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秦岭成矿带矿产分布图,首先显示在我们眼前的是用红色圈标示出的密密麻麻的金矿床(点),它们犹如一颗颗金星在烁烁发光,将秦岭这块风水宝地装扮得无比光彩。尤其是豫陕交界的小秦岭地区、凤(县)—太(白)地区、镇(安)—旬(阳)地区和地处陕甘川交界的勉(县)—略(阳县)—宁(强县)三角地带光彩更为夺目。中国的先民们早已被这丰富的金矿宝藏所吸引,在西汉时期就已对秦岭的金矿进行开发和利用,由于其价值高,以至于当时就存在造伪金的现象,因此便有人发明了“金白术”。地处豫陕交界的小秦岭地区,为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据初步统计,仅陕西境内的潼关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向国家上交黄金约100余吨。据勘探和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显示,小秦岭深部仍存在丰富的黄金资源,“小秦岭之下有第二个小秦岭”。汉江以及汉江的多条支流多有丰富的砂金矿产出,如安康横口大型砂金矿、月河大型砂金矿,安康在历史上曾因产金而被称为“金州”嘉陵江及白水江也富产砂金,形成了多处砂金矿。20世纪90年代,在太白、凤县、周至县境内也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如凤县八卦庙金矿、太白双王金矿、周至马鞍桥金矿等大型金矿床,其中凤县八卦庙金矿的黄金储量超过百吨以上。勉略宁金三角地区也已发现大型——超大型的金矿床多处,如煎茶岭大型金矿、铧厂沟大型金矿等。近年来,在镇安县米粮一带发现了金龙山金矿床一处,其黄金储量可达153吨,预计储量可突破200吨。相信在无数长期鏖战于这里的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金矿床被发现。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