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爱情篇 尾生抱柱:凄婉的爱情悲剧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这句吟唱男女幽会、讴歌爱情的诗句,千余年来一直在华夏大地上盛传不衰。西方世界也一样,自从亚当夏娃受蛇的引诱偷食了人间禁果,爱情就也成为西方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中永远回味与嚼磨的佐料。而发生在蓝关古道蓝桥驿附近“尾生抱柱”那凄婉的爱情故事,正是古蓝关道这座爱情谷中一出撕心裂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它不仅被历代诗人所讴歌,写下了许多感叹赞美的诗句,而且被剧作家以此故事情节作为题材创作出了《蓝桥相会》这久演不衰的优秀戏剧剧目。后来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又被媒体传播到西方。在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艺术家们根据《蓝桥相会》的故事情节,又创作出了《魂断蓝桥》的电影,影片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战争阴霾中男女主人公经过颠沛流离,一直信守承诺,如痴如醉地忠于爱情的艺术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揭示了爱情至上的主题。剧中尽管女主人公玛拉意识到爱情在社会的非难面前是那样的无能无力,但是她为了捍卫她与男主人公罗依的纯洁爱情,在滑铁卢大桥上迎着飞驰的军用卡车,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男女主人公在影片中不顾一切捍卫爱情,而双方作出的不懈努力,使影片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穿透力,产生了振聩发聋的效果,使《魂断蓝桥》成为西方世界中风靡一时的好影片,同时,也使人类爱情之花绽放出绚丽缤纷的色彩。“尾生抱柱”的故事,尽管它不同于西方世界爱情故事那样直白,那样赤裸裸,但是它是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国式的悲剧,它使爱情在人们心灵上产生出一种更加强烈的艺术震撼。
  故事讲的是很古很古的时候,在蓝田玉山脚下,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男女,两人同饮一河水,同种一架山,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经常一起玩耍。后来渐渐长大,男的名叫尾魁元,长得相貌堂堂,十分英俊,耕种渔樵样样精通,方圆数十里十分有名。女子名叫蓝玉莲,长到十六岁时,已如出落成出水芙蓉一般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尾生与玉莲早已心心相印,并以身相许。在蓝水河畔,月前花下,二人私定终身,发下山盟海誓,尾生非玉莲不娶,玉莲非尾生不嫁。他俩都期盼着花好月圆的日子,共渡鹊桥早结连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尾生家中本十分贫寒,几年来,父母双双染病并相继去世,给尾生落下了一身债务,已无力请媒纳聘,蓝玉莲之父又嫌贫爱富,见尾生家贫,遂接受了富户周家的大量聘礼,将女儿许配于周姓人家,做了童养媳。
  蓝父乱点鸳鸯谱,硬是拆散了尾生与玉莲一对好恋人。尽管周家钱财万贯,但是他家的儿子先天不足,是个弱智儿,不仅五官破相又痴又傻,而且年纪很小。周家想借玉莲为傻儿冲喜。洞房之夜,蓝玉莲见丈夫又傻又呆,还是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子,不禁又羞又气,她想起与尾生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情景,不觉泪下如雨。她恨自己的父母嫌贫爱富,硬是拆散了自己与尾生一对好鸳鸯,又恼父亲贪图周家财礼将自己推入火坑。自冲喜之后,玉莲白天要打柴挑水,日备三餐,侍候公婆,受公婆打骂白眼,累了一天,到了夜晚还得侍候少不更事的丈夫拉屎拉尿。每晚待傻子睡熟,玉莲常常想起尾生,整夜以泪洗面。公婆经常厉声叫骂她“哭丧脸,穷命鬼”,她忍气吞声,以泪洗面,多少次她都想着一死了之,但心头总是割舍不下情郎尾生。她想什么时候能与尾郎相会,倾吐衷肠,倒一倒自己的苦水,哪怕过一天幸福生活,就是一死也不枉人世一场。玉莲整日挨打受气,想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却说尾生自从玉莲嫁于周家傻儿后,如万剑穿心痛不欲生。多少有女儿人家想招他做上门女婿,尾生一概不理睬。他日夜思念着玉莲,茶不思饭不想,精神恍惚,几月下来已瘦得不成人样。他想既然自己因贫穷失去意中人,何不出外学艺,谋得一官半职,再回乡与周家较量。第二天,尾魁元走出蓝谷,到达长安求师学艺。
