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宋代商人家庭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
  (宋)窦仪等:《宋刑统》,中华书局,198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影印本),中华书局,1957。
  (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
  (宋)佚名:《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
  (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合订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宋)陆游:《渭南文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56。
  (宋)陆游:《剑南诗稿》,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司马光:《家范》,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司马光:《传家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欧阳修:《文忠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
  (宋)王明清:《挥麈录》,中华书局,1962。
  (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
  (宋)朱熹:《朱子语类》,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朱熹:《晦庵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方勺:《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
  (宋)庄绰:《鸡肋编》,中华书局,1983。
  (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
  (宋)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
  (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83。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
  (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黄震:《黄氏日抄》,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袁褧:《枫窗小牍》,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中华书局,1990。
  (宋)范公偁:《过庭录》,中华书局,2002。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
  (宋)宋祁:《景文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李新:《跨鳌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
  (宋)苏辙:《龙川略志》,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苏辙:《栾城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中华书局,1989。
  (宋)周辉:《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华书局,1985。
  (宋)杨万里:《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何薳:《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续录》,中华书局,1984。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89。
  (宋)杨冠卿:《客亭类稿》,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吕祖谦:《少仪外传》,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陈起编《江湖小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谢逸:《溪堂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苏舜钦:《苏学士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王安石:《临川文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徐积:《节孝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朱彧:《萍洲可谈》,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李廌:《师友谈记》,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程俱:《北山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林景熙:《霁山文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刘斧:《清琐高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宋)郭彖:《睽车志》,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舒岳祥:《阆风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张孝祥:《于湖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邵雍:《击壤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蔡襄:《端明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秦观:《淮海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陈傅良:《止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李梦阳:《空同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吕南公:《灌园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真德秀:《西山文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宋)石介:《徂徕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陶宗仪:《说郛》,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元)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华书局,1986。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清)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
  (清)叶得辉:《书林清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二 近人著作
  欧阳健、萧相恺编订《宋元话本小说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陈柏泉编著《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索戒然译,中华书局,1993。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
  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文物出版社,1999。
  邢铁:《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研究——家庭经济专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邢铁:《家产继承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邢铁:《中国家庭史》第3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宋文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书店,1984。
  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7。
  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周密:《宋代刑法史》,法律出版社,2001。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出版社,2008。
  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2。
  姜锡东:《宋代商业信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吴晓亮主编《宋代经济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中华书局,1995。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白寿彝:《宋代交通史》,团结出版社,2006。
  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7。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高聪明:《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李华瑞:《两宋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2。
  张锦鹏:《宋代商品供给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赵晓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石忆邵:《商人迁徙与城市化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新星出版社,2006。
  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
  叶垣、蒋松岩编著《宋辽夏金元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
  苗春梅主编《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杨倩描:《南宋宗教史》,人民出版社,2008。
  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游彪:《宋代特殊群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吴松弟:《南宋人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
  蒋祝开主编《中国婚姻家庭史》,学林出版社,1999。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2005。
  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萧国亮:《中国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92。
  武舟:《中国妓女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戚福康:《中国古代书坊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
  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
  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
  唐力行:《商人与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
  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3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
  〔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王宇译,商务印书馆,1998。
  〔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胡志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美〕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美〕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皮庆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主编《家庭史》第1卷,袁树仁等译,三联书店,1998。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马德程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92。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2。
  〔日〕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庄景辉译,(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
  〔日〕平田茂树等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三 论文
  全汉升:《宋代女子职业与生计》,《食货》1936年第9期。
  鞠清远:《南宋官吏与工商业》,《食货》1936年第8期。
  全汉升:《宋代都市的夜生活》,《食货》1935年第1期。
  张家驹:《宋室南渡后的南方都市》,《食货》1936年第10期。
  全汉升:《宋代东京对于杭州都市文明的影响》,《食货》1936年第3期。
  孔经纬、李普国:《关于宋朝富裕普通工商业者成长的某些事实》,《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3期。
  庄为玑、庄景辉:《泉州宋船香料与蒲家香业》,《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第2~3期。
  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谈敏:《历代家训中的经济要素》,《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许惠民:《两宋的农村专业户》,《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吴旭霞:《试论宋代婚姻重科举士人》,《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龙登高:《宋代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市场》,《思想战线》1991年第6期。
  龙登高:《略论宋代士大夫家庭的经济生活》,《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龙登高:《个体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的历史演变》,《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
  王桂清:《略述“三言”中商人的婚姻及家庭》,《学术交流》1996年第1期。
  徐少锦:《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唐群:《宋代“榜下提婿”之风及其影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李智萍:《宋代宗女婚姻论略》,《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宋军风:《唐宋商人婚姻变迁探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张金花:《宋代女性经商探析》,《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华星:《从家训看中国传统家庭经济观念的转变——以宋代社会为中心的分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
  赵振:《试论唐宋家训文献的转型与特点》,《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王方中:《宋代民营手工业的社会经济性质》,《历史研究》1959年第2期。
  李春棠:《宋代小市场的勃兴及其主要历史价值》,《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南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
  赵友琴:《宋代药铺》,《中成药》1987年第7期。
  陈新元:《宋代城市商业的经营特色》,《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下层居民》,《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康弘:《宋都夜市述略》,《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贺达:《宋代官僚经商之风摭谈》,《河北学刊》1992年第2期。
  林文勋:《宋代商人心态初探》,《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程民生、白连仲:《论宋代官员、士人经商——兼谈宋代商业观念的变化》,《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
  吴旭霞:《浅谈宋代妇女的就业》,《学术研究》1997年第10期。
  张邦炜:《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郭天昊:《试论宋代的专营店铺及其招牌广告》,《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陈先枢:《宋代汴梁、临安两都的店铺装饰》,《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郭丽冰:《<夷坚志>中的劳动妇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郭学信:《试论商品经济对宋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历史教学》2003年第8期。
  邱树森:《宋代的外贸与蕃商》,《江苏商论》2003年第6期。
  张金花:《宋代的广告与城市市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张金花:《论宋代商人的广告自觉》,《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王仁杰:《宋元之际的回族巨商蒲寿庚》,《江苏商论》2004年第3期。
  吴锡标:《试论宋代商人的经营之道》,《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吴锡标、吴晓娟:《略论宋代商人经营策略的转变》,《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王曾瑜:《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刘清荣:《宋代茶馆述论》,《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吴松弟:《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韩瑞军:《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官吏经商》,《江苏商论》2007年第2期。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
  戚良艳:《宋代士人妇女在家庭经济营运中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历史文献学专业,2006。
  杨华:《论宋朝家训》,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史专业,2006。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史专业,2005。
宋代商人家庭/田欣 著.-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