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会馆商街>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陕西街

[上一记录] |

明王宫

修建于丹凤县(龙驹寨)凤冠山下、丹江北岸的明王宫(亦名平浪宫、花庙、花戏楼、船帮会馆等),占地面积5460平方米,花戏楼高约15米。因其设计奇特,雕彩斑斓,建筑雄伟华美,当地人俗称花庙、花戏楼。戏楼雄峙于北岸高峻之处,距美丽的丹江仅一箭之地。戏楼东西墙壁高三丈有余,如刀削斧劈,十分雄伟。条条青龙盘踞壁顶之上,化作凌空破浪之势。戏楼飞檐重重,角角翘翼,如雄鹰扑蛇,孔雀开屏,全部以彩瓷镶嵌其上,光彩夺目。相传这座戏楼整个建筑构件都是在南方精雕细刻之后,用大船运至龙驹寨码头,重新拼凑而成。设计者一生仅仅修建了两座相同的花戏楼,一座相传在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家乡安徽谯县,另一座就是龙驹寨的花戏楼。在丹江流域的许多会馆中,花戏楼因建筑雄奇华丽、独领风骚而享誉陕、鄂、豫三省和丹江流域。
  在花戏楼正门,南对丹江,大门正中上方镶有九龙彩瓷,正中上写有“明王宫”三字。然而,“明王”何许人也?据《丹凤县志》载:“经初考,明王即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又据宋史记:南宋末年(1278年3月),端宗赵罡死后,端宗弟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拥立为帝,不久迁至崖山。1279年2月6日,元将张弘范率军猛攻崖山,宋军水军战败,丞相陆秀夫背着七岁的皇帝赵昺投海自尽。赵昺死后,海上顿时风平浪静。元灭宋后,元帝忽必烈为了收买人心,表彰赵昺的志节,封赵昺为“平水明王”,一则取其“平水”的平安吉祥之义,二是追念帝昺宁死不屈的精神。后来丹江流域多在沿岸修建“平浪宫”供奉明王神位,以保佑水工行船之人。
  龙驹寨明王宫(平浪宫)大门西侧,有一副石雕对联称:“后元夷受封德昭千古,继夏禹称王福庇九江”,横额“安澜普庆”。明显是船户之人借明王之神功,以保障其行舟安全。解放前,不知多少代,每年六月六日,众船户集会于花楼,用一条小蛇作为明王化身,从船上迎入明王宫内,待其享受了众船户香火拜祭之后,再放入河内,并观察小蛇动静,以预测本年年景,避免洪险,安全行舟。
  龙驹寨位于陕西东南,距省会西安172公里,南通吴楚,北连秦晋,是丹江中游一颗璀璨的明珠。龙驹寨久有水旱码头之称,从春秋时起开始航运。唐中期丹江漕运兴起,到明清时达到鼎盛。清咸丰十年(1860年)设百货厘金总局,年收厘金15余万两,光绪时收厘金13万两,居“全省之冠”。《徐霞客游记》中记载:“龙驹寨……西向商州,即陕省间道,马骡商货,不让关中道中。”《直隶商州总志》记载:明、清时,龙驹寨“康衢数里,巨室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樯,千蹄骑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由复增,税额所由日增”。当时龙驹寨五方杂居,商贸交通繁盛。小小的龙驹寨,先后有五大会馆(即商於、湖北、豫中、关中、山西)等帮众会馆,并有青瓷帮、盐帮、北马帮、西马帮等会馆以规模宏丽而独领风骚。
  相传船帮会馆创建于明代,是丹江众船户共同组成的会馆。《续修商县志》载,船帮会馆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最后一次修葺,建国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船帮会馆兴建的缘由是:当时驻龙驹寨各省各行商户,纷纷结帮建馆,势大气粗,船帮分别依附于其他会馆。其中某一年,船帮因风雨阻隔,逾期未到,遭盐帮、青瓷帮、骡马帮等帮会羞辱。为此,全体撑船、拉行、搬运工人非常气愤,商定成立船帮会馆,为船帮工人扬眉吐气。议定每运一件货物,从收入中提取30文铜钱,以筹集建馆资金。日积月累,渐成气候,终于筹够资金,修建了“船帮会馆”。船帮会馆后成为龙驹寨十大会馆中的佼佼者,如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屹立在丹江之畔,成为享誉陕、鄂、豫的丹江流域远近闻名的建筑。明王宫花戏楼耀眼夺目,显示了船帮会馆声势浩大、水运执龙驹寨牛耳的局面。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