  第二年,三夏即临,在“算黄算割”的鸣叫声中,尾生向老师告假,从长安城回到玉山脚下,寻找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一路上尾生归心似箭,无心欣赏沿途古道两旁的美好景色,直奔玉莲出嫁的小山村而去。近乡情更怯,尾生逢人便问玉莲的情况,村人告诉尾生,玉莲受尽了公婆打骂,丈夫又傻又呆,现玉莲每天早晨要在村外山泉中挑水。尾生回谢后,只身一人连夜守候在泉边。他回忆起与玉莲两小无猜的童年、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日子,不觉泪如泉涌,伏在泉边的树丛中朦胧睡去。睡梦中尾生梦见玉莲披着一身洁白的裙装,从空中飘飘而下,只见她云鬓翠髻,杏脸桃腮,眉目似春水含情,唇绽樱桃,榴齿含香,纤腰楚楚,回风舞彐,飘逸如仙女临凡,风情万种,尾生看得如醉如痴。玉莲从半空中飘飘而下,看见他后凄楚地叫声“尾郎!”满目含泪,人似带雨梨花,三分凄楚三分哀怨,樱唇开启,似乎有千般委屈、万般语言需要倾诉。尾生急步上前迎了上去,欲抱住玉莲,猛然间失足跌倒,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尾生见天将破晓,索性不再睡去。星散月落,晨曦初现,只见山道上缓缓走来一女子,挑着水桶蹒跚而来。尾生见身影熟悉形态酷似玉莲,忙迎上前去。只见玉莲身穿绿色旧衫,面色恍惚,衣发不整,形容憔悴,早已失去昔日靓丽。情人相见分外眼急,立即相拥哭在一起。尾生讲叙了自己的思念之苦,玉莲亦说自别尾郎后日思夜想,以泪洗面,公婆打骂她已不在意,只想见尾郎一面,了却思念之情。二人情长话短难以叙尽相思之苦。此时山道上已是人影憧憧,担水之人已不断向山泉而来。二人怕人多眼杂,被人看破行藏,约定黄昏之后,月上柳梢,相会于蓝桥,再叙别情。
  这天天特别长,尾生急切地盼望天黑。然而,太阳似乎被钉在了空中,纹丝不动。尾生心急如焚,狠不得用穿云长箭射落金乌。慢慢红日西坠,月上柳梢此时天气闷热,月亮被云彩遮掩得半明半暗。尾生来到蓝桥,只见空荡荡杳无一人。他焦急盼望着心爱的玉莲,只能孤寂寂一人耐心等候在桥下河边守候。三夏的秦岭山中,气候如孩儿面,说变就变。明明是风轻月朗的好天气,忽然乌云四起,电闪雷鸣,随着一阵阵狂风,倾盆大雨如注而来。尾生想回去躲雨,又恐玉莲来时寻他不见而着急,于是,他铁心死死守在桥下。忽然,如山崩地裂,暴涨的山洪如万头猛兽,呼啸着带着浑黄浊流奔腾而下,尾生从桥下退到桥上,想着心爱的玉莲,死死地抱定桥柱,守候在桥上。无奈山洪越来越大,刹那间涌过道路漫过桥面,尾生在洪水中挣扎着,只见周围一片浑黄浊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紧紧地绑在桥柱之上,刚要喘口气,一股数米高的恶浪汹涌而来,尽管尾生死死地抱着桥柱,但是,他毕竟人单力弱,刹那间被无情的山洪冲落河中,很快地就没有了踪影。
  云收雨住,星光再现,山洪已如无根之水,渐渐变小。此时,蓝玉莲已如铁锅中的蚂蚁。她见倾盆大雨如注而下,担心风雨中的尾生的安危,心中忐忑不安。风雨过后,她安排好熟睡的丈夫方姗姗而来。来到蓝桥,只见尾生的蓝衫挂在桥柱之上,早已是人去桥空,不见踪迹。此时蓝玉莲什么都明白了,她知道由于自己姗姗来迟,心爱的尾郎守在桥上,已被无情的洪水吞没。她对着蓝溪放声大哭,叫道:“尾郎啊尾郎,可恨公婆管得太紧,妾难以脱身,害得你年纪轻轻为我而亡,你今已死,妾何独生……”最后高喊一声“尾郎慢行,妾寻你来了”,便一头扎进蓝溪的浊流之中,殉情而去。
  “尾声抱柱”尽管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但是男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移的态度是永远值得赞美与讴歌的。长歌当哭,特别是在陕西这块土地上,惯唱慷慨激昂、大起大落、大秦之声的秦人和秦腔剧作家,也正是被这一对忠于爱情的男女小人物的精神所感动,而创作出了哀婉凄绝的秦腔剧《蓝桥相会》,以小人物的故事诠释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这无疑是秦人丰富的感情精神世界的另一层面。直到今天,“尾声抱柱”的故事,仍然给现代人日益逼仄、日益窒息的精神世界透进一股清冽之真、淳厚之善、质朴之美。它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蕴含的元基因元价值,是现代浮躁和伪作的清洁剂。
  在物欲横流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当那些“躲避崇高”、“游戏人生”的名流雅士,在百无聊赖玩得没劲时,请来蓝桥登临“尾生抱柱”处,体味这对恋人纯真的爱情故事,让山野之风吹拂一下发烫的头脑,也许你能从中悟出什么来……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