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山陕会馆
![](./W020161205530171185989.jpg)
![](./W020161205530171189948.jpg)
![](./W020161205530171340703.jpg)
![](./W020161205530171344534.jpg)
![](./W020161205530171341931.jpg)
![](./W020161205530171342711.jpg)
![](./W020161205530171345236.jpg)
![](./W020161205530171494529.jpg)
![](./W020161205530171499399.jpg)
![](./W020161205530171495015.jpg)
![](./W020161205530171491588.jpg)
![](./W020161205530171650173.jpg)
![](./W020161205530171657043.jpg)
![](./W020161205530171651334.jpg)
![](./W020161205530171653340.jpg)
![](./W020161205530171653233.jpg)
![](./W020161205530171805690.jpg)
![](./W020161205530171808733.jpg)
![](./W020161205530171809323.jpg)
盛世气象存天地
晋商豪情留古今
告别了齐鲁大地的炎夏骄阳,我来到安徽的亳州。
离开城市的主干道,沿着一条两边矗立着古老建筑的民居小道,几转几折,在路的尽头,找到了朱红淡褪的山陕会馆。会馆地上的青砖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残破但整洁,透露着一种繁华落尽后的无奈与沧桑。
亳州山陕会馆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药材商人筹资兴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得以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对大关帝庙重修一次。大关帝庙坐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会馆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鸟兽等,琳琅满目。左右为钟、鼓二楼,门前列石狮、铁旗杆,杆高数丈,重15吨,上有悬钟、蟠龙、飞凤。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戏台坐楼建于两侧,戏楼舞台呈凸字形,系仿木结构三层牌坊式水磨砖面建筑,一幅幅精美砖雕镶嵌其间,四面雕刻着十八出三国戏文,无论是人物面谱还是亭台楼阁,无不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戏台正中的上方有匾额,上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两边的台柱上有悬木楹联一副:“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
戏楼左右各有六间看楼,供看戏宴会之用。站在这里,可以想象到当年演戏的场景,仿佛听得到咿咿呀呀的戏腔,铿锵的锣鼓和浓妆重彩的裙服极尽奢华,两边楼上的走廊里也一定都是看戏及议论的欢笑。我不禁在想,当年会馆里会是怎样的一番绚丽与繁华?
山陕会馆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为大清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清代早期、中期建筑艺术和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为亳州市博物馆所在地。
亳州山陕会馆是明清时亳州商贸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时百姓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历代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她昔日的辉煌,至今仍留在后代亳州百姓的心中!
晋商豪情留古今
告别了齐鲁大地的炎夏骄阳,我来到安徽的亳州。
离开城市的主干道,沿着一条两边矗立着古老建筑的民居小道,几转几折,在路的尽头,找到了朱红淡褪的山陕会馆。会馆地上的青砖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残破但整洁,透露着一种繁华落尽后的无奈与沧桑。
亳州山陕会馆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药材商人筹资兴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得以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对大关帝庙重修一次。大关帝庙坐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会馆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鸟兽等,琳琅满目。左右为钟、鼓二楼,门前列石狮、铁旗杆,杆高数丈,重15吨,上有悬钟、蟠龙、飞凤。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戏台坐楼建于两侧,戏楼舞台呈凸字形,系仿木结构三层牌坊式水磨砖面建筑,一幅幅精美砖雕镶嵌其间,四面雕刻着十八出三国戏文,无论是人物面谱还是亭台楼阁,无不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戏台正中的上方有匾额,上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两边的台柱上有悬木楹联一副:“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
戏楼左右各有六间看楼,供看戏宴会之用。站在这里,可以想象到当年演戏的场景,仿佛听得到咿咿呀呀的戏腔,铿锵的锣鼓和浓妆重彩的裙服极尽奢华,两边楼上的走廊里也一定都是看戏及议论的欢笑。我不禁在想,当年会馆里会是怎样的一番绚丽与繁华?
山陕会馆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为大清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清代早期、中期建筑艺术和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为亳州市博物馆所在地。
亳州山陕会馆是明清时亳州商贸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时百姓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历代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她昔日的辉煌,至今仍留在后代亳州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