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5.2盐马古道与民俗文化

第五章 盐马古道对三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盐马古道与民俗文化
  一、盐马古道对三边文化的影响
  明清两代,定边花马池盐由长期实行官督民运民销体制逐渐转为听民自行贩运销售的自由贸易体制,这就为陕、甘、宁、内蒙古四省人民自由驮运盐斤,奔赴西部各地创造了历史机遇。他们牵驼驱驴,肩挑车载,以定边为起始点,踩出了四通八达的“盐马古道”,演绎了中国古代商业史上雄壮的贸易活剧。
  “盐马古道”从定边西北出官道趋宁夏盐池县到灵武(即古灵州),再到银川;北走周台子乡到包头的北关道,联结陕北与内蒙古;向东走砖井、安边到靖边直达榆林;或折向南赴吴旗、志丹到延安、鄜州、清涧一十五洲县;还有一条“西大路”经板窑,翻羊圈山、宁条梁到西峰或走莲花池,翻青山到固原;或走油房庄镇到华池、庆阳,再经西峰,趋平凉,经三原,到凤翔,再由凤翔走栈道达于汉中,从汉中借汉水达于安康,成为联结陕南、关中、甘肃、宁夏的主要贸易通道。这条“西大路”是定边联系关中的主要贸易通道,经济社会意义尤为突出。四通八达的商路为定边地区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资源,而且带来了各地文化,有理由认为,三边文化的形成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盐马古道”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文化必定是沿着交通路线进行传播的,而三边地区的交通路线无不与军事、政治、经济紧密相连。因此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商道”也是“文化之道”,正是因为有了商道,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创新才成为可能。
  从经济的角度看,妇孺皆知定边有“三宝”——食盐、皮毛、甜甘草,这三宝无一不是通过古道输往西部各地甚至漂洋过海的。而定边所需要的酒、糖、茶、稻米、蚕桑、植棉、茄子、黄瓜、菠菜、荔枝、石榴等物品又无不是通过古道输入的。
  从饮食结构看,包括定边在内的陕北一带的饮食品种,大都与商人有关。例如,陕北人民何以喜食羊肉?不仅是因为陕北出产羊肉,而且,羊肉对于商贾、脚夫而言更有特殊的意义。古时商旅上路,为了解决路途中的吃饭问题,总会赶上一群羊,边走边杀,或煮或烤而食之,才能保证商旅营养充足,精力体力充沛。再如定边名吃炉馍,香酥可口,久放不坏,不仅为居家百姓所喜欢,而且也是商贾、脚夫上路所备的上好佳味;再如,包括定边在内的陕北一带百姓非常喜食的羊肉揪面片,显然出自在古道上奔波的商旅们的发明:羊肉、面粉自备,因途中缺乏擀面杖和擀面板,只好用手把和好的面团撕成面片,加之条件所限,羊肉块也切得很大,这种大块羊肉、大片面片的食品,风味独特,美味可口,至今经过加工提升已遍及大江南北。
  从陕北的民间文艺形式如信天游、陕北说书、陕北道情等看,这些文艺形式必定是通过古道流播,其中有许多内容也都与商人有关。有些歌词肯定亦是商人、甚至脚夫们创作的,有些歌词是直接描写商人、脚夫们在商旅途中的辛酸苦辣的。如脍炙人口的《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陕北人所说的走西口,有许多是为生计背井离乡而去做生意的,如当脚夫、做学徒等。这首信天游唱的就是年轻姑娘对到西口谋生的情郎依依惜别之情。再如:《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哎,朝南地(那个)咬,
  哎呀,赶牲灵的哥哥(呀哎)过(呀)来了(哟嗬嗨)。
  你若是我那哥哥哟,你就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若不是我那哥哥哟,你就走你的(那个)路。
  歌中唱到的那个赶牲灵的哥哥,极有可能就是在古驮盐商路上的年轻的脚夫,这首歌,也说不定就是驮盐的脚夫们编唱的呢。
  从三边地区的宗教信仰文化来看,定边汉民自古以来尊崇孔孟儒教,儒教的传入一定是凭官员或文人之力,经官道输入,而在定边,官道也必定是商道。道教传入定边,文字记载稀缺,嘉庆《定边县志》载:“延绥粮盐同知罗昂撰《重修鼓楼玉皇阁记》”,碑文中有“本营四乡约有十余会”的记述。清雍正九年(1731)定边设县,亦有阴阳学,配训术一人,不给俸禄,管理天文、占候、星卜等事。此际,朝廷崇儒重道,上行下效,民间庙坛寺观林立,信徒遍地,烧香礼拜、虔诚布施、捧送献供、捐修庙堂、塑造金身,其诚信之心在于祈求平安、消灾免难。①《县志》内记载的只是已经存在的事实,没有传入途径的说明,但道教与定边商人的信仰却肯定大有关联,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亦信仰多神教,来定边的商人自不例外,因而道教也必定与商道有关。
  再如,佛教早在唐代即传入,县内白湾子乡的李达寺传说是唐代所建,元明清三朝也建了许多佛家寺庙。自古以来,商家从来亦离不开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商家中不乏居家修行的居士,更有虔诚捐施的富商大贾,这样,定边的宗教与四通八达的商路一定有关。
  定边地区,回、汉民族之间早有往来,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自古以来就擅长经商,故直至今天,定居定边的穆斯林依然多商人,因此上,古代的盐马古道与伊斯兰教必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定边还是我省天主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清同治十二年(1873),天主教即由传教士传入靖边,次年,传教士持大清“龙票”(即护照)入定边传教,遭群众反对而未成,到光绪元年(1875)才在定边立足。那么,可以推论,天主教亦是从通往定边的盐马古道上传入的。因此,我们借用榆林学院副院长龙云的话说:“近年来,我特别关注三边文化的发展,在研究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宗教和文化几乎都与这里有关系,定边就是一个文化的大走廊。”②我们不妨再借龙云的话引申一步,盐马古道何尝不是一个文化大走廊呢!
  盐马古道与三边文化的关系,其实还是一个待挖掘开发的新课题。盐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这条路的沿途,有长城、墩台、城堡、盐场、草场、大漠等为数众多的有形的文化遗产,更有至今还深刻影响着定边人民精神世界的等待发掘的大量的无形的活着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制高点上,把盐马古道定位为文化之路,我们才能认清盐马古道真正的价值,才能从打造盐马古道市场主题品牌入手,开发出别具一格、天下无双的文化产业。
  二、振兴三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产业
  开发和振兴定边的文化产业,是定边人民、定边政府和热心于三边文化的同仁们的共识。2008年5月,定边县政府邀集县内和省、市其他地区的领导、专家、名流召开了关于开发和振兴三边的文化研讨会。与会者对这一主题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建议和方案。
