长安,经酒泉,绕天山,直达波斯和大秦,形成出使西域的热潮,出现了“使者相望于道”的局面。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以及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经陕西商人之手传入西域,大量的罗马金币和西域特产葡萄、胡桃、石榴、胡豆、苜蓿等“日款于塞下”,流入中国,许多羌和回纥商人到长安“开第舍、市肆、贩贸营利”。有人曾统计,从公元前二世纪到汉元帝元年(公元元年),经汉夷商人之手流入中国的罗马金币就达15亿美元。汉朝还力拓西南,广置郡县,加强了汉朝与西南夷的经济联系。《史记·货殖列传》载,陕西商人据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谷其口,以所多易所鲜”①,使西南的“车渠、玛瑙、珊瑚、琳碧、*宝、明珠、玳瑁、水晶、玻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邛竹、枸酱、殊方异坛,盈于朝市”。由于大量商人到蜀地收购蜀锦,汉王朝专门设立“锦官”进行管理,还专门为其建造了城垣——成都,这便是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的由来。
  进入隋唐后,西部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炀帝征突厥,平党项,使西部“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未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②,随之在这一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经营贸易。而唐太宗的征回纥,平吐谷浑又使“自安远门(长安西城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使唐王朝的势力在西域空前强大,丝绸之路也随之发展到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隋朝时在张掖设互市,招引西域商人和使臣到长安来,沿途所经郡县提供食宿,费以万之计。大业六年隋炀帝在东都洛阳大宴西域客商,动用乐工18000人,“列坐棚阁观看戏剧表演者十数万人”。为了炫耀隋王朝的富庶,在交易前,首先修整店铺市容,连卖菜店也铺龙须席,树上缠缯帛。到唐代丝绸之路更为繁盛,长安商人成年累月奔波在这条丝路上运输丝绸。唐人张籍的《凉州词》生动描绘了这种贩运情景:“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摇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贸易使这条商路上的大小城市十分繁忙,“商旅往来,无有停绝”,仅凉州就七城十万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大城市。
  ①《华阳国志·汉中志》。
  ②《通典》卷一百九十,《边防》。
陕西商人研究/李刚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