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岭地区分布有诸多大型物种。在秦岭东段河南省西峡盆地发现的巨大的恐龙蛋化石群,说明1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盛行的恐龙在如今称之为“秦岭”的地域普遍分布。其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秦岭还分布有其他一些古脊椎动物。大约在中新世晚期距今约800万~900万年时,熊猫开始在地球上出现,随后在更新世中晚期,剑齿象、大熊猫小种、转角羚羊、褐熊等动物达到全盛,其化石被发现于秦岭的陕西洋县等地。距今100万~150万年前,秦岭腹地商洛市镇安县周围至少分布有20多种哺乳动物,主要有变异狼、巨剑齿虎、豹、中华黄昏兽、巨貘、蓝田犀牛等,这在该县黄家湾乡发现的一个巨大化石群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亚洲象、犀牛等也曾在秦岭广为分布,但由于气候、植被、地质灾变等因素,到19世纪岭南地区的亚洲象和犀牛也已相继灭绝。唐代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猿乃指长臂猿,不但分布于长江流域三峡地区,其时秦巴山区也是主要分布区,但目前只有云南和海南部分地区存在,南移了6个纬度。
大熊猫是有灵性的动物,曾经遍布全世界,它选择秦岭作为自己永久的家园并非偶然。春秋战国时期,秦岭就有大熊猫,汉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的貘就是指大熊猫,唐代白居易《貘屏赞》中提到“亲其皮,辟温;图其形,辟邪”,可见唐代长安附近大熊猫的数量很多。到清代后期,秦岭地区的大熊猫分布区大大缩小,如今仅在陕西佛坪等9县和甘肃文县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秦岭大熊猫已经成为一个新亚种——秦岭亚种。在形态学方面,与四川大熊猫相比,秦岭亚种表现出骨骼较小和臼齿较大的特征,通俗地讲就是秦岭大熊猫的头型是圆型的“猫头”,四川大熊猫的头型是“狗头”,嘴巴前伸突出,像狗熊。相比之下,秦岭大熊猫圆头圆脑更显得可爱,更招人喜欢;从毛皮着色比较,四川大熊猫个体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而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以看出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至少有5万年的地理隔离,亚种正是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其遗传基因隔离而形成的。由于我国现存野生大熊猫数量只有1600只左右,而秦岭大熊猫数量仅有300多只,因此秦岭大熊猫则更显得弥足珍贵,堪称“宝中之宝”。
金丝猴的美誉仅次于大熊猫,素有“国宝”、“猴中之王”的称号。历史时期对其称谓较多,《山海经》中的“猓蹨”、《楚辞》中的狖、清乾隆时期《西安府志·物产》中的狨意指金丝猴,民国十四年《周至县·田赋》记述有人牵狨至户县卖之,“性似猴,尾长,毛黄赤色”,从形态上充分证明了狨和金丝猴实为一体。
朱鹮是东北亚地区特产鸟类之一,曾分布于中国中部、东部及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至20世纪60年代,各地野生种群陆续灭绝,1981年我国学者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朱鹮,目前种群从1981年的7只已发展到1000多只。
华南虎是在秦岭分布的唯一虎种,在3000多年以前,华南虎是秦岭山中的丛林之王。在西周时候就有华南虎的记载。《逸周书·世俘解》上说,西周初年,周武王一次打猎就捕获了22只虎,足见彼时虎的数量之多和种群之大。在陕西出土的很多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都有虎的造型和大量虎形纹饰的应用,如:著名的西周虎食人卣、西周青铜虎尊等。从唐代到明清时代,秦巴山区的华南虎数量众多,十分活跃;到18世纪末,数量开始不断下降,民国时期已不多见;20世纪50年代,在当地土产部门还能收购到虎皮;1964年在佛坪县龙草坪猎杀1只华南虎,此后再未见该地区存在有任何野生华南虎实体。
云豹、豹是秦岭山区分布仅次于华南虎,也是目前秦岭地区仅存的大型食肉动物,同狼一样在秦岭各县的县志上都有记载。这些凶猛物种在明清时较多,但从20世纪初后,数量急剧减少,近20年来已少见踪迹。
林麝、羚牛等草食性动物目前在秦岭地区相比以上物种容易见到,从汉代到明清时代在我国也曾广泛分布。唐代王维《戏题辋川别业》中的诗句“柏叶出齐养麝香”,不但说明麝的分布和数量广、大,而且对麝的养殖利用也相当高。羚牛一度由于乱捕滥猎数量急剧下降,但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措施的实施,其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上升,目前时有下山闯入民宅,威胁民众生命财产的报道,应开展狩猎,合理利用。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