  近年来,定边县县委、县政府启动并实施了定边县旅游开发方案,提出了“弘扬三边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①突出定边是古代盐马商道的发祥地。定边境内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至今仍是陕西境内唯一盐湖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是盐马商道的起点,秦直道的入口处,并历经多个朝代长盛不衰,素有“旱码头”之称。②突出三边文化的中心地位。定边地处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定边在三边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土文化、草原文化、西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形成了三边文化融合的多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地方特色,体现着三边文化的开放意识,这是定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要突出三边文物古迹、边塞民俗、大漠风光等地方特色优势。③突出红色旅游地。定边县是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也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和三边特委驻地,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三五九旅打盐遗址保存至今,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④突出挖掘具有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的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定边涌现出了全国劳模李守林、治沙英雄石光银等一批先进人物。将这些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形成文化旅游资源最佳配置。今年将启动李守林同志故居和长征入陕第一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快马莲滩森林公园和石光银“农家乐风情园”的开发整合,用市场化的操作使之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项目。
  同时,定边县县委、县政府决定,遵循市场规律,多元化筹措资金,鼓励扶持民营经济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加强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引导,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定边文化软实力。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教授对三边文化感触良多。他从保护和开发三边文化入手,提出:①三边文化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三边文化来源久远,形式多样,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日语、韩语中叫“文化财”,我们很多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同志只注意到石油是财富,天然气是财富,煤炭是财富,比较少的人意识到我们三边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也是另外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个潜能丰富的大矿藏。②三边文化具备文化多样性特征。联合国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例外原则”,即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无法改变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学上要树立文化平等的理念。三边文化的多样性有如下三个层次含义:首先三边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其次三边文化还具有地域独特性的特色,再次三边文化也具有文化的不可现生性。故对目前三边文化的流失、消失要高度重视,要像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抢救濒危野生动物、植物一样抢救三边文化。③三边文化是体现三边地区综合实力的软实力,不是陕北或三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附庸和点缀,而是重要的文化生产力、精神生产力。④三边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三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边地区历史蒙古、汉、回多民族集居,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自由传播,互相具有包容性,不仅对理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政治格局有启示性,而且对当前我们的党和政府处理日趋复杂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费孝通先生讲文化说: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在三边地区能看到一些征兆。
  然后,李浩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和开发三边文化的四个基本原则:①主从性原则。保护与开发是三边文化发展中的两个侧面,一组矛盾,解决这一组矛盾,首先应遵循主从性原则。先保护,后开发;以保护为主,以开发为辅;保护是目的,开发是手段;保护是永久性的,开发是暂时性的;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②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有总体规划,长远设计,不要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不要杀鸡取卵,一锤子买卖。③推出精品原则。目前文化市场上的一些产品,粗制滥造,品质低下,劣币追逐良币,这是很可惜的。④学术研究与市场推广并重的原则。
  最后,李浩教授提出了保护与开发三边文化的五点具体建议:①一点突破,以点带面。注意选取一两个点做试验,搞示范。不要全面开花,样样都抓,样样稀松。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②抓独特,抢唯一,人无我有,人弱我强。③科学论证,精心策划,高调推出,注重实效。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立体宣传推广。如网站、光碟、报纸、刊物、高端学术会议等。⑤礼贤下士,抢抓人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文化保护与开发与企业经营一样,人才是第一位的。③
  应该说,定边县县委、县政府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我们注意到,定边县县委、县政府已经把盐马古道看成是振兴定边旅游产业并进而带动定边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规划的,这是非常有远见有魄力的。李浩教授的宏论也是力透纸背,他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三边文化的学理价值,指出了保护和开发三边文化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些对今后开发和保护三边文化都具有宝贵价值。综合我们的调查研究成果,不妨再谈一些拾遗补阙之见。
  定边县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定边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故里,秦明古长城在县境内达170多公里,是古长城遗址重点保护区。汉、回、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佛教、道教、天主教文化长期并存,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并具有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是307国道和即将建成的太中银铁路的必经之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认为:首先,要深入研究三边文化的内涵,理清三边文化脉络,整理和挖掘三边文化资源。其中要特别注意把盐马古道这一历史文化要素有机地融入到三边文化的血脉之中,并使其占据重要地位。三边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那么,如何体现三边文化的特质、风貌和魂魄呢?笔者愚见,莫过于盐马古道。因为盐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之道,它犹如一条红线,能够将三边文化的精、气、神串联起来,集中展示出来。
  其次,要精心打造以盐马古道为主题的一大批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精神属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打造以盐马古道为主题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对于充分发挥定边县文化资源优势,提高三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这方面,我们设想,比如,可以考虑建造盐马古道博物馆,系统展示盐马古道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比如,开发“古长城—盐马古道游”旅游品牌,让旅游爱好者在领略长城雄关、大漠孤烟壮阔苍凉的同时,还能领略盐池风光、古道驿站的奇丽与悠远;让旅游者在游览三边独特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在三边独特的人文景观面前发思古之幽情。再比如,定边县县委、县政府已经确立了打造以“三边剪纸、陕北说书、三边民歌”为重点的艺术品牌、文化品牌战略,这些艺术形式恰好都可以和“盐马古道”主题文化结合起来,从而使定边文化品牌和艺术品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同时,围绕盐马古道的文化产品可以开发挖掘出很多内容,如图书、画册、纪念品等。这些对于提升定边文化软实力,解决定边产业单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
  第三,建议由定边县领衔成立“三边盐马古道”研究机构,对盐马古道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并逐渐在靖边、榆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吸收和引进周边地区人才和科研成果,整合全区和全省的科研力量,不断地把盐马古道研究推向高峰,从而把盐马古道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第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所谓走出去就是要把盐马古道文化宣传推介出去,推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方面定边县已有成功经验。如2007年8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活动,以三边文化为背景,以特色产业为主题,以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为平台,在全国率先树起打造“三边文化”品牌大旗;随后又相继举办了“唱红三边”民歌邀请赛、陕北说书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和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授予陕北说书和民歌创作基地,从而彰显了定边在三边文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所谓“引进来”,就是针对县内的文化产业人才和经验不足的现实,采取把县境外的文化创意机构、文化产业公司、文化科研人才、文艺演出团体等各种文化市场要素引进到定边来的办法,这种办法类似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如果精心策划、谨慎操作,定可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① 《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版,第959页。
  ② 马建绪、孙利斌、牛飞飞:《弘扬三边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载《榆林日报》2008年5月7日。
  ③ 马建绪、孙利斌、牛飞飞:《弘扬三边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载《榆林日报》2008年5月7日。
盐马古道与定边的发展/曹钢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